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冻卵子”是靠谱的后悔药吗?

2015-07-06

婚育与健康 2015年7期
关键词:卵子精子生育

今年41岁的徐静蕾近日承认去美国做了冷冻卵子,因为年龄大了,前后折腾做了3个月打激素,导致身材有些发福。曾公开表示不婚不育的她坦言,冻卵的原因是让自己免于后悔,并称:“我都有点后悔我做晚了。”

徐静蕾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给自己留退路,一方面也是因为风霜岁月严相逼,朱颜辞镜花辞树。当年风华正茂的女神,随着时光流逝,如今不得不想办法保存自己生育的能力,实在很让人感慨。

冻卵就像男人买辆车一样

讲述人:林莉,33岁,某外企设计师

2015年2月上旬,我在美国卵子冷冻中心进行了冻卵手术。

决定冻卵和我的工作有关。这是我毕业后工作时间最久也最喜欢的一个工作,它给了我许多出差的机会,以及随之可以想见的忙碌与劳累,但是我依然热爱它。30岁那年我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来得顺理成章,之后父母也一直帮我照顾孩子,但我还是发现,生育对女性的身体、工作和心态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几年随着职位提升,工作压力也在增大,先生又提出了要第二个孩子的想法。

我也想要第二个孩子,但并不是现在,又担心到了合适的生产时间,也许我已经无法怀孕。后来,我了解到冻卵,查阅了不少资料,看到几家美国公司向员工提供福利,报销冻卵费用,这让我觉得这是一项已经很完备的技术,我不是去冒险,而是像2004年当周围所有人都不信任网购的时候,我就在网上买护肤品和衣服,我愿意尝试新事物,冻卵在我看来就是送自己一份生育保险,对女性而言,这是一种福利。先生最初有点不习惯,但在我的劝说下同意了这件事。我的理由是:这是在我们经济许可范围内我给自己的一个福利,也是对他想要第二个孩子的一种保障。更何况,所需的两万美元费用大约占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就像他买一辆车一样。

冻卵让我对未来充满安全感

讲述人:Olina,37岁,金融行业中层

对于冻卵,Olina有自己的顾虑,她担心促排卵针对短期生理周期的影响,以及成功率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她相信这是值得承担的风险,“如果我现在不去做,5年之后,也许成功率会提高,但我的身体状况又跟现在不一样了。”这位37岁的金融行业中层已经开启了冻卵的步骤,她相信这是最好的或是唯一的选择:保存卵子质量,等待合适的人。

Olina的生活很充实,爬山、健身、到养老院做义工,但在35岁之后,她感受到自己对孩子的需要,而所有的医疗知识都显示,卵子质量在35岁之后会大幅下降。那段时间她压力很大,“就是一件事总在你脑海中出现,但你又不能解决,悬而未决的状态。”她还考虑过到精子库购买精子,后来还是否决了,“还是想找一个相爱的人生孩子”。

她已经签订了冻卵协议,和医生进行了半小时的视频谈话,服用了荷尔蒙药物,并进行过两次身体检查——她的卵子和卵巢状况都非常好。这段时间,她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睡得足够,适当锻炼,放松心情,并服用一些带叶酸的多元维生素。

当今社会,令人生精彩充实的选择有很多,但对人生计划中有生育要求或者至少保留这一可能性的女性来说,年龄二字已经把心情弄得焦虑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冷冻卵子的出现,似乎可以“保鲜”那些因故推迟生育年龄的女性的生育期,让她们在面对生育这件事上能跟普通男性一样自在地选择。但这新鲜的冷冻卵子技术能不能“保鲜”女性的生育期限,让现代女性松一口气呢?

冷冻卵子技术,不是想用就能用

说起冷冻,大家最熟悉的是冰箱的冷冻室,很多食物能在那里保存很长时间。其实,冷冻在人类辅助生育技术中同样起着核心作用,虽然具体操作可能更复杂,但原理与冰箱冷冻是类似的:低温保“鲜”。

跟冷冻精子相比,冷冻卵子的出现要晚了很多。1953年,人类首次冷冻精子成功,30年后也就是1983年,人类冷冻胚胎第一次成功受孕,直到1986年,澳大利亚的克里斯托弗·陳医生(Dr Christopher Chen)才报告了世界上第一例使用冷冻卵子成功受孕的病例。

从目前冷冻卵子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来看,很多计划推迟生育的女性未必能享受到这项生育保鲜技术。因为,在多数国家,冷冻卵子技术是有严格的适用对象的,通常都是出于医学需求,作为一种治疗措施出现:

·有生育障碍需要做人工受精的

·被诊断为癌症可能需要放化疗,会损害生殖系统功能的

·有家族性卵巢早衰史的

除此之外,能够为没有生育障碍,只是想要延长生育期限的单身女性或是夫妇提供冷冻卵子服务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当然,女性推迟婚育年龄,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生育问题也使得很多国家考虑放宽冷冻卵子的申请条件。譬如日本的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就是在2013年8月才允许40岁以下单身女性申请冷冻卵子的。据悉,新加坡也在考虑当中。

可事实上,就是在这些允许单身女性享受卵子冷冻技术的国家,大多数女性在考虑做冷冻卵子时,就已经晚了。只要有操作的可能性,一些商业机构并不会拒绝客户的要求,即使如此,这些机构的医生们也指出最好不要超过38岁后再来做冷冻卵子,通常在35岁之前会比较好。还有一些比较激进派则认为,冷冻卵子趁年轻,20~30岁就应该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可有多少女性会在20岁时考虑自己是不是有可能出现高龄生育的问题呢?

卵子冷冻并不易

首先,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卵子收集起来注定要比精子困难。通常在各种激素的作用下,卵巢每月只会排一颗卵子。自然情况下,健康的年轻夫妇在排卵期做爱,成功受孕的概率为35%左右。再考虑到冷冻可能降低存活率与受孕率,一次只冷冻一颗卵子显然是不合理的,而每个月都去医疗机构收集卵子,同样很难以做到,所以就需要采取有创性的医疗措施收集卵子。

其次,由于卵子自身特性,冷冻起来也很困难。冷冻精子技术先于冷冻卵子数十年,目前已经发展成熟,而冷冻卵子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冷冻鲜肉时只需考虑保鲜问题,不用顾虑解冻后的“复活”问题。但冷冻精子和卵子的目的则是为了以备日后之需,解冻后复活,受精,顺利植入人体发育成一个健康宝宝——而在冷冻后解冻复活这一点上,卵子确实不如精子有优势。卵子作为人体最大的细胞,体积上大于精子,含水量也高于精子。大家都知道,水结冰时,会形成结晶,体积也会变大。如果是冷冻生殖细胞的话,细胞内的水结晶可能损伤细胞内的细胞器,而体积增大甚至可能直接把细胞膜胀破,直接宣告生殖细胞死亡。。

冷冻卵子是延长女性生育期,还是涸泽而渔?

美国从事健康报道的记者萨拉·伊丽莎白在自己36~38岁时,花费5万美元冷冻了70颗卵子。她为此事而写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冷冻卵子?(你也该这么做)(Why I Froze My Eggs (And You Should, Too))》发表在了《华尔街日报》上。作为冷冻卵子技术的拥趸,她以自身的经历向那些因故推迟婚育年龄的女性宣传了这项技术带来给女性的全新选择:

“当你获得跟男性一样近乎无期限的随时生育能力时,你会发现跟那些让女性静候灵魂伴侣的心灵鸡汤相比,冷冻卵子才能切实地让你放松心情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萨拉本人也确实做到了,她自信地结束了一段不那么适合自己的恋情,在将近40岁时完成职场挑战,并在42岁时遇到最适合的人生伴侣。她说,如果在43岁时,没能自然受孕,那她之前冷冻的卵子就派上用场了。

然而,冷冻卵子对于女性的风险还是要远高于冷冻精子给男性带来的风险。

首先, 促排卵药物有两个非常严重的副作用: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其严重症状的发生率约在0.4%~2%之间。OHSS的主要症状是胸腹积水、卵巢囊性增大,同时还可能有脱水、血液的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肾衰竭、中风等严重的后果。2.卵巢扭转, 有不到1%的发生率,一旦卵巢扭转,在严重情况下,会很快切断卵巢的血液供应,出现卵巢缺血、坏死的严重后果,不得不开腹手术切除坏死的卵巢。

另外,B超引导下经阴道取卵也是有风险的。手术过程中,子宫、膀胱、肠管、血管及其他卵巢周围的盆腔结构可能被损伤,如果创伤严重,可能還需开腹修补损伤。另外,手术还可能造成卵巢急性损伤、出血、感染、甚至不孕。只不过这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在1‰~2‰。

而最后的问题,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冷冻过程中的损伤。迄今为止,全世界有约200个孩子是从冷冻过的卵子中诞生的,比起其他成熟的生育辅助技术,还是太少太新了,不太容易评估其长期后果。不同的机构复苏卵子的成功率有很大差异,平均而言每颗解冻卵子成功受孕的概率(约20%~30%)也低于试管婴儿。某种意义上,与其说冷冻卵子是保险,不如更像是彩票,以目前的技术,还不敢担保它一定能带来一个有孩子的未来。而且从政策上说,国内尚未批准为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妇冷冻并保存卵子或胚胎,它只适合符合一定医学指征的人群,比如患急性肿瘤需要进行放化疗的女性,或不孕需要做试管婴儿手术,但取卵当日无法找到精子的妇女。

怀孕生子不仅是女性自然生理过程,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终身不孕也会带来一些妇科疾病的产生,威胁女性健康,所以冷冻卵子不是保育法宝,把握有限时间,在合适的年龄怀孕分娩才是正路。

二十八年“冻卵路”

猜你喜欢

卵子精子生育
精子求偶记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经期短未必老得更快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徐静蕾 冷冻卵子
卵子不是你想冻就能冻
冷冻卵子有风险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