APP下载

杂志的“变”与“守”

2015-07-08张玲玲

名作欣赏 2015年7期
关键词:名作网文刊物

编辑手记

杂志的“变”与“守”

阳春三月,万物花开,让人心生惊喜,亦让人心生期待。《名作欣赏》作为三十多年的老刊物,面对新的文化语境、新的表达方式、新的价值观念,“变”自然是题中之义。古代“六经”之首的《易经》就启示我们:“变”是永恒的,我们不仅要知变、善变,还要能应变,进行创新之变。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有言:“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能通久似乎已成金科玉律,人人可在“思变”的倡导下分得一杯羹,畅享“变”所带来的新潮与顺时。但任何“现在”都并非凭空蹈虚,“英雄不问出处”的冒进已让我们在面对历史、面对传统时颜面尽失,因此,“变”与“守”,如何拿捏,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就刊物而言,这样的裁量最直观地体现在杂志的栏目设置上。自今年1期开始,我们新设了“80后现场”。熟悉本刊的读者应该对此有所了解,“80后”文学一直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领域,从2013年始,到2014年专号的集中推出,再到2015年栏目的醒目调整,其中的指向非常明确,即面对“80后”目前的文学创作,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展示,至于对其创作成就的评价,则见仁见智,作为刊物本身,当然也期待这样的“众声喧哗”。

此外,“网文观察”也为今年新设,初衷自然是“形势所迫”,是面对网文的强势影响所做出的必要调整。应该说,作为传统纸媒的从业者,我们对此并不熟悉,虽然网文创作已经如此繁荣,但对于我们无异于是全新的领域。这样的“变”也正是我们一贯秉持的理念,尽我们之力呈现文学门类的“万花筒”,为不同文学形态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在“求变”之中我们也在坚守,一如“主笔头条”李遇春先生与“作家在线”钟鸣先生为我们再次敲响的不要丢弃传统的警钟。“经典重读”栏目中“新子学”小辑的开设便是向传统经典的回望与采撷,我们期望通过激活传统,让其生命在当下得以延展与振作。

本期的“博士论坛”围绕张志忠先生提出的“‘文革’文学的去处”这一话题展开。“文革”作为离我们不远的“昨天”,如何言说,如何评价,直接体现了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三篇文章强劲的思辨性及浓厚的学术气,透射的是一代青年学人对当下新问题的新思考。我们希望这一栏目的文章能够呈示出具有学术思想深度与理论高度的前沿成果。

对传统的重申并不意味着对西学的排斥,“域外文苑”栏目中李建军先生的系列文章是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俄苏文学”所做的重新反思和总结,对其中的错误进行适时的颠覆与清理,对其中的精华进行及时的发现与整理,这样的担当,也可谓难能可贵。

《名作欣赏》三十多年走来,其中办刊的经验与自身立足所凭附的价值理念一直在引领我们一路向前,使我们得以在纸媒萧条和市场冲击的当下,守住一份最初的纯粹。

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欢

名作网文刊物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刊物贺词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微趣图
网文撷英
名作欣赏
读者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