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午揭秘(之四)

2015-07-03侯德云

鸭绿江 2015年7期
关键词:间谍日本

《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始末

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是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的。1870年9月27日,日本外交代表柳原前光,携带明治政府的“无限诚意”,到达天津港,旨在游说清政府与日本订约通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柳原率领的代表团,共有十三人。这个数字,在西方人看来很不吉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日本人的主动“示好”,对于大清,确实不吉利。

柳原到天津后,先后拜见三口通商大臣成林和直隶总督李鸿章,递交日本外务卿清原宣嘉的书信。书信的措辞情真意切:“方今文明文化大开,交际之道日盛,宇宙之间无有远迩矣。我邦近岁与泰西诸国互订盟约,共通有无,况邻近如中国,宜最先通情好,结和亲,而惟有商船往来,未尝修交际之礼,不亦一大阙典也乎?”信中的“泰西”,意思是“西方”。

成林将书信转交总理衙门。这个大清帝国的外交部,上上下下,最怕办外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给柳原发照会说:“贵国既常来上海通商,嗣后仍照前办理,彼此相信,似不必更立条约,古所谓大信不约也。”结尾还自作多情加一句:“此乃中国与贵国格外和好亲睦之意,谅贵国必明悉此情也。”

先说什么“大信不约”,再把不跟你玩儿说成是“格外和好亲睦”,明显是糊弄鬼嘛。柳原不听糊弄,继续游说李鸿章,再三恳请,说:“英法美诸国,强迫我国通商,我心不甘,而力难独抗……我国与中国最为邻近,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合力。”此番言语,一下子挠到老李的痒处。老李是主张“以夷制夷”的呀。何况,早在1865年,他给老师曾国藩的信中,就提出“联日以制泰西”的主张。

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陈述与日本建交是大势所趋。最重要的一条:“推诚相待,纵不能倚作外援,亦可以稍事联络。”同时成林也上书,意思跟老李差不多。

总理衙门再次照会日本方面,说,好吧好吧,既然“大信不约”“格外和好亲睦”你们不干,那就按你们说的办,等明年你们的“特派大臣到津”以后,我们再好好商量。

随后,恭亲王奕给两宫太后上奏,说日本打算如何如何,臣让李鸿章和成林去交涉,成林“往复再四”劝日本人回去,他们说不。臣为什么没有立刻答应他们呢?怕的是答应得太痛快,他们蹬鼻子上脸,还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另外,要是不答应他们,他们一旦请英法出面帮腔,咱就被动了。咱得罪不起英法啊,到那时候再答应,太丢脸了是不是?与其将来不得不答应,还不如现在就答应算了,省得日本人“饶舌不休”,臣的耳朵都让他们磨出老茧啦。

从奕的奏折可以看出,大清的外交,权力在总理衙门。上奏,仅仅是通报一下情况。也不难看出,恭亲王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言辞也很柔软。他还是很讲“政治”的。

洋务派同意跟日本订约的消息传出以后,很快就有人提出反对。反对派以安徽巡抚英翰为代表,提出订约“恐贻后患,殷殷以杜绝为请”,衡量利弊,“与其将就一时而贻害无穷,不如明其大义,以绝非礼之求”。

说起来,清廷还是有一点民主意识的,他们把英翰的奏折“寄谕各疆臣”征求意见。有力挺英翰意见的,皆“以前明倭寇为辞,奏请拒绝日本通商”。

李鸿章坐不住了,上奏反驳,历数跟日本订约的理由,其中有很尖锐的一段话:“闻该国自与西人定约,广购机器兵船,仿制枪炮铁路,又派人往西国学习各色技业,其志固欲自强以御辱。就之距中国近而西国远,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说到底,还是重申“以夷制夷”的思想。不过必须承认,他对日本的认知,显然高人一头。

两江总督曾国藩也上奏陈情,前半截的意思跟李鸿章相近,后半截提出一些具体的订约意见,如“不可载明比照泰西各国总例办理等语”,尤其不可说什么利益“一体均沾”,简而言之,“礼数不妨谦逊,而条理必极分明”。

曾国藩心里有话,没全部说出来。以前,大清跟西方各国订约,吃过“总例办理”和“一体均沾”的亏,他是暗示清廷,不能总吃豆子不知豆腥味。

清廷听懂了曾国藩的言外之意,下诏书表扬老曾“所虑颇为周密”,同时指定由李鸿章负责跟日本人谈判。就在此前不久,大清撤销了三口通商大臣的职位,由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老李办外交的时代开始了。跟日本订约,是他外交生涯的“处女作”。

曾国藩的“所虑”,后来成为中日建交一个激烈的争论点。日本代表团坚持要享受西方各国的一切待遇,商讨信函的措辞非常巧妙,貌似有理有据。李鸿章的两位助手,应宝时和陈钦反驳无据,极不耐烦,竟失外交礼仪,大耍泼妇,说什么,我天朝没想跟你小日本结好啊,是你们腆着脸主动要结好的,那几个破字,就是不能写,你们干就干,不干拉倒!这一通泼妇语,把日本代表团副使柳原给整蒙了,“徘徊踌躇了十几天”,才重开谈判。

谈判从1871年7月29日开始,直到9月13日结束,签署《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约定互设使馆、彼此商民往来贸易等各项事宜。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十三”——日本成为跟大清建交的第十三个国家。历史深处有一个小鬼头,喜欢开开玩笑。

李鸿章挺高兴,觉得跟以往不同,这是一部平等条约。后来的史书也多持此论。美国学者马士,带点调侃的语气说,这“多少像是两个平等国家之间所缔结的”条约。

至此,大清终于放弃从名义上视日本为“藩属”的想象,承认日本跟大清,是地位相等的主权国家。

《中日修好条规》签订之后,日本动作很快,第二年年初,先后开设上海领事馆和福州领事馆。同年8月,派遣陆军少佐池上四郎等三人,到中国东北侦探考察。第三年,开设香港领事馆。第四年,派遣柳原到北京,设置公使馆,同年又开设厦门领事馆。跟日本的“草率”相比,大清政府“稳重”多了,直到签约后第六年,才派何如璋率使团进驻日本。

从此两国官方和民间交往,日见频繁。比较而言,还是来多去少。大清对日本真正感兴趣,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以日本为样板推行各种改革措施。战败第二年,就派出十三人(怎么又是十三?)到日本留学,到1905年前后,在日本的大清留学生达八千人之多,这其中,包括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博得大名的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在留学生团体之外,各地官绅到日本游历、考察的也不少。

日本人的动作总是比大清敏捷,自建交之日开始,他们就蜂拥而至。有官方组织派来的,有民间组织派来的,也有自己主动要来的。形形色色的官僚、学者、记者、作家艺术家、商人等等,都变成小蜜蜂,纷纷来大清采蜜。目的多种多样,有观光旅游的,有求学工作的,有发展实业的。这些人中,混杂了大量的日本间谍,以采集大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风土人情为目的。这支间谍队伍,为后来甲午战争日本的获胜,立下汗马功劳。可怜的大清,那时候,根本不知道间谍为何物,直到战争即将爆发,才把日本间谍当回事。而自己的间谍队伍,仍然是水中月雾中花。

中日两国始于1871年的亲密接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日本非常主动,大清先是被动应付,到甲午战败后,才变得主动。对日本来说,大清是它强扭的瓜。谁说强扭的瓜不甜,他们觉得大清这个大西瓜,甜得很。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两国建交归建交,骨子里还是互相瞧不起。在日本一面,认为满清不是正宗,是窃取中原的“夷”。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时,有一个花絮,日本反对大清自称“中国”。“中国系对己邦边疆荒服而言”,“大日本”不是你的“边疆荒服”,你不能写“中国”,只能写“大清”。其实日本人的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宋亡于元,他们认为是亡于“夷”,宋可亡,而“中国”不可亡,自此以“中国”自居。李鸿章不理那一套,声称:“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改国号之例。”意思不外乎是说,“中国”,是大清的固有称号,想侵犯我们的固有称号,我们坚决不答应。为这事,谈判耽搁多日,最后折中,汉文版的条约写“中国”,日文版条约写“大清”。由此可以想见,《中日修好条规》是汉文版的说法,日本版应该叫《日清修好条规》。前文中提到的日本外务卿清原宣嘉的信件,中有“况邻近如中国”字样,也是汉文版的说法,日文版显然是“况邻近如大清”。

可恼的是,即便折中处理,日本代表团在日方保留的汉文合约中,仍旧使用“大清”而非“中国”字样。大清对此提出严正抗议!日本代表团狡辩。李鸿章息事宁人,算了,鸡毛蒜皮的,没意思,团结一致向前看吧。

其实不光“中国”字样对日本人有刺激,“中华”和“神州”也一样。以大量海外史料为切入点研究晚清的雪珥先生说:“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中,日本人将自己称为‘神州‘中华几乎是一种常态,这成为他们战时在东亚进行国家形象塑造的基调。”而且这种宣传,还真的产生了一定效果,日本人觉察到,在大清的通商口岸,“汉人的抗日情绪远低于满人”。

大清朝野对日本的藐视,不以订约而改变,嘴上纸上依旧称作是“蕞尔小国”或者“蛮夷小邦”。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二十三年后,这个“蛮夷小邦”竟然不宣而战,“冒犯上国”。

日本人眼里的大清国

从近代到当代,来中国游历的日本人,很大一部分,都会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文字包括日记、游记、笔记、见闻录、报告书、调查书、复命书、地理志、诗文等多种形式。有些公开出版,有些收入秘藏档案。《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的编者,为了叙述方便,将这些文字,统称为“游记”。这些游记成为日本了解中国的“落地窗”。

这些游记的总量有多少,连日本人自己也弄不清。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支部——东洋文库,收藏这类文字最多。该文库的中国研究委员会,于1980年出版《明治以降日本人的中国旅行记解题》一书,对明治(1869-1912)、大正(1912-1926)、昭和(1926-1989)三个时期,超过四百种的中国游记,作了简要提示或简介。此书前言中说,这四百多种游记,相对于明治以来出版的中国游记总数,“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可以想见,日本对中国的“热情”,高涨到什么程度。

我们把眼光聚焦在日本明治时期,那时候,日本人眼里的大清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日本的“清国通”曾根俊虎在1874年写下的《清国漫游志》中说,大清官员“在北京耀武扬威,轻侮人民,聚集赌博,沉湎酒色,或行骗术,或贪贿赂,其为非作歹绝非语言能形容”。官如此,民如何?曾根叹道:“从上海出发以来,途经两千五百余里,其地皆已不知廉耻,民心殆离。人人尚黠诈,惟私利是图。呜呼宜哉!满清不振。想来变换之势,由来不远矣。”

此时距甲午战争,还有二十年,距大清灭亡,也不过三十七年。曾根所说的“变换之势”,果然“由来不远”。

曾根在《北中国纪行前编》(1875)中有《天津总说》一节,对天津官民以及社会情状,有如下描述:

此地人情,如西洋人历史书中所载,此方人能诈伪,巧偷盗,其中本土人情极为狡诈,不知义理为何物,加之1860年(清咸丰十年)与英法之战败,活计极为穷困,故只知惟利是图之短策。

……穷困之人丧葬甚至没有棺椁,或置于屋后,或弃于城墙之下,被猪狗尿粪所污,市郊边缘更有棺木朽烂白骨外露而不能收尸敛骨者。鸦片烟之盛,甚于上海。木材极少,价格昂贵,多从南方运来。至于柴薪、煤炭等价格,高于本邦数倍。官员之威权极为凶猛,道台或府令等出门,不自骑马,必坐轿子,从者数十人。一年一度(旧历四月初七、八、九),无贵贱、男女、老幼之别,都赶赴城里城隍庙集会,各自祈祷心中所愿,通宵达旦……官员之玩弄男色者最多。

……有乞丐,有裸体者,有身穿单衣者,满身污垢如墨,横卧桥头或大道,双眼盯着过往行人,以为是有钱之人,众乞丐则蜂拥而上,口称老爷,讨得钱物,方才止步。

参照《曾国藩日记》来阅读上面的文字,别有一番滋味。日记中记载,1868年,曾国藩从两江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就任之前,慈禧太后跟他有过四次谈话。最后一次,慈禧问他:“尔到直隶办何事为急?”答:“臣遵旨,以练兵为先,其次整顿吏治。”慈禧说:“直隶吏治也疲顽久了,你自然也都晓得。”曾说:“一路打听到京,又问人,也就晓得些。属员全无忌惮,臣到任后,不能不多参人。”慈禧又说:“百姓也苦得很。”曾附和说:“百姓也甚苦,年岁也不好。”

曾国藩事先摸了底,心中有数,但到任后,还是被直隶官场之腐败所震惊,在奏折或给同僚的书信里,反复说,直隶“风气之坏,竟为各省所未闻”“此间吏治极坏”。他把工作的主次关系颠倒过来,以反腐第一,练兵第二。而那时候,天津驻军已经腐烂透顶,等于是穿制服的土匪。

曾国藩在天津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老曾素有“曾剃头”之名,在手握雄兵的十七年中,生杀伐断,毫不犹豫手软。到天津也是如此。第一批,他就剃了十一名官员的头;第二批,又剃了九个官员的头。直隶官僚,度日如年。

在第一批“剃头”之后,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深夜长谈,对时局极为悲观,似乎不抱任何幻想。

从曾国藩掀起反腐风暴的1869年,到曾根俊虎看到天津情状的1875年,中间相差六年时间。也就是说,反腐风暴的六年后,天津官员仍然“极为凶猛”,作威作福,而百姓也照样“苦得很”,只能寄托于宗教来安慰自己的灵魂。

对大清国情的认识,最为清晰的,还是日本间谍的报告。1889年4月,荒尾精向日本参谋本部递交一份重要报告《复命书》,全面分析了大清的形势。报告中说,清国“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已经无可救药,日本必须先发制人才行。

在日本间谍向国内递交的报告中,有个突出特点,再三强调大清的“全民腐败”,指出日本先要改造大清,然后才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西方。

在日本间谍群中,对大清国情认识最深刻的,是宗方小太郎。他在《中国大势之倾向》中,详细分析大清的两个要害:一是严重的腐败。民间每年税赋的总量,是大清国库收入的四倍,“定额以外之收入,一钱不入国库,均为地方官吏所私有”。他举例说,两广总督芩春宣一次宴会就“动需洋酒千数百金”,还在衙门里设有“洋酒委员”一职。军队走私贩私,北洋海军尤甚。整个朝野“人心腐败已达极点”。其表面的改革进步,“犹如老屋废厦加以粉饰”。(李鸿章自嘲,说自己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异曲同工。)二是缺失信仰,精神支柱坍塌。所谓孔孟之道,仅仅是科举的材料、当官的阶梯。一旦当上官,孔孟那一套就被丢在脑后,“得其位不行其道,而谋营私者也”,导致清廷上下“有治国之法而无治理之人”。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宗方还引用孟子的话,为大清的未来做了结论:“上下交征利,则国危。”他预测,在十到三十年之间,大清“必将支离破碎呈现一大变化”。史实告诉我们,宗方写完这篇文章十六年后,大清“支离破碎”。

日本间谍与“兴亚会”

日本派遣到大清的第一批间谍当中,有一个代表性人物,就是曾根俊虎。1871年,担任海军少尉。1873年,为交换《日清修好条规》,作为代表团的随员,第一次踏上大清的土地,年底,升任海军中尉。1874年,因日本政府决定出兵台湾,又被派遣到上海筹措军需物质,同时收集情报。此后又多次潜伏到大清,从事间谍活动。1878年,明治天皇接见,曾根向天皇呈献《清国近世乱志》和清国《诸炮台图》,这是他在大清收集到的重要情报。1879年,升任海军大尉。

1880年,三十三岁的曾根在日本创立“兴亚会”,任干事长,倡导“大亚洲主义”,主张日清两国亲密合作,共同对抗西方。在兴亚会成立之前的若干年,他先成立“振亚社”,兴办汉语学校,培养跟大清互通往来的专门人才。他的振亚兴亚思想,在《清国漫游志》中,已经有所表述。他认为,当时亚洲各国,如越南、泰国、缅甸、印度等,已分别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原因在于亚洲各国“国不相依,人不相辅,萎靡姑息,轻薄苟且,无能张纲纪而独立”,要想摆脱欧洲列强的蹂躏,日清两国必须“同心协力,兴亡相辅,然后推及亚洲诸邦,共相奋勉”。这是他《兴亚管见》一文的思想框架。

《清国漫游志》中记载,曾根在杭州参拜岳飞庙时,曾默默祷告:“东海一书生远道而来,表达钦佩之情。君如有灵,辅我微忠,振兴亚洲。”

1886年9月,曾根在《奉总理大臣伊藤伯阁下书》中,对当时的日清关系,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本邦人见清国人与见欧美人大异也,视之牛猪,加以轻蔑。清国人亦轻蔑本邦人,而至呼假洋鬼子……夫如此两国人民互失和睦、相互轻蔑之原因何在?我政府自知明治维新至近年,对清国之处置(台湾、琉球事件等)纵无侮彼之心,亦不免其形。我已侮彼,彼亦侮我,若不得侮,且怒且怨。呜呼,积怨深怒,何日不泄耶?

当然,曾根的大亚洲主义,骨子里,还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着想。“急派遣有志者往清国,一结彼欢心,二察其动静。今日之清国,本邦无机可乘。治世之贸易,乱世之战争也。战争也好,贸易也罢,不知己知彼,决不能制胜。”

由此可见,曾根的主张,并不是一味跟大清结好,也有为战争做准备的意思在内。只是暂时无机可乘,应以“结彼欢心”为主旋律罢了。

曾根在呈交给伊藤博文的《清国政府之概况》中,对此观点,表达得更加直白:

夫清国与本邦仅隔一带水,非或为辅我之良友,或为袭我之强敌哉!然则于本邦不管其治其乱,往彼之要地派遣志士,使通晓其事情,后来之事不可不深谋远虑也。夫用兵掠地,清国也;欲由贸易致富,亦清国也。

伊藤对曾根的大亚洲主义,显然不太重视。他信奉的是“脱亚入欧”思想。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日本处于强势地位。两种思想较量的结果,是大亚洲主义败下阵来。曾根不受伊藤赏识,多年仕途不顺,这是主要原因。

但兴亚会在中日两国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创立不久,当时担任大清驻日公使的何如璋就加入此会,并介绍晚清著名报人王韬加入。

吊诡的是,甲午战争前后,活跃在大清的日本间谍,无一例外,都是兴亚会成员。其中的翘楚,荒尾精和宗方小太郎,更是坚定不移的大亚洲主义战士。不过这时候的大亚洲主义者,对大清现状,已经深深失望。他们认为日本必须调整战略战术,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荒尾精的兴亚思想,曾经得到日清两国的广泛关注。他的《兴亚策》,被称为兴亚思想的经典之作。他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如果日清联合,结成战略伙伴关系,那么,依靠大清的财力,可以组建一支一百二十万人的强大陆军,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拥有百艘以上军舰的强大海军。由此,“日本的尚武精神与中国的尚文风气相融合,并行不悖,相辅而进,则东洋文明必将发挥于宇内,宣示亚洲之雄风于四海”。此论,在宗方和梁启超那里,也引发共鸣。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者,并不认为这是日本对大清的侵略,反而觉得这是振兴亚洲、解放大清的崇高事业,具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坚信,只有改革自强,革除大清的种种弊端,日本才能领导和团结大清,实现黄种人的崛起。这种思想显然具有很强的蛊惑性。甲午战后,大清朝野并没有弥漫强烈的仇日情绪,相反却从官方到民间,都把清日亲善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来往更加频繁,以至于西方政治家和媒体,频频大谈“黄祸论”。这一现象的出现,不能说跟日本的兴亚宣传毫无关系。

更为吊诡的是,以推翻皇权为目标的晚清革命党人,竟然把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者,看作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同志加兄弟”。

乐善堂与日清贸易研究所

日本的间谍系统,有四个层面,一是内阁情报机构,二是外务省情报机构,三是军队情报机构,四是民间情报机构。甲午战争前后,活跃在大清的日本间谍网,主要是由私人企业汉口乐善堂构建起来的,有点志愿者性质。这个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精忠报国”。商业活动,只是为间谍们提供活动经费而已。

乐善堂的创始人,是日本商人岸田吟香。

岸田是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其声望可以跟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相提并论。他先是从事新闻业,创办《海外新闻》报,后又担任《东京日日新闻》主笔,纵谈时事,笔力雄健,一时声名鹊起,被称为日本“四大名记”之一。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岸田成为日本第一位随军记者,他的战地报道,让《东京日日新闻》销量大增。正当新闻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突然弃笔下海,开始经商。1877年,他正式在东京注册了公司,名为乐善堂,经销眼药水等各种药品和书籍,生意兴隆,很快成为巨富。

那时候眼药水刚刚问世不久,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赫本发明。这个赫本,是后来美国大牌影星凯瑟琳·赫本的亲爷爷。赫本博士以传教士身份,先后在日本生活了三十三年,岸田曾经担任他的工作助手。后来,赫本博士把眼药水配方送给岸田,让岸田完成了从笔杆子到商人的华丽转身。

东京乐善堂获得成功以后,岸田来到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在英租借内开办上海乐善堂,很快打开局面,成为上海滩的名人,在大清官场左右逢源,跟湖广总督张之洞都有交情,同时跟上海文化界人士过从甚密。1888年3月23日,上海《申报》发表文章,说:“东瀛岸田吟香先生风雅士也……招致海内名流,开宴小饮,拟设诗社……沪江为文人士所萃,能诗者辈出,惟创设诗社者,未之闻也。吟香先生风雅好事,实能开其先声矣!”岸田成立了“玉兰诗社”,用以广泛结交上海的文化名流,也把自己装扮成了文化明星。

岸田还经常做些慈善活动,免费向平民发放药品,把自己装扮成慈善家的模样。

1886年,日本参谋本部谍报官荒尾精,奉命潜入上海,跟岸田相识。一番晤谈之后,岸田为荒尾精出点子:“足下如欲调查中国大陆,最好化装成商人,较为便利。本人可助一臂之力,当在汉口设立一乐善堂支店,委君经营,足下可分头派人赴中国各地贩卖本堂药物等品,既可掩人耳目,又可将售得之款,供调查费用。”

很快,汉口乐善堂开张,从在华的日本浪人中召集了不少“爱国志士”充当间谍。在岸田和荒尾精的精心组织下,汉口乐善堂建立了遍布大清全境的谍报网络,为日本输送了大量情报。

汉口乐善堂在大清全国各地,设置了大量“支部”。开张之初,就设立长沙支部,之后又先后设立四川、北京、天津和上海支部。各支部无一例外,表面上都是店铺,间谍们留长辫,穿华装,打扮成清国人摸样,以行商作掩护,大摇大摆行走各地。也有假扮和尚、乞丐的,参山拜佛,沿街乞讨,趁机收集情报。

汉口乐善堂自堂长荒尾精之下,内部分设三个机构,一是主管经营和会计的部门,二是负责整理各地间谍调查报告、摘录报刊相关消息、考核“干部”等业务的部门,三是将各地调查报告、报刊消息汇集成书的部门。

这一间谍组织内部管理非常严密,自我价值的认定也拔得非常之高,强调他们的“强烈之事业”“小之有关日本,大之有关世界”。他们自称“我党”,订立“党规堂章”,要求“同志们”平日与外人交往时,“不可流露少壮书生的狂态,尤其与支那人相遇之时,尤应谨慎,既系化装商人,故谈述事项,全需集中商情方面,以免被人察出真正面目”。

北京支部在荒尾精眼里是“我党演戏之首要地方”,派最信赖的间谍宗方做掌门人,同时兼任天津支部的“支部书记”。主要任务是,考察清廷中央动态,北洋舰队的动向,此外还要收集山东、山西、东北各省和内蒙古的情报。

据日本《东亚先觉志士记传》记载,汉口乐善堂将六种清国人列为侦察和统战对象,包括君子、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和富人。而且把这六种人,又做了细致的分类,如“君子”分为六等,第一等,“有志于救全地球者”;第二等,“有志于振兴东亚者”;等等。

汉口乐善堂发起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活动,名为“四百余州探险”,各支部按总部统一部署,大搞“上山下乡”。一时间,日本间谍的足迹遍布两湖、四川、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甚至包括新疆和西藏,对所到之处的气候地理、风土人情、交通产业、兵营关卡、军事要塞等相关情报,进行了一次大摸底。

1892年,汉口乐善堂根据所收集的情报,编辑出版了一本巨著,《清国通商综览》,分两编三册,达两千三百多页,成为日本研究大清的重要文献。

在进行谍报活动的同时,岸田和荒尾精还克服重重困难,在上海建立了一所间谍学校,名为日清贸易研究所,全力培养“商战”和“兵战”两栖情报人才。

有意思的是,日清贸易研究所在1890年的年底,因经费和课程设置问题,还闹过一次学潮,直到1891年2月,才完全平息。荒尾精大刀阔斧,开除了三十多名带头闹学潮的学生。

日清贸易研究所学制三年,课程包括汉语、英语和中日问题研究等等。实际上,这所著名的间谍学校,只培养了一届毕业生,共八十九人,于1893年6月毕业。学生毕业后,还需在清国“实习”一年。那时候,日清关系已经趋于紧张,支持办校的某些“有志之士”向学生们发出紧急呼吁:“日清之战迫在眉睫,此战系以自诩富强之清帝国为敌手,不容乐观。所幸诸君通晓华语,又多少熟悉中国事,所以希望诸君暗察敌军军情及其他内情,为皇国效力。”

战争爆发后,间谍学校停办,日方从乐善堂和日清贸易研究所的间谍中,征召九十一人入伍。这些人随日军来到大清各个战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作为随军翻译。也有少数,继续进行间谍活动。

甲午战争结束以后,荒尾精在上海的间谍活动并没有停止,他和宗方联手成立东亚同文书院,继续研究大清国的问题。该书院在1918年前后,编辑出版《支那省别全志》,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日本的民间情报体系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当属荒尾精,他是一位学者型的间谍,在日本朝野,拥有广泛影响。日本《东亚先觉志士列传》称赞荒尾精是“五百年才降世的一大伟人”,关于他的第一部个人传记,题目是“巨人荒尾精”。

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是宗方小太郎。雪珥在《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中对他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他的“事迹”,一是刺探军情,二是编书著文,三是办报。

宗方除了刺探北京天津的情报以外,还多次潜入威海,侦察北洋舰队的动向。有一种说法,说他探听到北洋舰队出发时间,使日本联合舰队得以在1894年9月15日,部署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以逸待劳,对北洋舰队发起致命一击。为此,日本陆军大将本庄繁说他“对君国做出极大贡献”。此说真假,不必斤斤计较,当故事听听就可以了。不过日后明治天皇接见过宗方,倒是确有其事。

编书是指参与编辑出版《清国通商综览》,著文指的是他向天皇呈交的两份战略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和《对华迩言》。

办报是在甲午战后的1896年,宗方购买英国字林商行的汉文报纸《字林汉报》,更名为《汉报》,成为日本人创办的首家中文报纸,共经营四年,其宗旨是弘扬大亚洲主义,先改造大清,然后日清联手对抗西方。该报言论,在清廷看来,“误信康党之谣言,竟不知康党之陷中国于危难之深渊”,跟康有为穿一条裤子,那怎么行?于是由张之洞出面查禁。不过手段很柔软,以三千两白银收购。

耐人寻味的是,宗方为日军写的中文文告中那句响亮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来被孙中山的革命党借用,用来号召推翻满清政府。

震动中外的日本间谍案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租用英国籍商船高升号出发向朝鲜运兵,在朝鲜丰岛海面,被日本军舰浪速号击沉,一例震动中外的日本间谍案随之浮出水面。

高升号从天津塘沽港出发之前,日本信义洋行雇员,德国人满德向李鸿章报告,说“有一倭人久住塘沽。此倭人才具甚大,华英德法言语俱能精通,看其与他人言论间……随时用铅笔注载……爱仁、飞鲸、高升船载若干兵、若干饷、何人护送、赴何口岸,该倭人无不了彻于胸。”

此后,李鸿章对日本间谍有了警觉。7月30日,电告总理衙门:“自五月初至今,日派奸细二三十分赴各营各处侦探,并有改装剃发者。狡诈可恶!拟令出境,以杜诡谋。如再有影射奸探,即行查捕。”总理衙门接电,立即行文全国督抚将军等:“所有沿海沿江及内地各省倭人足迹能到之地,均应一体防缉,以重防务。”等于在全国掀起一场缉拿日本间谍的运动。

事实上,很多史料表明,日本舰队似乎对大清舰队运行情况,并不完全掌握。它们只是主动寻找战机,打的是海上“游击战”。

后来清政府认定,那个“才具甚大”的日本间谍,就是石川伍一。此人是曾根俊虎的学生,也是日清贸易研究所培养的间谍。

石川被捕,跟满德的告密,关系不大,是由一个偶发事件造成的。1894年8月1日,清日两国正式宣战那天,一群大清士兵,冲上停泊在塘沽港的英国籍客船重庆号,抓捕日本乘客。这件事后来也引起一场国际纠纷,李鸿章否认是清军所为,说是一群“无赖”假扮成士兵。尽管在外交上很被动,不过也有所得,就是意外发现日本间谍的线索。由此,清政府对日本间谍越发重视起来。

8月4日,天津城守营在天津军械局职员刘树棻家里,将石川拿获。

清日宣战后,日本外交人员和侨民等,一概撤离天津,只有石川和钟崎三郎受命潜伏。美国领事坚决反对他们滞留在美国租界,石川只好搬到被他收买的刘树棻家里潜藏。钟崎潜出山海关,也很快被捕。

石川被捕后,宗方小太郎在日记中说:“予望其从容就死,示奴辈以神州男儿之真面目。”这里的“奴辈”指大清,“神州”指日本。

石川被捕后第十天,8月14日,上海法租界破获楠内有次郎、福原林平间谍案。再过六天,8月20日,浙江破获藤岛武彦、高见武夫间谍案。

这三起日本间谍案,因美国插手,闹得沸沸扬扬。美国也不是无缘无故插手。清日开战,都委托美国保护各自的侨民。美国这是行使保护日本侨民的权利,清政府无法拒绝美国的饶舌。

石川案引起光绪帝的高度关注,8月28日,下发谕旨,要求李鸿章彻查此案。9月1日,再发密旨,要李鸿章“严行审讯,如究出探听军情等确据,即行正法……不得稍涉宽纵。”

8月29日,美国驻天津领事,遵循上司驻华公使田贝指令,发函李鸿章,要求释放石川,理由比较可笑,“日本声称此人并非间谍”。

李鸿章心说,你一个天津领事,什么级别啊,让我回话,有失外交礼仪嘛,让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答复一下就行了。盛宣怀回函,对美国的无理要求严加驳斥:“本道查《中日修好条规》载明,两国商民,均不准改换衣冠。是两国和好,尚然有此禁例。现在两国失和,忽然改装易服,潜匿民家,四出窥探,其意何居?况……该犯被获之时,形迹可疑之处,不一而足,其为间谍无疑。”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在李鸿章这里吃瘪不久,就回国疗养了。由他的儿子小田贝担任驻华临时公使。这小田贝的个性,不在中国传统的十二属相之内,是属鸭子的,嘴硬。

日本间谍楠内和福原,是在上海的法租界抓获的,上海道台衙门依据外交有关条例,将案犯送交给法国巡捕房。不知何故,法方将两名案犯交给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日本间谍声称清国诬告他们,要求美国总领事馆庇护。总领事馆答应这一要求,同时拒绝清政府的引渡诉求。清政府向小田贝提出严正交涉,同时指示大清驻美国公使,直接向美国国务院进行交涉。

美国国务卿葛礼山是一个理性的人,曾经当过律师,讲究按法理行事。他指示小田贝,把日本间谍交给清政府。

小田贝的嘴硬起来了,不同意,说应该“领事裁判”,不能让清政府裁判。葛礼山反复劝说,没用。两个人发生激烈争吵,往来电文十分频繁。

葛礼山很不耐烦,不跟小田贝扯了,直截了当说,闭上你的鸭子嘴,执行命令吧。小田贝迫于压力,只好指示上海总领事把日本间谍交给上海道台。从抓获日算起,扯皮扯了二十多天。

两江总督刘坤一亲自下令,将楠内和福原,押解南京审讯。

葛礼山却因这一决定引火烧身。除了小田贝的鸭子嘴继续得吧得吧以外,美国驻宁波领事福乐,火上浇油,对葛礼山大加指责,还把火苗传播到美国国内,煽动国会议员起哄,随后媒体也参与进来。直到清政府处决了所有日本间谍,这场大火还在燃烧,火势越发强劲,竟然烧到总统身上。

1894年12月1日,美国新闻界赫赫有名的《哈泼斯周刊》发表长篇报道《美国在华的袖手旁观》,尖锐批评美国对华政策的软弱,矛头直接指向总统克利夫兰。这篇文章在美国社会引起极大震动,《纽约时报》等主流报刊纷纷转载。《纽约世界》报甚至公开质问,“葛礼山脑子是否正常?”还说“一个正常的领导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在野的美国共和党,更是抓住机会向民主党政府发起猛烈攻击。后来当上总统的共和党领袖罗斯福,鼓动议员发起弹劾。议会内部炮声隆隆。

美国史学界把这件事叫作“上海间谍事件”,或者“上海间谍丑闻”。

事情闹到这种程度,葛礼山非常愤怒,严厉斥责小田贝的胡言乱语。小田贝见事情闹大,实在不好收场,鸭子嘴才软下来,承认日本人的间谍行为,证据确凿。等于承认葛礼山同意引渡,“大方向是正确的”。

这件事给葛礼山造成很大的伤害,说心力交瘁也不过分,没多久,竟然猝死在办公室里。

奇怪的是,在外交上一贯见缝插针、强词夺理的日本人,在这场间谍风波中,却表现得很乖,默不作声充当看客的角色。有史料显示,日本政府认真研究相关条规后,认为美国确实没有权利干预大清对日本间谍的审判和处置。就是说,他们认为葛礼山是对的。

1894年9月20日,石川和刘树棻在天津被处决。10月,另外两起日本间谍案的案犯,也先后在南京和杭州被处决。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间谍案,不仅仅这三起。10月31日,大连金州也处决过三个日本间谍。在这些间谍案中,石川是唯一被枪毙的,其他都是砍头。而审讯之残酷,也让人咋舌。

美国《哈泼斯周刊》这样报道清政府对日本间谍的“非人折磨”:

中国人将这两名日本青年带到南京,在那里他们遭受了两天——有的说是三天的酷刑。他们让日本人跪在铁链上,用木条穿腿,人还站压到木条上。日本人的指甲也被生生拔除。他们在日本人的手腕上绑上铁链,再拿开水不断浇在铁链上,直到铁链嵌进了骨头。他们嵌压日本人的舌头。他们把日本人最敏感的部位捏碎。在种种生不如死的折磨中,刽子手的剑倒成了最痛快的一种。

《哈泼斯周刊》同时还报道了日本间谍面对酷刑和死亡的“大义凛然”,认为他们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报道引用楠内的家书:“今日之事,乃国家安危之关键,皇运隆盛之所系。苟帝国臣民临事而偷安,异日之事不可问矣。”

清政府对间谍的粗暴处置,引起海外媒体的普遍反感,大量报道中,都渲染了大清的野蛮、落后和言而无信。这绝非等闲之事。整个甲午战争期间,西方国家几乎都认为日本“文明”,大清“野蛮”,而日清之战,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这跟清政府的种种“不拘小节”有很大关系。总而言之,大清不“清”,连“乱翻书”都不会,糊里糊涂看不懂国际形势,脑子有病。

雪珥在《绝版甲午》中颇有恨恨之声,总结说:“上海间谍门事件,也是大清国最后一次得到西方大国的平等对待,此后,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强国给予中国平等待遇,如何瓜分中国成为东亚国际政治主流。”你大清国参加的这场“球赛”,丢分丢大了!

日本间谍奔赴辽东半岛

日本与大清正式宣战的当天,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特别召见日清贸易研究所毕业的六名间谍,分别是向野坚一郎、藤崎秀、山崎羔太郎、钟崎三郎、大熊鹏、猪田正吉。日本参谋总长亲自训话,勉励他们“为君国尽最大努力”。这一“送死秀”,令他们“铭感至深”,顿生“沐浴着无上的荣光,立誓舍身报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之念。

这六位间谍,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大多二十几岁,年龄最大的山崎,才三十岁。他们都连续两年蓄发,剃成清式的半和尚头,留清式的发辫,收集情报和绘制军用地图等间谍必备的技能,自然不在话下。

1894年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与北洋舰队黄海大战之后,日本取得了制海权。日本大本营决定第二年春天实施“直隶作战”计划,要求当年度,必须占领辽东半岛,作为对华决战的根据地。9月21日,大本营下达了作战命令,第二军按大本营命令,向辽东半岛进发,六位间谍组成“特别任务班”,随军行动。

10月22日晚上,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亲自向六位间谍布置侦察任务。每人分发约三十两的马蹄银一块,作为活动经费。考虑花销不方便,还特意把马蹄银切成碎银。

10月24日,“特别任务班”随第二军第一师团先头部队,从花园口登陆(这一登陆地点,是日本海军选择的,陆军司令官强烈反对,原因是花园口一带海域,退潮时淤泥带宽达一千五百米,不利于登陆部队行动,建议在离大连湾更近的貔子窝登陆。貔子窝是笔者的老家,现为大连普兰店市皮口镇。日本海军忌惮旅顺口北洋舰队的鱼雷艇袭击,坚持在花园口登陆。担心这种分歧贻误战机,陆军司令妥协),随后乔装行动。为安全起见,他们故意错开出发时间。最早的午后一点出发,最晚的傍晚五点出发。向野和藤崎秀是最后一批出发的。

出发命令,由日本第一师团参谋长大寺安纯大佐“洒泪”下达。

他们每个人的任务都不同。向野负责侦查复州(笔者现在所居的瓦房店市)、普兰店一带清军设防情况;藤崎秀、钟崎负责侦查和尚岛、金州;山崎负责侦查旅顺口;大熊鹏、猪田,未见史料确切记载,笔者推测应该是负责侦查盖平(盖州)、海城一带。

向野和藤崎秀先是同行,后在一个洼地告别。告别前,向野为藤崎秀编好发辫,“完成支那装束最后工序”,还流了眼泪。

早在战争爆发之初,东北地区的清军已经对日本间谍提高了警觉,在前线各地,设卡缉拿。辽南的清军,特别颁发一种红色通行证,没有证件者,过卡时一律拿下。据可靠史料,六位间谍中,钟崎是在花园口不远的碧流河渡口被捕,山崎是在踞碧流河不远的貔子窝被捕,藤崎秀是在一个叫曲家屯的小村庄被捕,大熊鹏和猪田失踪。后来日军探听到,清军中有两位日本青年很受器重,估计就是这两位,被捕但没有认定是间谍,而是随军效力。后来可能是死于战火或瘟疫。

六位间谍中,唯一的幸存者是向野。

向野一身大清渔民的打扮(日本军舰高千穗号,在日本第二军花园口登陆之前的10月19日,前往旅顺口侦查时,捕获大清一条渔船,把渔民的衣服强行扒下来,作为间谍的乔装道具),辫子长达一尺二寸。会说汉语,但发音不标准,跟辽东半岛的方言,相差很大。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间谍,都面临这种尴尬。他们到大清北方,只好自称自己是福建人或者广东人。向野也是如此。

雪珥在《绝版甲午》中,对向野的行踪,介绍得比较详细,在此不妨“挪用”。当然,雪珥的资料来源,是向野的日记和回忆录。

向野运气不佳,竟被早于他出发的日军第一师团第一联队拿获,以为是当地人,让他搬运货物。向野背着货物,走了一里多地,才向日军表明身份,立刻被释放。

次日凌晨,向野从碧流河上游徒步过河,躲过了清军在渡口的检查。即便如此,向野还是在一个叫王家屯的小村庄,被清军捕获。清军以为他是朝鲜人。当时向野的靴子里藏着一张军事地图。在清军把他押往貔子窝的途中,为了毁灭证据,他故意踩着泥水行走,希望能将地图弄湿踏烂。途中,他辩解说自己是福建人,说自己要是回不去,父母会饿死,边说边哭边磕头。随后他给了押解者一块碎银,说绑得太紧,难受,希望松一松。这招好使,果然就松了。当夜逃跑,以北斗星为准,向西拼命逃去。说“逃”并不准确,西边,是他的使命所在。

向野逃到山里的僻静之处,弄断绳子,继续往复州方向侦查。一路上很狼狈,帽子、夹袄都弄丢了,加上遇到大雨和冰雹,晚上露宿,“备感寒风彻骨”。幸运的是,在当地百姓的“热心帮助”下,好歹解决了吃饭问题。

那时候,向野绝不会想到,自己能在复州地界,演绎出一段让他终生难忘的“日中亲善”故事。

“日中亲善”故事

1894年10月28日,向野到达复州城。原先驻扎在城内的清军一个营,已经奉命增援金州。盖平的清军,也向金州方向调动。当天上午,日本第一师团在貔子窝附近,与清军一支三百人的小部队相遇,清军不战而退。日军占领貔子窝以后,后续部队的一部分,从貔子窝登陆。已经从花园口登陆的部队,也向貔子窝方向集结。他们的进攻方向是金州城。他们的战略意图是占领金州,隔断旅顺清军和奉天清军之间的联系。

向野在复州城没见到清军,扭头向普兰店奔去。不料途中迷路,当晚在一个名叫黄旗大屯的小村庄露宿。十月底的辽南,昼夜温差很大,晚上气温很低。村中一个名叫姜德纯的农民,在龙王庙门口见到瑟瑟发抖的向野,顿生怜悯,主动请他到自己家里住宿。

姜德纯的父亲姜士采,是村里的私塾先生,喜欢谈论学问,只是苦于听不懂“福建人李宝林”的汉语。向野于是跟他笔谈,谈《论语》谈《诗经》,谈得挺投缘。笔谈中,向野了解到复州城和盖平部队调动的消息。

当夜,向野睡在姜家热乎乎的土炕上,心里那个美呀。自离开花园口,他就没睡过一次好觉。这一回,可以好好睡了。他在日记中说:“此夜,上天怜此哀民,使我得以避朔风之寒苦,真是承蒙皇天之恩!想到此,不觉潸然泪下。”

向野这家伙有点不像话,他不感谢大清民风之淳朴和姜家心地之善良,倒感谢起“上天”和“皇天”来了。

第二天早晨,姜家为向野准备了早餐,玉米粥,黑豆豆酱,小菜,还有猪肉。上路前,还送他两个玉米饼子作为午饭。向野拿出一小块碎银给姜家,被坚决辞谢。

向野在前往普兰店途中,多次遇到清军,几番盘查,都侥幸过关。10月30日,到达普兰店,发现根本没有清军防守。至此,他的侦察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回去复命。可他不想回去。他担心受命侦察金州的藤崎秀出现意外,金州清军布防情况就无从得知。毕竟,日军进攻的第一个重要目标是金州。不过事关个人安危,他不能不有所顾忌。于是用小石子占卜,卦象显示,此行大吉。

这里随便说一句,我读过的好多晚清史,在细节问题上,都有纰漏。雪珥《绝版甲午》中,说普兰店距金州,“仅四五里路”,错了,哪止四五里啊,说四十多公里还差不多。宗泽亚《清日战争》中,说花园口是“金州沿岸的小渔村”,距金州城仅仅二十多公里,距旅顺口三十六公里,也错得离谱。我搞不清楚,他们这些数字,都是从哪弄来的。类似的错误还有不少。这些都是小节,不必深究。还有好多“大节”错误,看着让人发笑,你又能怎么着?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当晚,向野在金州城外露宿,10月31日清晨,混在菜农堆里,顺利进城,多处逛游,摸清金州布防情况。出城后,又意外发现清军在石门子一带设有防御阵地,而且在前沿埋了大量地雷。

向野的情报,为日军进攻金州城起到了“向导”作用。埋设大量地雷的石门子,让日军给绕过去了,从三十里堡发起进攻。向野由此受到军方嘉奖,被称为“我们的爱子”。

当时向野并不知道,他潜入金州的当天晚上,他的三位同伙,山崎、钟崎和藤崎秀,在金州城外玉皇庙附件,被清军斩首。

1895年5月1日,在复州城随军行动的向野,决定去黄旗大屯拜访他的“恩人”,“以尽礼节”。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可姜家人根本认不出眼前这个日本军官。向野跟他们好一通怀旧,姜家人终于想起来了。双方“回想去年相逢事,不胜喜悦,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向野在日记中特别提到:“我作为一个曾被救助的落难人,语言难以表达我此时的快活。”

向野送了五元日本银币给姜家,姜家一番推谢之后收下了。这是日军第一师团特别奖励给姜家的。很多围观的群众,称赞向野是一个“不忘恩德的人”。

随后向野还请姜家到日军指挥部一起吃饭,并安排日军对姜家予以保护。

一周之后,私塾先生姜士采领着十三岁的孙子姜恒甲,来复州城看望病中的向野,还带了四只鸡和十八个鸡蛋。姜士采在言谈中,要求向野收他的孙子姜恒甲为义子。向野高兴地答应了,还把义子安排到日军在复州建立的“行政署”里“行走”。

那年向野才二十七岁,就有个十三岁的义子了,这扯不扯。姜士采你个老东西,当了“汉奸”都不知道啊。

他还真就不知道。在这里我用不着为姜士采这位“古人”辩护,但当时的史情,是容不得用今天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情绪,去大肆篡改的。那时候大清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国家观念,只有皇帝、朝廷、官员什么的,而这些东西,都不把老百姓当人看。日本是来跟皇帝、朝廷、官员打仗的,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啊。这种想法,不光老百姓有,读书人也有。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说过,中国人并非没有爱国的天性,可在晚清年间,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国。“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民国初年著名思想家、中共创始人陈独秀,1904年在《说国家》一文中说:“我十年以前,在家里读书的时候,天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就是发奋有为,也不过是念念文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呢?”陈独秀所说的“十年以前”,正是甲午年,那年陈独秀十五岁。他说“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也就是说,陈独秀是到了1899年以后,才弄明白国家和“大义”的概念。由此,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厚责1895年的乡村老朽姜士采,也没有理由去轻责十三岁的乡间顽童姜恒甲。

5月18日,向野离开复州去金州,姜家前来送别。向野“想到复州从此难以再见时,不禁怀恋此地的山和水”。

离开复州以前,向野把姜恒甲介绍给一位日军将领,该将领很喜欢这个小顽童,建议送他去日本留学。姜家闻言十分高兴。6月17日,姜恒甲去金州,准备奔赴日本京都。向野亲自送行,分手时“姜含悲告别”。

姜恒甲到日本,先在名古屋小学就读,后在京都中学就读,然后当了船员。日俄战争爆发后,他成了煤炭商人,获利颇丰。1914年,日本攻占青岛后,他又在青岛担任银行行长,广置田产,“成了很体面的绅士”。1924年,向野到青岛与义子姜恒甲见面,跟其父姜德纯热烈拥抱,从此“互相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向野1906年之后,在东北经商多年,于1931年9月17日去世。他与复州姜家共同演绎的“日中亲善”故事,也就此落幕。他去世的第二天,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一场更大规模的中日战争,从此拉开帷幕。

参考文献

[1]《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王芸生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日〕曾根俊虎著,中华书局,2007年。

[3]《清日战争》,宗泽亚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4]《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澳大利亚〕雪珥著,文汇出版社,2009年。

[5]《天子脚下:1860—1890晚清经改始末》,〔澳大利亚〕雪珥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6]《大东亚的沉没:高升号事件的历史解剖》,〔澳大利亚〕雪儿简思著,中华书局,2008年。

[7]《谍影:日本侵华中的间谍秘档》,戚厚杰著,台海出版社,2013年。

[8]《绝版李鸿章》,张社生著,文汇出版社,2009年。

责任编辑 铁菁妤

侯德云,1966年4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寂寞的书》《你要深情地看着我》《轻轻地爱你一生》《那时候我们长尾巴》等小说、散文随笔集十二部,有数百篇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作家文摘》《微型小说选刊》等选刊和选本选载。

猜你喜欢

间谍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小心!间谍就在身边
谁是间谍?
《黄金时代》日本版
史上最强的双面间谍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我是间谍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