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护理方式探讨

2015-07-05杜红妍仵荣会刘小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杜红妍 仵荣会 王 静 刘小晶 王 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3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护理方式探讨

杜红妍 仵荣会 王 静 刘小晶 王 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3

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护理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观察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治疗效果以及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且2组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压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机体的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现象,引起患者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等临床症状[1]。本文分析全面护理模式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04—2014-08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发病时间均<6h,且经CT检查均确诊为脑梗死。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6~72岁,平均(63.82±3.32)岁。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5~71岁,平均(63.74±3.26)岁。2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溶栓12h后给予5 000U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1周。

1.3 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生命体征指标的常规监测、心理辅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模式:(1)溶栓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进行病情评估(发病时间、年龄以及肌力),评估完成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并送检,同时准备好溶栓所需要的药物以及器材等,在血液送检过程中,医生应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排除其他禁忌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指导,介绍溶栓治疗的作用、成功案例及存在的危险性等,最大程度消除患者及家属的负面心理,争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待家属签写同意书后,立即实施溶栓治疗。(2)溶栓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注意用药反应,控制滴速,保证输液顺畅,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便血、泌尿系统出血等,若发现立即处理,并每15min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主要包括肌力、意识、感觉等。(3)溶栓后护理:溶栓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生命指标以及颅内压变化,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应急护理,若有异常情况,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头晕、呕吐、视神经水肿、血压升高等,应马上报告主治医师及时处理。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恐惧、焦虑等心理负面情绪,同时多鼓励,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肢功能早日恢复。(4)饮食护理:应告知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为主要原则,少食高脂、高糖、高钠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豆制品、鱼虾类食物,最好食用植物油,饮食要有规律,最好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可适当饮茶,增加血管韧性,促进血液循环,但不要饮浓茶,特别是晚上,以免造成失眠,同时戒烟酒。

1.4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2组脑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治疗效果以及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脑梗死症状彻底消除,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为痊愈;脑梗死症状基本消除,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脑梗死症状明显好转,神经功能已明显改善为有效;脑梗死症状未改善或存在加重现象,神经功能无任何改善为无效[2]。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珚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s)

表1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s)

组别n神经功能评分(分)护理前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25 17.65±4.62 10.73±1.89 8.0(2/25)对照组25 17.52±4.57 14.51±2.25 24.0(6/25)

2.2 2组治疗效果及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及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n)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相关资料显示,脑梗死的致残率高达20%~40%,且治疗后易再次复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存质量[3]。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溶栓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及致残率[4]。

由于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发病时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慌等[5],且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要经历较长的康复期,因此,在治疗以及康复的过程中,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至关重要,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提高溶栓成功率[6]。在溶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保证溶栓顺利完成[7];溶栓结束后应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其肢体功能早日恢复[8];同时由于脑梗死的危险性,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最大程度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避免脑梗死的再次发生。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全面护理模式能够增加溶栓的成功率,缓解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压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压力,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瑞.急性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96.

[2] 刘云平.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33):3 147-3 148.

[3] 吴秀华.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1,8(11):124-125.

[4] 袁嫒,张红娟,魏小利,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1):1 964-1 965.

[5] 李彩平.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6):4 165-4 166.

[6] 张瑶,张艳芳,李娟,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86-87.

[7] 姚文山.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44-46.

[8] 李星丹,张振香,易景娜,等.脑卒中病人连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35):3 972-3 973.

[9] 田兰娣.围术期并发症--脑卒中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12):1 498-1 500.

(收稿2015-03-09)

R473.74

B

1673-5110(2015)24-0138-02

猜你喜欢

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