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剧现代戏《朝阳沟》音乐分析

2015-07-04邓磊磊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豫剧音乐分析

邓磊磊

摘要:《朝阳沟》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情节,再加上豫剧三团各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使的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名闻全国。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朝阳沟》中的大部分唱腔在中原地区仍还在广为传唱和流传,这一切都证明了《朝阳沟》所具有着的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中的唱段,不但保持了豫剧声腔艺术的地方特色,而且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创新了唱腔艺术,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豫剧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豫剧;《朝阳沟》;音乐;分析

一、唱段“朝阳沟好地方”的音乐分析

“朝阳沟好地方”是豫剧《朝阳沟》中银环的唱段与女声伴唱。此唱段以豫西调【二八板】为主体,同时吸收融合了豫西调、祥符调的音乐特色创作而成的唱腔。此唱段巧妙地将豫西调【二八板】的低音区向上移位,并通过调式交替、转换等艺术创作手法,将豫西调旋律流畅、自然地与豫东调科学结合。而且又在多处运用幕后女声伴唱的形式进行烘托,使创新后的新旋律不但没有失去豫剧特有的风格与特点,而且充满了新意,使广大观众耳目一新。是一首风格独特,形式新颖,且具有时代特征的大段豫剧女声抒情唱段,这种艺术创新的手法,深刻地刻画了银环这个生长在城市的女知识青年在初次走进山区时,被山区郁郁葱葱的树林、潺潺流水的山泉、漫山遍野的鲜花、一群一群的牛羊、一层一层的梯田所陶醉。触景生情,银环因此高声唱到:“油菜花,随风摆,蝴蝶飞舞,庄稼苗,绿油油,好像绒毡。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王银环我成了公社社员,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哪)!我也住不烦(哪)!”这一唱段是《朝阳沟》中女主人公银环的两个重点唱段(“上山”和“下山”)中的一段。这一段“上山”和“下山”前呼后应,这样就完整地塑造了银环这一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

二、唱段“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的音乐分析

“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是豫剧《朝阳沟》中栓保的唱段。此唱段以豫西调下五音【二八板】转【紧二八板】旋法为基础,通过上属近关系转调而创作的男声唱腔,这种创腔的方法是五十年代豫剧男腔创新进入第二阶段时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因为在二十年代之前,无论是“生、旦、净、末、丑”,都是由男演员来演,女演员进入豫剧舞台后,使豫剧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豫剧艺术的不断发展,女演员逐渐占据了豫剧舞台的中心。因此,在豫剧音乐创作中,调高也是为了适应女演员的音区而定调的。给豫剧的男演员带来了高音唱不上去,低音又下不来的困境。导致一个时期内,大部分男演员采用与女演员同调、同高度的高八度假嗓进行演唱,也曾经产生了一些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的著名豫剧男演员。如:赵义庭、唐喜成等。而豫西调下五音仍然保持了男演员自然歌唱音区的本腔演唱,同样,也涌现了现代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如:贾保须、“狗尾巴”、李小才、王小顺等。但是,无论是豫东调,还是豫西调,大部分男演员都是因为男女同台而以占据豫剧舞台中心的女演员的音区标准而定调。由于男腔音区过高,真正能够唱得好的屈指可数,而这种传统中的假唱方法,在表现现代题材与现实生活中难以运用,这也是近五十年来河南绑子声腔系统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豫剧的男腔创新开始阶段运用低八度本腔进行演唱,被观众贬义地称为“卖红薯腔”。继而在此基础上运用临时离调、移位音区、转调创作和创新新旋律的创作手法。

此唱段的唱腔就是五十年代后期,豫剧男腔创新中,运用转调的创作手法,解决男腔演唱高音的新尝试,因此,此唱段的唱腔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并且得到了推广。

三、唱段“新一代要继壮志汗洒高山”的音乐分析

“新一代要继壮志汗洒高山”是豫剧《朝阳沟》中栓保、银环的对唱与男女声伴唱。由韩玉生、魏云首唱。全段以【飞板】、【慢二八板】的调式为基础,男声运用豫西调下五音旋法移高八度,并且吸收豫东调唱腔为素材,女声运用豫西调【二八板】下五音旋法为框架加以创新而构成。这里的男腔已经摆脱了在男腔创新中依附于女腔或转调或套用传统旋律的方法,而是以豫东调、豫西调为素材,完全根据剧中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的需要重新创作而成。此唱段虽然与女声相依附,但是却相对独立存在,这正是创新之处。

四、唱段“人也留来地也留”的音乐分析

“人也留来地也留”是豫剧《朝阳沟》中银环的唱段与女声伴唱。此唱段以【慢二八板】板腔程式为基础,将徽调式的豫东调与宫调式的豫西调为主体融合在一起,从银环的思想感情的發展变化和特定的故事情景出发,突破了豫东调、豫西调两个不同流派在调式旋律上的传统,并且吸收和运用了不同流派唱腔的音调,进行创新结构的新旋律。唱腔从起腔主导音腔的突破,到整体旋律的发展,进行到尾部送板已不是传统的上五音豫东调,也不是原有的下五音的豫西调的前后连缀重复,而是将豫东调和豫西调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使曲调缠绵悱恻、娓娓动听。唱腔从第一句起腔开始,旋法一泻而下,旋法是上五音,但是却不是豫东调的调旋法音序,而是吸收了豫西调的宫调旋法,如:下句的“山水依旧……”移调为豫西旋法,但又不是豫东调的旋法音列。再如:尾部“我往哪里去”五个字排列的唱调格律,“好难舍、好难忘的朝阳沟!我口问心,心问口……”连续三个下韵连缀,加上幕后伴唱的烘托,造成了银环情绪上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银环在离开山区的路上,慢慢回忆起当初“上山”时唱段中的“一辈子我也住不烦”的感叹,又回忆进村后栓保一家人对她的热情款待与同吃同住中的欢快,栓保的深情相恋、二大娘的真诚爽快、小妹妹的跑前跑后、栓保娘的和蔼可亲、老支书的真切教诲……。真可谓是“人也留来地也留”,导致银环难舍南丢朝阳沟。因此,她羞愧、悔恨而泪流满面。这一唱段与银环“上山“时的唱段前呼后应,相互反衬,从两个侧面浓笔重墨地塑造了银环的音乐形象。

总之,豫剧《朝阳沟》的唱腔中科学的表现手法,使剧中人物形象至今仍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广大观众的脑海里。其脍炙人口的唱段仍然让广大观众百听不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经久不衰。豫剧《朝阳沟》的音乐创新在现代豫剧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豫剧音乐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音乐
论豫剧电影的“影”、“戏”关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