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游轮旅游安全问题研究

2015-07-05黄英

2015年27期
关键词:安全问题

黄英

摘 要:近年来,水上客运旅游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人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文章从内河游轮旅游安全的表现形态入手,分析其主要特点,并从自然环境、法律法规、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和游客安全意识等方面探究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措施。

关键词:游轮旅游;安全问题;表现形态

一直以来,乘坐游轮沿河旅游被认为是一种舒适而且安全的活动,因而受到人们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家庭游客的欢迎。然而近年频发的客运轮船安全事故却使之蒙上了阴影,也迫使业界对相关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游轮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

游轮旅游以游轮为依托,沿着河流航线展开,活动内容丰富多样,集航行、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因而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各类问题会在不同环节、不同活动内容中交替或同时出现,并呈现出多种形态。

(一)游轮航行安全。在游轮旅游中,游轮的基本功能是作为交通工具,将游客从出发地运载到目的地。航行安全至关重要。游轮航行安全问题包括游轮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的触礁、搁浅、倾覆、碰撞、沉没等水路交通安全事故。这类事故常常突然发生,令人猝不及防,破坏性较大,甚至具有毁灭性。

(二)消防安全。随着游轮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加剧,众多游轮公司争相打造豪华游轮,以此来升级内河游轮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以长江为例,长江是我国游轮旅游的绝对主力,现已有四十多艘四星以上的豪华游轮,其中包括多艘 包括万吨游轮,这些大型船舶内部功能结构复杂,设备繁多,存在着多种火源,既容易引起火灾,又给防火灭火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人员密集,尤其是客人对游轮内部结构不熟悉,发生火灾时常常惊慌失措,使得疏散逃生难度加大。

(三)食品卫生安全。因游轮餐饮操作不当或违规经营,造成食品卫生问题如食物变质、过期、不洁净,或饮用水处理未达到卫生标准等原因,诱发游客的疾病或导致客人食物中毒,引起肠道感染、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将危及游客生命安全。与陆上旅游地不同,游轮向游客提供的餐饮品种和服务相对集中,因而引起群体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游轮须从源头上把控供货、保管、储存、加工、销售等关口,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质量;配备专门的制水员和饮用水净化设备,确保游客就餐、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

(四)游客身体健康安全。游轮旅游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与其他年龄阶段游客相比较,中老年人群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肌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同时自身就处于疾病多发的年龄阶段。因此,在游轮上突发疾病的情况较为多见。身体健康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害仅限于生病游客个人,往往不太引人注目。但由于发生频率较高、对游客个体而言同样关乎生死,游轮企业应在船上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以确保发病客人获得及时救助,为随后的送医赢得时间。此外,由于游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单元,人员密集、相互接触频繁,可能会因旅客携带病毒登船,导致传染性疾病在船上爆发,造成公共卫生事件。

(五)游览安全。游客在上下船、甲板观光和上岸游览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落水、溺毙、踩踏、碰伤等事故,游船的娛乐设施故障也会造成人身伤害。游览安全问题的发生既涉及游客在游轮上的活动期间,也涉及到游客停靠途中的风景名胜地上岸观光游览过程中。游轮公司、旅行社、旅游景区等相关企业须在相应的职责范围内对游客的游览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游轮旅游安全问题的特点

1.安全问题类型多,产生原因复杂。游轮旅游以水路航行为主线,将游轮上的休闲娱乐与河流沿岸的观光游览结合起来。旅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并涉及多个旅游地,安全问题类型多、产生原因复杂:不利的自然条件、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服务不到位甚至游轮自身的设计缺陷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这使得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既要保证航行安全,应对天气、水文等引起的突发性事件与危机;又要防火防盗,保证客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造成伤害与损失巨大。游轮旅游中的各种安全事故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如自然灾害、火灾、触礁、轮船相撞等,这些突发事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对客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

3.安全问题可能出现在游轮旅游各个阶段,安全管理须贯穿全过程。通常将游轮旅游的作业程序分成几个阶段:游客登船—离开出发地港口—航行—抵达目的地港口—下船,期间各阶段都存在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如旅客登船期间发生人员之间的冲突、噪音、楼梯与通道超载,开航时人员落水,船舶失控、与其他船舶碰撞,登岸游览时客人摔伤、被盗抢等等。因而游轮旅游安全管理既包括水上活动、又包括上岸观光游览期间,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其间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需要游轮经营方及相关企业或部门及时处理。

三、游轮旅游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一)不利的自然环境是造成安全问题的外在因素。游轮航行在内河之中,经过不同的地理区域,面临复杂的水文和天气状况,随时都可能遇上狂风暴雨、雷电、大风、礁石等人力不可抗衡的自然因素。来自于大自然的风险对游轮企业的安全运营产生巨大影响。

(二)针对游轮旅游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针对游轮旅游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则只有国家旅游局、国家技术质量监管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内河旅游船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显而易见,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适应现代旅游背景下的内河游轮旅游经营与服务的复杂性,对于发生在游轮上的各种突发状况或者侵权行为、犯罪行为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予以应对。例如,当事故发生时,只能援引旅游安全和水上交通安全等法规来予以解决。这种规范不明确、行业标准缺失的状况给内河游轮旅游安全带来了隐患。

(三)政府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明晰。游轮旅游安全管理涉及安全、交通、旅游、海事、水利、建设、技术监督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地区游轮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但这些部门在监管职能上存在着交叉和不明确之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造成管理失控或管理盲区。这种局面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四)经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安全事故发生后,总能追溯到经营企业的管理责任,其中对安全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尤其突出。游轮公司和旅行社等经营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由于管理者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制度执行不彻底的现象较为突出,如安全培训教育不及时开展,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却未受到追究等,为游轮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五)游客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救知识与技能。旅游者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自救与避险知识技能,也是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旅游本质决定了旅游者以追求精神愉悦与放松为目的,从而在观赏风景及休闲娱乐时,放松防范,产生安全问题。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忽视对国民进行安全教育,致使游客缺乏应对危险的意识、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加重伤害和损失的程度。

结合上述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内河游轮旅游安全管理需从以下方面入手:1.制定专门针对游轮旅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统一规定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安全监管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2.规范经营者行为,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安全规章的有效执行。对从业人员开展业务技能、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对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使其履行安全规范,杜绝违章操作。3.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通过多种形式对游客开展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作者单位:成都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 《旅游安全概论》北京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09

[2] 潘欢 长江三峡游船安全认识和分析

[3] 国家旅游局 《旅游安全知识总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4] 熊应林 浅谈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 管理观察 总第511期

[5] 韩慧敏 孙玉琴 水上旅游安全内涵界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对外贸易 2013 第5期

[6] 长江游轮再临兴衰考验,豪华游轮价格下降http://finance.huagu.com/gn/1506/350387.html

[7] 斐钰 内河游轮业喷薄而出 航运交易公报 2011 第42期

猜你喜欢

安全问题
浅谈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问题研究
浅析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安全问题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探讨化工设备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