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行为的影响

2015-07-05刘孝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唾液酸神经节脑病

刘孝桥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宜昌 443000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行为的影响

刘孝桥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宜昌 443000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10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在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CT值和血清MMP-9水平及2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5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30)。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BNA评分和CT值均升高,MMP-9水平均降低;观察组NBNA评分和CT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能有效降低血清MMP-9水平,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临床疗效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存在低氧窒息等原因导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患儿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1]。研究发现,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病理过程,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MMP-9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行为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7—2014-11本院儿科收治的10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胎龄37~43周,平均(38.65±2.02)周;出生体质量(3.42±0.59)kg;入院时日龄(0.5~54)h,平均(20.35±6.85)h;临床分度:轻度22例,中度25例,重度7例;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胎龄37~43周,平均胎龄(38.28±1.97)周;出生体质量(3.50± 0.62)kg;入院时日龄(0.5~55)h,平均(21.42±7.22)h;临床分度:轻度23例,中度26例,重度5例。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2],排除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天畸形、各种感染、肝肾功能异常及代谢性疾病等。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止惊、控制抽搐、降颅压、防治脑水肿、维持脑血流供应、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13)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滴,1次/d,连续2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所有患儿治疗前后行NBNA测定,项目包括6项行为能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被动肌张力和3项原始反射,总分40分,≥35分为正常,<35分为异常。

1.3.2 CT值检测:所有患儿治疗前后行5mm薄层脑部CT扫描,选取脑白质区域低密度灶5个位点检测CT值,并取其平均值。

1.3.3 血清MMP-9水平检测:抽取所有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室温下10min后离心,取上层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9水平。

1.4 疗效评价标准[3](1)显效:用药1周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NBNA评分≥35分;(2)有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改善、体征部分消失;用药2周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NBNA评分≥35分;(3)无效:用药2周以上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改善或患儿死亡,NBNA评分<35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5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30)。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2组NBNA评分和CT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MMP-9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BNA评分和CT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表2 2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NBNA评分(分)CT值(Hu)MMP-9水平(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5.06±4.21 35.43±4.52*14.22±2.57 19.58±2.02*19.98±2.44 11.02±4.48*对照组25.13±3.95 32.13±3.04*14.65±3.24 17.04±2.62*19.84±2.51 15.83±3.42*t值0.929 2 0.000 1 0.446 5 0.000 1 0.769 4 0.000 1 0.089 1 4.451 8 0.764 1 5.641 9 0.293 9 6.271 3 P值

3 讨论

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新生儿长时间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导致脑血流量不足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或慢性神经系统损伤,临床上患儿常出现癫痫、脑瘫及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持续性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神经细胞内Ca2+超载,引起自由基损伤,导致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等[4-5]。目前临床上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治疗原则是控制和消除脑水肿,对抗缺氧缺血性“瀑布效应”,改善脑血流量,恢复缺氧缺血区内尚存活的神经元功能。国内应用最多的药物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作用机制可能是:(1)抑制脑组织中过多氧自由基的损害;(2)外源性GM1可透过血脑屏障,有效维持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保护细胞膜,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减轻细胞水肿、防止细胞内Ca2+超载所引起的一系列细胞损伤;(3)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稳定膜结构和功能等;(4)加速神经修复,促进神经重塑的作用,最大程度改善神经功能[6-7]。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2组NBNA评分和CT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MMP-9水平降低;观察组NBNA评分和CT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黄卿琛等[8-9]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能有效降低血清MMP- 9水平,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路永文,张小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2,8(4):20-21.

[2] 杨杰,吴婕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广东医学,2005,26(8):1 148-1 149.

[3] 周君芬,顾红丹.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J].中国药业,2011,20(5):15-16.

[4] 魏有山.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40-141.

[5] 肖华庆.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48-148.

[6] 张超,孙斌.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浆BDNF及NSE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5(6):133-135.

[7] 张志耘,张文萍.我国对神经节苷脂中GM1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药学,2003,15(6):45-49.

[8] 黄卿琛,封浪.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3,7(2):43-44.

[9] 贾星华.高海拔地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79-180.

(收稿2015-01-12)

R722.1

B

1673-5110(2015)24-0091-02

猜你喜欢

唾液酸神经节脑病
唾液酸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在母婴食品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