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雕:虽小道,亦有可观焉

2015-07-03张墨

读者欣赏 2015年4期
关键词:笔筒器物

文/张墨

竹趣

竹雕:虽小道,亦有可观焉

文/张墨

文人雅士将竹子挺秀劲美、虚心文雅等品性神圣化、人格化,使得竹雕从匠人制作的实用器,发展为文人雅士操刀镂刻的珍玩,成为文人寄托意趣、抒发情怀的高雅艺术门类。其中,流传于清代的竹印,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文人雅玩的时尚。

早在汉字系统形成之初,人们便削竹为册、以竹为笔,占卜、书信、修史……中国历史的一笔一画都浸润在竹的质感和气味中。中国人用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从劳作工具、生活用品到战争的武器,无一不取之于竹。竹既具实用性,又有观赏性,甚至可以食用。竹茎、竹根和竹皮制器的范围极广,涉及建筑、家具、乐器、农具、渔具、日用品、文房等,在这其中,与中国的人文精神联系最为紧密,且发展为一门独立艺术的便是书案上的艺术—竹雕。

中国盛产竹子,尤其在南方,更是竹的渊薮。“叶森散以翠错,茎鲜修而琼洁。”(唐·吴筠《竹赋》)竹,给人以销魂的美感;竹,又以虚心高阶的品格,备受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成为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也直接催生了竹雕艺术。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有了竹雕。主要形式是竹笏和竹简。竹笏,又称手板,用于君臣会见,以竹片制成。由于官员品级不同,所持的笏的材质也有差别,诸侯的以象牙制成,大夫的以竹片制成,笏上刻有纹饰,大夫使用的竹笏是早期的竹刻艺术品。竹简则是战国至魏晋时记事、作文的主要载体。1972年,山东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就是重要的实物。

20世纪70年代初,在湖北江陵拍马山第十九号战国墓出土了一件“三兽足竹卮”,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竹雕。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在柄上刻有走龙图文的竹勺,刻纹细致,走龙式样与西汉时期的龙纹吻合,已具备了竹雕工艺品的初始特征。

在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和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记载过唐、宋时期的竹雕艺术,但传世器物和知名刻工则很少。据有关文字记载,唐代一人曾把诗人杜甫的《从军行》化诗为画,镌刻在一根较粗的竹笔杆上,“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日本正仓院藏有唐《留青仕女花鸟尺八》,雕有仕女、树木、花卉、鸟蝶等纹饰,足见唐代的竹雕已趋艺术化。

在《南齐书》中,有齐高帝赠给隐士明僧绍的一柄竹雕如意,既保持天然的纹理,又有人工的雕痕。

竹雕在宋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宋代是中国文化空前发达的时代,涌现出一个庞大而有文化素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带动了工艺水平的长足发展。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了宋代安徽竹雕高手詹成“雕刻精妙无比,尝见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竹雕实物有银川西夏八号陵出土的一件竹雕人物残片。它集浮雕、浅刻、深刻技法于一体,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庭院、松树、假山、窗户、花卉、人物等,是陶宗仪《辍耕录》所记录内容的最好印证。

较之其他艺术门类,竹雕始终以低调而小众的姿态存在于历史中。竹雕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则到了明代才正式登场。

竹雕小常识

深雕

又名浮雕,即使在极小的尺寸内,也可以雕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等,充分显露立体感。

浅雕

花纹或文字低于材料表面,形成凹下之纹,与印章的阴文刻法相同。以不事刀斧为奇,只要手略刮磨,以简洁、古雅取胜,并注重选材。

薄地阳刻

流行于清初的浅浮雕,性质类似留青。将所要表现之花纹以外全部竹地铲去刮平,使花纹微微凸起,然后雕刻于其上,突出一个“薄”字,充分体现刮刀的微妙变化。代表作为剪淞阁所藏“南书房行书秘阁”。

圆雕

圆雕通常用来表现人物、动物、花果树木等,充分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状与根须的自然肌理,因材施雕,塑造形象。

留青

留青也称“皮雕”,是指在竹材的青皮上做阳刻的功夫。需要极为精准的刀工,因而曾有一段时间后继无人。

透雕

透雕多用于近景处理,将画面的留白处镂空,突出物象,虚实分明。

明代中期,竹雕艺术兴盛起来,根据地域和技法方面的不同分出金陵、嘉定两派,并产生了一批有详细记载可考的竹刻名家—金陵(今南京)人濮仲谦擅浅雕,开创金陵派;嘉定人朱松邻另辟蹊径,以深刻的刀法创立了嘉定派;明末清初,又出现以留青技法扬名的浙江嘉兴人张希黄。

直到今天,竹雕仍然是一门生机盎然的民间艺术。相对于其他门类的竹制品,竹雕的装饰意味胜过实用价值,是千百年来的匠人们借由竹材的有限天地,相互竞美争奇的一种艺术表现。无论是与其他竹制品相比,还是较之更为普及的陶瓷、织锦,它都居于“小众”地位。但竹雕的美集结了中国人独有的爱竹情怀、生活哲理、文人雅趣和精工巧思,因此,虽有人说竹雕是小品,但可以肯定的是“虽小道,亦有可观焉”。

笔筒、诗筒、香筒

顾名思义,笔筒用来放笔,诗筒用来放诗稿,香筒用来放香。从“筒”字的结构便可以看出,这是竹子的天然功能。焚香、写字、画画、作诗,几截长短肥瘦各不相同的竹茎便勾勒出古代文人的生活图景。

竹节表面平滑光亮,又可像手卷一样安排画面,便于创作。竹雕笔筒大量出现于明代,当时的文雅之士崇尚朴素,因而光素竹制笔筒大行其道。万历之后,竹雕笔筒体形渐大,选材亦渐厚,雕刻风格由浅浮雕变为高浮雕,再由高浮雕变为镂空,露出主题景物,达至圆雕效果。清代早期开始流行“薄地阳文”,透雕笔筒,似不复见。清代中期,笔筒体形更大,而且刻工较深。清代晚期体形渐又缩小,而雕刻以浅浮雕或阴刻为主。清末光绪、宣统年间,才有大量留青笔筒出现。

清人笔记中常有提及竹刻“诗筒”,而传世“诗筒”则不多见。那时候的文人雅士可用诗筒传递诗稿,往来唱和。从笔记中可以得知,诗筒用以存放诗稿,是古代文士出行时携带的文具,诗性一发即可记录诗稿。

香筒是一镂空竹管,上下镶有木盖,是明代至清中期常见的器物。其用法应为将线香插入香筒木造底座中央的小孔,再盖上竹筒及木盖,香烟自然从镂空部分溢出。明初香筒题材以螭龙纹为多,风格较为朴素。清初香筒纹饰题材以民间故事为主,富于民间生活气息。雍正以后,香筒刻工力求繁密精巧。清代晚期,香筒可能为香炉所代替,而晚清竹雕香筒,则极为罕见。

竹雕陈设

由于竹材的限制,竹雕体积普遍偏小,适合置于案头。明代竹雕陈设以仙佛造像为主,清代以后品类较为丰富,有佛手、如意等代表民间习俗或吉祥寓意的样式,宫廷中兴起制造竹雕仿古铜器陈设之风。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好竹雕,牧童与牛的题材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反复雕刻了许多次。

明代晚期流行方犀角杯,外刻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相传作为酒杯之用。清代初年,犀角杯颇为盛行,传世器物很多。康熙以后,几成绝响,不知何故。

竹根仿犀角杯大小不一,大型者可做笔筒,浅薄者可做笔洗。清初流行的古松文仿犀角杯,大多为观赏之用,故以岁寒三友、鹤鹿同春之类较为高雅题材最受文士欢迎。

明代竹雕陈设以仙佛造像为多,清代以后品种较为丰富,有佛手、如意、山子、禾蟹、蟾蜍、动物、果子等,式样繁多,而嘉定竹雕则以刻竹蟹及蟾蜍最为出名。

清代中期,历乾隆一朝,宫中制造竹刻仿古铜器陈设用具甚多,有尊、瓶、盒、鼎等。制工精巧绝伦,富有宫廷风格,非常华丽,与当代“文人派”刻竹风格各有千秋。

臂搁

臂搁是古人写字时垫在手腕下的东西,亦称“秘阁”,功能类似于今天的鼠标垫。它一方面能让人在写大字时,将手放在臂搁上从而多出回转运作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写好的字上面放好凹面向下的臂搁,可以避免手压到墨迹未干的字。

实用的臂搁底部有四角,多有小足,可以减少臂搁的触纸面积。清代的牙雕臂搁多沿袭此制,而竹雕臂搁罕见有小足者。明代的竹刻臂搁大部分为素工,所以留存很少。清宫所制的牙雕臂搁背面多有高浮雕山水人物图样,四角大多有小足,而清代的竹臂搁,背面较为光素,清末民初,才见有背面刻纹的竹臂搁。

竹黄

竹黄即竹之内皮,浅黄色,色泽光润,类似象牙。通常以木做胎,将经过处理的竹黄片贴在器物上。

竹黄工艺的历史并不久远,始创于湖南邵阳地区。器物表面呈鹅黄色,清淡幽雅,大多为光素,很少有纹饰。清代时,浙江一带有人到湖南经商或游览时觉得此种器皿清雅实用,于是召集了一些人去学习,同时买回一些器物作为样品试做。在制作过程中,嘉定竹匠将学来的贴黄技术加以改进,在器物贴黄的表层辅以精美的纹饰,使之完全艺术化,自此竹黄工艺的声誉日渐提高。

竹黄这种民间工艺品原在浙江、湖南一带流行,并没有作为地方贡物进入皇宫内廷。后来,乾隆帝前后六次南巡,发现了这种工艺品,甚为喜爱,遂命地方上作为贡物每年向皇宫进贡。当时民间的贴黄器在造型、花纹装饰上都比较简单,而进贡到宫廷内的器物却是精美异常。至于图文装饰上更是精工细作,远非民间器物可比。

这类竹黄仿古器物作品虽不多,但品种较为齐全,不仅有鼎,还有觚、炉、瓶等,件件皆是精工细作。除仿古作品外,在其他造型的作品中,那些文房用具以及陈设、文玩器皿等也均富丽精巧,令人百看不厌。

猜你喜欢

笔筒器物
中华传统器物制作文明的现代创造转换与现代美育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身如器物
泥之初体验——做笔筒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自制笔筒
“鼠来宝”笔筒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小狮子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