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息肉310例临床分析

2015-07-07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6期
关键词:结肠镜腺瘤息肉

杨 振

(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南250132)

胃肠息肉310例临床分析

杨 振

(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南250132)

目的探讨同一时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胃肠息肉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胃镜检查的2 630例患者(总体胃息肉组)中胃息肉患者19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1 120例患者(总体肠息肉组)中结肠息肉患者512例。选取其中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患者170例(胃息肉组),在其治疗期间行结肠镜检查;选取其中以下消化道症状为主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患者140例(肠息肉组),在其治疗期间行胃镜检查。结果胃息肉组中老年(>50岁)患者居多;以多发为主,以息肉直径小于1 cm多见;胃息肉以胃窦部最多,其次胃体、胃底、贲门、胃角;炎性息肉居多(84.7%),其次是增生性息肉、胃体腺息肉、腺瘤性息肉。肠息肉组患者以中老年(>50岁)患者居多;以多发为主,以息肉直径小于1 cm多见;以左半结肠最多,其次右半结肠、全结肠;炎性息肉居多,占64.3%,其次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息肉组通过肠镜检出率显著高于总体肠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息肉组患者通过胃镜检出率与总体胃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息肉发病率高,有恶变潜能,一旦发现应进行胃肠镜下治疗,对于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患有胃息肉的患者建议行结肠镜筛查,特别是中老年男性患者,以提高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降低恶变率,这对防治结直肠恶性肿瘤有重要意义。

内窥镜检查;息肉;胃肿瘤;肠息肉;结直肠肿瘤;预后

胃肠息肉同属于消化道息肉,主要因胃肠黏膜局限性增生性向腔内隆起。多数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因其他不适症状在进行胃肠镜检查中被发现。尽管胃肠息肉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但绝大多数临床研究认为,胃肠息肉是胃肠肿瘤的癌前病变。随着消化内镜检查在基层医院推广,胃肠息肉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提高胃肠息肉检出率、降低胃肠肿瘤的发病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针对胃息肉及肠息肉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其相关性等进行阐述,以指导临床,提高胃肠息肉检出率,有效降低胃肠恶性肿瘤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胃镜检查的2 630例患者(总体胃息肉组)中胃息肉患者19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1 120例患者(总体肠息肉组)中结肠息肉患者512例。选取其中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患者170例(胃息肉组),治疗期间,在患者自愿前提下进行结肠镜检查;选取其中以下消化道症状为主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的患者140例(肠息肉组),在患者自愿前提下行胃镜检查。胃、肠息肉诊断均由有经验病理医生完成。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胃肠镜报告及病理类型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胃、肠息肉组临床资料特点 170例胃息肉组患者

中男65例,女105例,男女比例为1∶1.62;年龄28~89岁,中位年龄52岁。140例肠息肉组患者中男89例,女51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25~89岁,中位年龄60岁。胃肠息肉组均以中老年(>50岁)患者居多。

2.2 胃、肠息肉组内镜报告及病理特点 胃息肉组中单发息肉60例(35.3%),多发息肉110例(64.7%);好发于胃窦,其次为胃体、胃底、贲门、胃角等部位;其中息肉直径1 cm及以下的息肉146例(85.9%),>1 cm的息肉24例(14.1%);以炎性息肉(144例,84.7%)为主,其次为增生性息肉(15例,8.8%)、胃底腺息肉(8例,4.6%)、腺瘤性息肉(3例,1.8%)。肠息肉组中单发息肉43例(30.7%),多发息肉 97例(69.3%);左半结肠 55例(39.3%),右半结肠44例(31.4%),全结肠41例(29.3%);以炎性息肉(90例,64.3%)为主,其次为腺瘤性息肉(42例,30.0%)、增生性息肉(8例,5.7%)。由于多发肠息肉大小不均,重复率高,未具体统计。

2.3 胃肠息肉相关性 胃息肉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患者 129例(75.9%),而结肠镜检查正常41例(24.1%),胃息肉组中发生肠息肉发病率与总体肠息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肠息肉组中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19例(13.6%),胃炎121例(86.4%),肠息肉组中胃息肉发生率与总体胃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胃息肉组与总体肠息肉组肠息肉发生率比较

表2 肠息肉组与总体胃息肉组胃息肉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目前胃息肉及结直肠息肉在临床多见,多数无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胃肠镜检查普及,其检出率逐年增加,胃肠息肉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尽相同,我国胃镜下胃息肉的检出率为1.30%~8.15%[1],也有文献报道达12.60%[2],肠息肉检出率为10%~60%[3],本资料胃息肉检出率为7.41%,结肠息肉检出率为45.70%,与以上文献报道基本一致。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升高,本研究发现胃息肉以女性多见,以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有研究表明,胆汁反流性胃炎易发生胃息肉,精神心理疾病容易造成胆汁反流[4],而女性精神心理疾病较男性多见[5],这可能是胃息肉发病率中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而结肠息肉中以男性多见,同样以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可能与多数中老年男性患者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有关,且有文献报道,吸烟、饮酒可增加结肠息肉发生率[6]。

本研究中胃息肉好发于胃窦,其次为胃体、胃底,以炎性增生性息肉居多,其次为腺瘤性息肉,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肠息肉好发于左半结肠,其次为右半结肠,以炎性息肉居多,其次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国内曾有研究者通过对529例大肠息肉研究调查发现,尽管大肠各部位的息肉发现数量比较接近,但各个部位息肉的癌变率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乙状结肠和直肠部位(即左半结肠)的息肉癌变率比其他部位息肉的癌变率高,而乙状结肠与直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本资料发现,胃息肉及肠息肉病理类型中以炎性息肉为主,均以多发息肉发病为主,但其中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最新研究表明,胃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约2%,且绝大多数发生在最大直径大于2 cm的息肉[8]。而胃腺瘤性息肉的癌变概率3.4%~75.0%[9]。结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在50%~75%。本资料中胃增生性息肉发病率为9.7%,胃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为1.8%,而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为30.0%,结肠增生性息肉发病率为5.7%。不难看出,在发现胃肠息肉中,结直肠息肉中癌前病变发病率较高,Cappell等[10]研究证实,内镜检出、切除腺瘤使结直肠癌发生率降低76%~90%,故临床上应在明确诊断后及时给予彻底根除治疗。

由此可见,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故在临床上应该不断提高胃肠息肉检出率,才可能大大降低胃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尤其结直肠癌发病率。本研究发现,患者以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经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在此基础上行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高达75.9%,其中腺瘤性息肉25例,占14.7%,增生性息肉20例,占11.8%。这样对“意外”发现的有癌前病变的结直肠息肉,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上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Cimmino等[11]研究表明,在胃息肉患者中结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胃息肉的患者,同样在这些大肠息肉患者中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高达68%,增生性息肉为25%,这充分表明胃息肉为结肠腺瘤或高级别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2014年一项关于上消化道息肉、腺瘤、癌症和结直肠息肉、肿瘤风险关系的荟萃分析表明,在胃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高于无胃息肉的患者,患有胃息肉、肿瘤的患者中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12]。

综上所述,一方面胃息肉患者应考虑进行结肠镜筛查,尤其对于中老年男性患者更应该进行结肠镜筛查;同时对女性肠息肉患者也应建议行胃镜筛查;另一方面,胃肠息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楚。由于本资料样本量有限,需大样本资料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另外,在发现消化道息肉后,尤其较大息肉,应给予积极内镜下根除治疗,并定期随访1~2年,避免消化道息肉复发,从而降低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1]林泳,聂玉强,王红,等.近15年2643例胃息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4):247-250.

[2]杜文礼,赖卓胜,张亚历.不同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粘膜炎症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3):158-160.

[3]Tan D,Ross WA.Colorectal polyps: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J].Am J Clin Pathol,2008,1299(4):659-660.

[4]张莉莉,沈俊松,周惠玲.精神心理因素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作用初步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59-160.

[5]Wilhelm K,Parker G,Geerligs L,et al.Women and depression:a 30-year learning curve[J].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42:3.

[6]Erhardt JG,Kreichgauer HP,Meisner C,et al.Alcohol,cigarette smoking,dietary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coloretctal adenomas and hyperplastic polysa case control srudy[J].Eur J Nutr,2002,41(1):35-43.

[7]周立平.结肠镜在诊断大肠息肉及其癌变中的作用及癌变相关因素探讨[D].南昌:南昌大学,2007.

[8]Shaib YH,Rugge M,Graham DY,et al.Management of gastric polyps:an endoscopy-based approach[J].Clin Gastroenterol H,2013,11(11):1374-1384.

[9]贺德志,彭俏,李建生.内镜治疗胃息肉653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6):345-346.

[10]Cappell MS.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olon cancer:mass screening and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8,37(1):129-160.

[11]Cimmino DG,Mella JM,Luna P,González R,et al.Risk of colorectal polyps in patients with sporadic gastric polyps:a case-control study[J]. 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3,5(5):240-245.

[12]Wu ZJ,Lin Y,Xiao J,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lonoscopy i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and neoplasms:a meta-analysis[J].PLoS One,2014,9(3):eq181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26

B

1009-5519(2015)16-2479-02

2015-04-18)

杨振(1979-),男,山东泰安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道疾病诊疗工作;E-mail:yangzhen791006@163.com。

猜你喜欢

结肠镜腺瘤息肉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