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时期的百态众生

2015-07-04董晶菁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众生灾民

摘要: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不仅在艺术手法上推陈出新,而且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历史中的坎坷。导演在追求影片真实性的同时,着力刻画人们在困苦时的价值选择。影片以“生存”为价值选择的基础,人们的心理活动和坏境的影响为考验,一次次叩问人们对于生死,对于礼节和价值观的判定。不落窠臼的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在银幕上极好的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选择,人们更应该不忘往日,珍惜当下。

关键词:1942;冯小刚;主题设置

这部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的冯氏巨制,在2012年各大影院的大荧幕上深深的震撼了国人的心。影片以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旱为背景,讲述了逃荒路上灾民们的惨状和当时的腐败政府对灾情的漠视。冯小刚通过这样一部影片唤醒了和平时期我们未泯的良知,实现了视觉与精神财富的双赢。[1]

影片力求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情况,导演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还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向观众展示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那个天灾人祸的艰难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中华儿女们,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他们有的为生存低声求人、背弃原则、违背良心;有的却高高在上享用着剥削带来的生存资源;还有的抱着救国救民的心在腐败政府中左右为难。《一九四二》便用这艰难时期的百态众生,阐明了影片的主题。

人有温饱,而后知礼义廉耻。本片花了大量笔墨着重描写了人在饥饿时候的价值选择。大东家范老爷原本富甲一方,生活的堂堂正正,可因为这场灾难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灾民,范老爷一家在被饥饿所迫时,不得不放下自己身段去偷洋人的饼干和驴。范家的小姐星星,在逃荒时一直将自己的宠物猫带在身边如亲人相待,宁愿自己不吃也要喂猫,但在为了她刚生产完的嫂子忍痛将猫献出做汤之后,竟说出了“我也要喝猫汤”的话,并跑去为猫汤添柴加火。镜头一直在用近景拍摄这一段戏中的星星,她的脸始终没有表情,包括猫在自己面前被剥皮扔进锅的时候。花枝本是佃户瞎鹿的妻子,在瞎鹿为争得一块驴肉死后,花枝不断为了一口吃食而要把自己献给范家长工栓柱,而在逃荒之前,她是被少东家强逼也没有屈服的。在以她死去丈夫的名义要到栓柱的两块饼干之后,还自嘲到:“一条人命换两块饼干,值了。”在花枝被买走之时,在茅草从中她毫不羞涩的脱下将自己较好的棉裤换给栓柱,镜头由平拍升为俯拍,用大全景记录了她们在广袤的天地中换棉裤的过程,意在表达一种人为了存活下来看淡羞耻之感。正如片中飞机上日本军官的对话“如果把你手上的军粮发给灾民,他们会怎么样呢?要么成为你的协助,帮你支援前线,要么直接参与战争,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他们可是中国人”“他们首先是人”。没错,人性是有弱点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饱都不能满足的话,也是无法要求人还得做到讲究礼义廉耻的。人只有在保证了自身基本生理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和正确价值选择。

同一个世界中不同的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生存差异。在影片开头的旁白中,观众能了解到此时的国家领导人正在关注人类文明安全和世界正义和平等问题,而这段讲话结束后,主人公用朴实的乡音开始说,他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同为一个年代的人在对1942年大事件的认识中,便发生了如此大的差异。在影片中,也常用镜头的切换来表现出这种差异的存在:在老范家被烧毁之后,小安子正在传教,要这些即将逃荒的人相信主,镜头由小安子的脸部特写切换到了河南省延津县衙门厨房的一条鱼,戏便切换到了政府官员的餐桌上,这边是村民们正因饥饿所迫准备逃荒,那边是当地政府官员们大鱼大肉的生活。同样的场景,还有在逃荒路上,镜头用俯拍的大全景展示了众多灾民弱小无力的身影正疲惫前行,然后戏转到了重庆大使馆内,正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色调由灰暗变得明亮艳丽,音乐由沉重悲伤变得轻松欢愉,对比感强烈,使观众能领会到这巨大的反差中导演所要表达的深意。影片中还有较为具体的人群的对比,如瞎鹿惨死后,他的妻子与孩子变成了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甚是凄惨。而影片紧接着转到烈士的遗孤,他们正得到蒋委员长的庇佑,接受着父亲壮烈殉国的荣耀。同样是没有了父亲,却有着截然相反两种命运。还比如在河南灾民们正在遭受日军飞机狂轰乱炸的同时,重庆市民正在为接见外宾而喜气洋洋的排练着……。如此种种,在本片中屡见不鲜,导演用镜头的切换、音乐的变化和色调的改变渲染着这种反差带给观众的观影心理的变化,虽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么让人气愤,却让观众清晰的感受到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个世界中,不同的人会有着这么大的生存差异。

生活中总有人在为了他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尽管坚持这条路并不容易。在影片中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能保住自身已实属不易,但却依然有一批人在为了让众生脱离苦海无私奉献着。片中的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在临危受命成为主席之后,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一心希望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尽管在腐败的国民政府中处处受挫,左右为难,但一直没有放弃。传教士小安子,每天骑着自行车奔走在灾民中苦心教化,宁愿舍弃珍贵的粮食,只为了让灾民们相信主的力量,在被日军轰炸的时候,他的《圣经》被炸的漫天飞舞,悲伤的音乐和慢动作,表达了他此时内心受挫的苦闷和悲痛,但他依然选择坚持。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身为一个外国人,当他看到中国民众正遭受着苦难,而政府不知道实际情况时,倍感焦虑和心痛,多次上访官员,希望政府能重视灾情。还有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委员长,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尽力保持着国家的整体安定,使利益最大化的遍及群众。他们都是在为了让众生脱离苦海默默努力的人,其实无论是在哪个年代,生活中都有这样一批人,在为了他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这部非商业电影,依然维持了冯导的神话,电影意义深远,那个艰难时期的众生百态,揭示了许多,也让观众看到了许多。一九四二这个沉重的年代已经过去,抚今追昔,当年之艰难对比出今日之富足,我们应不忘往日,更应珍惜当下,过好珍貴人生。

【参考文献】

[1]魏诗娟、仝 欣 从电影《1942》深层剖析人性的黑暗与光芒[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2).

作者简介:董晶菁,成都理工大学,专注影视传媒类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众生灾民
山西恩予 恩泽众生 予惠斯民
写在六合金光寺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拜佛
慈怀众生
9岁男孩过生日不要礼物 要给灾民买比萨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