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问题探讨

2015-07-02张利国关峰

科教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退出机制党员发展质量保障

张利国+关峰

摘 要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至关重要。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科学构建新时期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就要围绕党员发展的主要环节,从源头关、入口关、转正关、教育关、输出关等方面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夯实党员发展基础。

关键词 党员发展 质量保障 退出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36

Discussion on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Development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New Period

ZHANG Liguo[1], GUAN Fe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2]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With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student communist at new quality of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Student Party Members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certain problems, to build science student CPC members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ey areas of party members, strengthen the source off, doorway, positive shut, education OFF, output turns, etc.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to build,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party members.

Key words party members' development; quality assurance; exit mechanism

2013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作为党员队伍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已成为党员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了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不坚定,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等问题。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此次《意见》不仅从源头上提高了入党的门槛,也为新时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环境主要变化分析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主体在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利益诉求、价值选择、思维观念等方面呈现多样性和易变性。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必须正视和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和趋势。

1.1 高校学生党员个体心理的变化

目前的大学生党员,在年龄构成上主要以“90后”为主,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既有个性张扬、崇尚自由、思维开阔、自主自信、追求时尚等特点。同时,受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他们也存在着自我意识强、性格叛逆、不愿意接受各方面约束的特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既有积极向往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又有担心入党受到更多约束的想法。①在接受入党教育过程中,主动学习意识差,纪律观念淡薄。

1.2 党员队伍的变化

从近年来新发展党员的情况看,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阶层结构、知识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人数逐年增加,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其中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是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一些高校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把学生党员作为一种身份和参与就业竞争的砝码,由此盲目扩大党员比例,增加学生党员人数。这对党员的发展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出现了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自身要求不严以及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

1.3 多元文化带来新挑战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②多元文化已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不可回避的事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是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的最主要受众体,多元文化极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关注重心和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于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国家认同不够理性、甚至弱化的倾向,并极易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演变和争夺的对象。

1.4 网络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及时、快捷、庞大的信息库,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和获取更多的信息。然而,新媒体承载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特别是某些媒体为了增加点击率,不惜在网络上炮制、散布、传播各种虚假新闻、不良信息和庸俗视频,这些都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构成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新变化,切实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来说,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状况是积极向上的。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2.1 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缺乏顶层制度的整体设计

全面、有效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保障学生党员质量整体性、规范性和协调性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整体设计和顶层设计,党员质量标准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比如有的高校强调党员发展要以学生开展工作情况来认定,认为工作好就代表有集体荣誉感,最适合发展党员;有的优先考虑学生成绩,认为学习好就代表素质好;有的重点考察学生的群众基础,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尽管不少高校党委注重学生的全面考察,但究竟各项评价指标和因素之间如何科学设计,也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标准、体系之间短斤缺两、缺一少二,保障及评价内容不健全、体系不完善。”③

2.2 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存在割裂化、碎片化、简单化现象

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应是一个从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包含组织、管理、教育、退出诸环节,由制度到实践的逻辑演进过程。在这一机制下,各个阶段、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应是一个体系统一、逻辑严密、层层推进的过程。然而当前,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不同程度存在着过程割裂化、内容碎片化、程序简单化等突出问题。一是入党前后发展标准不同步。注重对大学生在入党前的考察和教育,放松对党员入党后的考察和教育,导致大学生入党前后形成强烈反差,极大影响了其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印象;二是党员发展过程中,培养考察工作不到位,有的部门和学生思想上放松要求,思想松懈,行为上敷衍塞责、流于形式,对学生党员发展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2.3 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缺乏系统性、创新性

一是学生党员考核内容不全面。实践中大多高校的考核机制,强调大学生入党前的考核,忽视大学生入党后的考核。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考核,在内容上简单套用甚至直接照搬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内容;二是培养教育效果不理想。注重入党前培训,忽视入党后教育。传统“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的灌输式教育形式,内容雷同、形式呆板、难以在学生中真正做到入心、入脑;三是缺乏学生党员退出机制。入党后学生党员几乎在大学四年成为“终身制”,导致部分党员没有压力,放任自流、思想道德滑坡。部分学生党则极易滋生自我优越感强、脱离群众等不良倾向;四是只重理论教育,忽视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党员空谈成长、缺少锻炼、甚至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3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的路径思考

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本上要围绕党员发展的主要环节,从源头关、入口关、转正关、教育关、输出关等方面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夯实党员发展基础,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1 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察机制,把好源头关

(1)及早“圈进来”。要坚持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将学生党建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支部组织的育人功能。要积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一些党内组织活动,如党内民主生活会、党课学习、发展党员支部大会、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等,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增强入党荣誉感。

(2)敢于“压担子”。深入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创作各种平台,鼓励他们进入学生社团组织、担任班级干部、从事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工作,有意识进行培养、锻炼和提高。

(3)坚持“全面考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动态考察,在内容上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行为、工作情况、群众基础等诸多内容。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党支部要及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做到考察结果客观全面,考察程序客观公正,考察记录及时、具体、准确。

3.2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机制,把好入口关

要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切实抓好团组织推优、党组织接优、民主考察、组织员谈话、入党公示等工作,并在入党答辩、预备党员述责评议等方面开展创造性工作。实践中,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专门制定完善了发展党员的工作流程及材料填报要求,并每年对负责组织发展的政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从组织好一次会、填好一份表、写好一个字等细节入手,进一步规范了发展党员的各项程序。有的高校细化了坚持院系党委预审机制,完善考核指标,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坚持“六个一票否决”制度,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④

3.3 突出预备党员转正期教育,抓好转正关

党员预备期阶段是新党员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尤其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认真履行预备党员定期思想汇报制度,中期考核、转正等制度。建议引进“述责答辩制”,创新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述责答辩制”指在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正式党员年度考核等环节中,采取公开述责答辩的方式,完成党组织对党员的考核和评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按照“述责”、“答辩”和“满意度测评”三个步骤开展。其中,“述责”即学生党员或预备党员想答辩小组陈述、汇报自身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的情况;“答辩”即答辩小组根据汇报人平时表现、现场述责以及事先准备好的问询题目对当事人展开提问,汇报人现场接受答辩;“满意度测评”即答辩小组根据答辩人的平时和现场的综合表现,在广泛听取党内外不同群体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并记录在《学生党员述责答辩满意度测评表》中。该制度具有考核内容全面、考核方法多样和考核过程连贯性、公开性等多重优势,目前全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展了“述责答辩制”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预备党员转正走过场、流于形式等现象。⑤

3.4 丰富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与载体,抓好教育关

(1)推动经常性教育的深入开展。首先,在组织机构上,建立健全经常性教育领导机制,将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纳入党建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列入学生党支部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及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各学院应结合实际,成立以学生党支部书记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支部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其次,建立大学生党员学习培训学分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学习激励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加强对经常性教育的管理。

(2)整合校内外资源,夯实学生党员教育阵地。在传统教育阵地基础上,借助网络新媒介,通过开辟网上党建课堂、网上电子革命纪念馆、红色宣传网等形式,拓展党员教育新阵地。

(3)注重适应新形势,完善和创新教育内容。一方面,加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发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善于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加强对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多元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4)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正面教育、灌输式教育等传统形式之外,积极改进和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形式。一是坚持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发挥学生组织和个人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二是坚持全员全方位教育。注重发挥老教师、优秀校友、先进教职员工的作用,开展党员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区、进实习单位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三是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可采取传统与现代教育形式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党校培训、时政讲座、理论研讨、、先进事迹报告等形式的同时,开展网上党建知识宣传、网上党员知识竞赛、开通校园电视党建节目、建立党建博客、微信、微博、QQ群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党员的学习需求。

3.5 探索学生党员退出机制,抓好出口关

一直以来,学生党员中始终存在着“党员终身制”的错误观念,加之缺乏对不合格党员系统的、可具操作性的退出机制,导致学生党员(尤其在加入预备党员后)实际上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因此,建立系统、完善的党员退出机制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党员退出机制,应着重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慎重原则。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逐步建立退出预警机制、评议机制。灵活采取劝诫、训导、组织谈话等方式,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党员给予帮扶教育,对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启动退出机制;二是坚持程序原则。按照党章要求,进一步规范党员退出机制,并实现与高校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有机衔接。三是坚持法定原则。明确学生党员退出的法定情形和事由、退出程序、问题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救济机制等,使党员退出始终在法治轨道和法治思维下进行。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慎重发展、均衡发展原则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研究”(GXDJ2014-C03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20150214)

注释

① 田醒东,刘明河,安宴菲.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创新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② 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1992,p.889.

③ 张成龙,梁军,陶剑飞.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探讨[J].高教论坛,2014(12):19-21.

④ 周俊飞.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领导科学论坛,2013(3):24-26.

⑤ 孔朝霞,安国城.以“述责答辩制”创新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3(11):45-48.

猜你喜欢

退出机制党员发展质量保障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云南省贫困县退出机制构建浅析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应建立国际组织“退出机制”(讨论)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