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偷渡」记

2015-07-06袁腾飞

爱你·心灵读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普照鉴真东渡

袁腾飞

鉴真大师55岁那年,两个日本高僧——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求法。

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于是普照和荣睿便亲自来到中国,想请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传播佛法。

当时鉴真大师已经55岁高龄,但是他毅然答应了。对于现在的人来说,55岁不算什么,40岁到70岁算中年,70岁以上才算老年,但当时是“人活七十古来稀”,55岁就不得了了。

弟子们都劝鑒真大师不要冒这个险,但鉴真大师为了弘扬佛法,毅然六次东渡。

唐朝的法律是不允许国民出国的,所以鉴真大师六次都算“偷渡”,头四次都没能成行,不是被弟子告密就是船漏了,鉴真大师不得不原路返回。第五次一出海就遇上了大风,风一停,鉴真大师到了海南岛。

荣睿去世之后,鉴真大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第六次东渡扶桑,这一次终于成功了!鉴真大师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日本天皇动用了几十万人来迎接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一路就是踩着鲜花进入日本的,一直到了日本国都,他的脚都没有沾到泥土。天皇封鉴真大师为大僧都,亲自登坛受戒,做了鉴真大师的弟子。

天皇还亲自给鉴真大师撰写了碑文,这个碑文一直保存到今天,叫《唐大和尚东征传》。和尚是尊称,大和尚更优一等,因为并非是个出家人就叫和尚,就跟大学里不是是个老师就叫教授一样。和尚和喇嘛都是尊称,高僧才能叫和尚,一般人刚出家叫沙弥。鉴真大师是大和尚,天皇写大和尚“戒行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圣朝”,出生入死来到日本,难能可贵。

鉴真大师到日本不光是传播佛法,还把中华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日本(包括豆腐的做法),这些都对日本的贡献相当大。日本人说原来的日本文化就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点进去之后日本文化才能变成豆腐。

(摘自《这个历史挺靠谱1》武汉出版社)

猜你喜欢

普照鉴真东渡
《东渡黄河》
望天门山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在海边
春天说些什么
人在气头请闭嘴
在气头上不说话
东渡
殷人东渡美洲的甲骨文证据
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