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效能内涵界定与评价测量研究综述

2015-07-05高连隆姜宝亮

2015年27期

高连隆 姜宝亮

摘 要:近些年来,学界对于团队效能的研究成果较多。本文首先对关于团队效能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充分的检索、研究;然后对这些文献按照一定结构进行了分类汇总;最后对团队效能的内涵、测量等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团队效能;维度构成;变量测量

一、团队效能定义与维度

效能在管理学中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工作目标完成的程度上,在企业具体实践中包含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本文将集中于团队这一层面效能的研究。而关于团队效能的定义,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值得研究。

Nieva,Fleishman和Rieck(1978)认为团队效能就是团队为了完成任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目标导向行为。Gladstein(1984)认为团队效能包含三个方面:团队任务成果对完成组织目标的贡献度;团队成员在团队中体会到的发展前景和幸福感;团队成员持续合作的意愿。Hackman(1987)将团队效能理解为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集中于三个方面的体现:团队生产的产品;团队凝聚力、承诺等协同工作能力;团队成员对工作、人际等方面的满意感等。Boman和Motowidlo(1993)将团队效能氛围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其中任务绩效指团队成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对核心技术活动的熟练程度,包括完成任务的熟练程度、团队目标的实现情况;周边绩效指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活动,侧重于成员在工作职责外具备的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品质特征[1]。Cohen(1997)將团队效能总结为三种类型:(1)以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衡量的绩效效能,如质量、效率、顾客满意度等;(2)成员态度,如员工满意度、对管理层的信任和承诺;(3)行为产出,如缺勤、离职和安全[4]。Tjosvold,Poon和Yu(2005)认为团队效能是团队能够有效地为顾客服务的程度,包含团队绩效、成员态度和行为。

戚振江、王端旭(2003)将团队效能划分为:包含生产效率、服务质量等在内的业绩效能;包括团队成员满意度、成员承诺在内的员工态度;包括缺勤。离职、安全在内的行为结果三个维度[2]。张文勤,刘云(2011)在研究中将团队效能的维度归纳为任务绩效和成员满意度[3]。蔺璇(2012)认为团队效能包括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态度两方面,其中团队绩效指团队任务达成的情况,团队成员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合作满意度、团队承诺等[4]。

本文认为团队效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团队在工作成果、工作业绩等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表现,可总称为任务绩效;二是团队成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方式、人际关系、团队氛围等方面的主观感受,可概括为成员满意度。

二、团队效能评价指标汇总

团队效能作为一个构念,衡量其表现的角度就是维度,维度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清晰可见,需要通过一些更加具体直观的观察项来表达,而这些观察项就是评价指标。下面本文将对关于团队效能的指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学者们衡量团队效能的方法可归结为两类:一是用团队成员的自我效能总和评价团队效能;二是根据团队成员对其团队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能达到的水平以及每一个水平的把握程度来测量团队效能[4],该方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值得借。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学者们通常采用客观的任务绩效与主观的成员感受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成员的主观感受包括工作满意度、成员合作意愿、个人成长等方面,可由成员根据主观感受评价。任务绩效包括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销售额、利润率等,也可以通过团队领导者和团队成员的主观评定。

三、团队效能测量方法

关于团队效能的测量,学者们在确定了其维度的基础上,参照以往评价指标的选取,开发了一些量表。Tjosvold(1988)较早的开发了团队效能量表,分别使用团队绩效量表和团队合作量表对团队效能进行测量。Simon(2001)设计了团队效能问卷(TEQ),该问卷从七个指标对团队效能进行测量:生产冲突解决、角色清晰、成熟的沟通、相互依赖、共同愿景、目标清晰、心理安全。Shaw(2011)设计了新的测量量表,该问卷包含7个题项,分别使用4个题项测量任务绩效,3个题项测量成员满意度,实证效果较好。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编制了一些量表。王辉,李晓轩等(2003)编制了16个题项的量表,其中目标完成6道、团队发展5道、成员满意5道[5]。与黄敏萍、戚树诚、黄国隆(2002)吸收借鉴了Shaw早期的研究成果,开发了较为简洁的量变,分别用4个题项测量任务绩效,3个题项测量满意度,后来陈伟、杨早立、朗益夫(2015)在他们的期刊文章中用此量表研究了团队断裂带对团队效能影响,效果较为理想。

通过对一系列量表在信度、效度与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效果的比较,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认为,从任务绩效和成员满意度两个维度选取指标,对团队效能进行评价是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蔺璇. 团队伦理气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2] 戚振江,王端旭. 研发团队效能管理[J]. 科研管理, 2003, 24(2):127-132.

[3] 张文勤, 刘云. 研发团队反思的结构检验及其对团队效能与效率的影响[J].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3):26-33.

[4] 王小丽. 研发团队构成、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5] 王辉,李晓轩,罗胜强. 任务绩效与情境绩效二因素绩效模型的验证[J]. 中国管理科学,2003,04: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