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夷坚志》

2015-07-04熊鑫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李逵水浒传

熊鑫

摘要:李逵形象的形成,首先出现在民间口头传说,经过说书艺人的讲述和记录,最终通过作家的编辑和加工完成。本文就以《夷坚志》中与李逵有关的文学人物作对比,简单的勾勒出黑旋风李逵形象的形成史,搞清楚《夷坚志》中的人物形象对李逵形象的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李逵;《水浒传》;《夷坚志》

有关《夷坚志》对《水浒传》的影响,前辈学者多有提及。鲁迅《华盖集续篇·马上支日记》引《夷坚甲志》卷十四《舒名杀四虎》,指出此条与《水浒传》第三十四回所叙李逵沂岭杀四虎事相类,“疑即本此等传说作之”。那么,就让我们具体去《夷坚志》中看有关李逵的故事。

《夷坚甲志》卷十四有《舒民杀四虎》条,此正是“李逵杀四虎”的原型。最早持此观点的是鲁迅,见其《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孙楷第先生的语气更为肯定,他认为“李逵杀四虎”事,完全依此改写。李逵杀四虎是李逵故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那么,它是如何取材于《夷坚志》的呢?

《舒民杀四虎》的内容如下:

绍兴二十五年,吴傅朋说除守安丰军,自番阳遣一卒往呼吏士,行至舒州境,见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担观之。其人曰,吾村有妇人为虎衔去,其夫不胜愤,独携刀往探虎穴,移时不反,今谋往救也。久之,民负死妻归,云,初寻迹至穴,虎牝牡皆不在,有二子戏岩窦下,即杀之,而隐其中以俟。少顷,望牝者衔一人至,倒身入穴,不知人藏其中也。吾急持尾,断其一足。虎弃所衔人,踉蹡而窜;徐出视之,果吾妻也,死矣。虎曳足行数十步,堕涧中。吾复人窦伺,牡者俄咆跃而至,亦以尾先入,又如前法杀之。妻冤已报,无憾矣。乃邀邻里往视,舆四虎以归,分烹之。

我们再看看《水浒传》李逵杀四虎的故事,《水浒传》中李逵与舒民同样都是杀了四只老虎,都是两只小老虎两只大老虎。与舒民不同的是,《水浒传》在改编中突出了李逵的孝心与勇猛。舒民杀四虎中,舒民是隐藏在洞中,老虎倒身入穴,舒民从而偷袭成功。李逵则是直接面对雌老虎,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武功杀掉了它,而李逵杀雄虎,则颇费周折,这种改编凸现了李逵的雄健与武勇。马雍先生称《水浒传》李逵杀虎之所以描写生动,“实当归功于景卢(即洪迈)”,其言甚是。可见,《夷坚志》为《水浒传》提供了不少的素材,李逵杀四虎的故事便来自与《夷坚志》。

《夷坚志》支丁卷第四有《朱四客》条,故事讲叙婺地某人朱四客,在看望女儿途中遭遇盗贼,朱氏勇夺其枪并将盗贼踢于崖下,没想到傍晚投宿旅店,恰好正遇到贼窝,朱氏烧了此贼房屋后脱身离去。此故事被认为是真假李逵故事的原型。其材料如下:

民朱四客,有女为吴居甫侍妾。每岁必往视,常以一仆自随。因往襄阳,过九江境。山岭下逢一盗,躯干甚伟,持长枪,叱朱使住而发其箧。朱亦健勇有智,因乘间自后引足蹴之;坠于岸下。且取其枪以行。暮投旅邸。主媪见枪,扣之。遂话其事。媪愕然如有所失。将就枕,所谓盗者跛曳从外来,发声长叹日:“我今日出去,却输了便宜,反遭一客困辱。”欲细述所以,媪摇手指之日:“莫要说,他正在此宿。”乃具饭饷厥夫,且将甘心焉。朱大惧,割壁而窜,与仆屏伏草间。盗秉火求索,至二更弗得。夫妇追蹑于前途十数里。朱度其去已远,遽出,焚所居之屋。未几,盗归,仓皇运水救火,不暇复访。朱遂尔得脱。

《水浒》中写李逵上梁山后欲回乡取母,至沂州境,路逢假冒黑旋风者,李逵斗倒此人后欲杀之。李鬼自言家有老母,因赡养之故方来此打劫。李逵怜其孝心,给了银两放走此人。后李逵投宿于某山村人家歇卧,恰遇李鬼跛脚而归,向其妇自述经历,正被李逵听到,于是李逵杀此二人,焚屋而去。二书不仅情节脉胳极其相似,而且如人物的对话,如盗贼都是跛脚而归都极其相似,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也正好在江西九江(即江州)。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真假李逵的故事就取自于《朱四客》。

最后来看《陈靖宝》条,此是《水浒传》中“罗真人戏耍李逵”的原型所在。试看其原文:

绍兴甲子岁,河南邳徐间多有妖民以左道惑众,而陈靖宝者为之魁杰。虏立赏格捕之,甚峻。下邳樵夫蔡五采薪于野,劳悴饥困,衣食不能自给,尝叹喟于道曰:“使我捉得陈靖宝,有官有钱,便做一个快活汉。如今存济不得,奈何!”念念弗已,逢一白衣人荷担,上系苇度,从后呼曰:“蔡五,汝识彼人否?”答曰:“不識。”白衣曰:“汝不识,如何捉得他,我却识之,又知在一处。恨独力不能胜耳。”蔡大喜,释担以问。白衣取苇席铺于破垣之侧,促坐,共议所以蹑捕之策。斯须起,便旋路东。回顾蔡,厉声一喝。蔡为席载起,腾入云霄,边空而飞,直去八百里堕于益都府庭下。府帅震骇,谓为巨妖。命武士执缚,荷械狱犴,穷讯所由。蔡不知置辞,但言:“正在下邳村下,欲砍柴,不觉身已忽然飞来。实是枉苦。”府移文下邳,即其居访,逮邻左,验为平民,始获免。而靖宝竟亡命。疑白衣者是其人云。

此文写的是一个樵夫蔡五想捕盗贼以获悬赏,却为会妖术的盗贼所戏弄的故事。《水浒》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记李逵因斧劈罗真人,受到罗真人戏惩:真人以白手帕铺于石上,唤李逵踏上,说是要送归梁山。那手帕化一片白云飞起,罗真人喝声“去!”一阵风把李逵吹入云端,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却从蓟州府厅屋上骨碌碌滚将下来,当时正值府尹坐衙,看见半天里落下一个黑大汉来,谓是妖人,命狱卒痛打之。李逵只得招做“妖人李二”,被大枷钉了,押下大牢。情节与《夷坚志》的《陈靖宝》条全同,主人公都是乘坐飞毯之类的法器被送到官府遭到戏弄,二者相袭改编的痕迹,不言自明。

上述三则故事,发生地皆在江南,其中两篇或在江州或与之关联。那个时代说话艺术中有“朴刀”、“杆棒”一类的题材很是流行,虽然《醉翁谈录》中存留下的这类话本名目多数已经无从考实。由此,笔者揣测,上述三个作品很可能最初会被南宋说书艺人利用来塑造“朴刀”、“杆棒”一类的某位草莽英雄,而且这位草莽盗贼的籍贯与活动范围应该在江州或其附近。后因南宋期间李逵故事的单薄,于是有艺术人转以此类素材附会到李氏身上。笔者揣测这些素材为南宋民间艺人改编,也许起先塑造出的是一位江州籍英雄,后因李逵故事之单薄,遂又转而附会到李氏身上。当然,在《水浒》故事流行于南宋的街头巷尾时,说书艺人为了彼此争雄,也不排除直接采用《夷坚志》中素材来丰富水浒传奇的可能。

可见,《夷坚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逵故事最早的出处。不仅是李逵的故事,整部水浒传都与《夷坚志》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水浒传》中有许多的素材都来源与《夷坚志》。

【参考文献】

[1] 项裕荣.试论李逵形象塑造的南北融合[J].学术论坛,2007(01)

[2] 聂绀弩.《水浒》四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

[3]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M].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4] 马雍.《<水浒传>李逵故事来源》,《文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08)

猜你喜欢

李逵水浒传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李逵的泪
不打不相识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李逵的爱情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