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7-01何伦志

关键词:东疆北疆南疆

马 燕,何伦志

(1.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新疆奎屯 833200;2.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 燕1,何伦志2*

(1.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新疆奎屯 833200;2.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运用Theil指数对新疆入境旅游经济2001—2011年时空尺度上的总差异、地带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近11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地带内差异、市际差异以及北疆地带内差异演变趋势相同,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北疆地带间差异和东疆地带内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南疆地带内差异有较微小幅度下降趋势;东疆地带间差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南疆地带间差异演变趋势较平稳.在空间尺度上,非均衡性是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在此阶段的特征,地带内差异是市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北疆地带内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各地带间差异都较大,其中北疆与南疆地带间差距最大.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入境旅游;新疆

0 引言

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对新疆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由于在旅游设施、旅游资源赋存、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差异.认识和研究新疆入境旅游经济的差异,对于制订新疆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调控政策,新疆入境旅游业区域协调发展及新疆的长治久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旅游区域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国外学者所研究,相对来说,国内学者关注较晚,主要有王建军用Theil指数对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1];马耀峰等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主要客源国来华的特征[2];汪德根等用Theil指数对中国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经济区域进行了分析[3];唐留熊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进行了研究[4];叶护平等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我国国际旅游收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5];乔宁宁等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6];周玉翠等分析了我国国际旅游的差异[7];陆林等用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8];陈秀琼等用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9];姜海宁等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区域分离系数等指标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0];左停等用泰尔指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进行了研究[11].

本研究主要借鉴上述学者的研究方法,对新疆入境旅游总体差异、地带间差异进行分析.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采用Theil 指数对新疆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进行研究.Theil指数又称锡尔熵、锡尔指数、泰尔指数,是衡量区域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区域间不均衡程度越大,该数值越大;反之则越小.Theil 指数可分解为[1,9-11]:

1)地带内市域间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程度Theil指数Tpi[1,9-11]:

(1)

2)地带间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程度Theil指数Tbr[1,9-11]:

(2)

3)以市域为单元的入境旅游经济总差异程度Theil指数Tp[1,9-11]:

(3)

其中,Y和N分别为新疆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Yi和Ni分别为i区域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Yij和Nij分别为i区域j市域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Twr和Tbr分别为地带内差异程度Theil指数和地带间差异程度Theil指数.

1.2 区域划分与数据来源

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作为本研究的指标,选取新疆15个地州市作为基本的单元来进行研究,结合地理区划的方法[12],把新疆划分为北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洲、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南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疆(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3大研究地带。数据来自于《新疆年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2).

2 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分析

2.1 入境旅游经济总体概括

新疆是仅次于陕西在西北五省(自治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最多的区域.然而,新疆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较大,北疆、南疆和东疆之间以及内部发展及其不平衡,2011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北疆为南疆的5.7倍,北疆为东疆的7.15倍,最高的乌鲁木齐市为最低的石河子市的498.68倍.2.2 市际Tp、地带间Tbr以及地带内Tw r演变

按照(1)~(3)式,分别计算出2001—2011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间差异Tbr和地带内差异Twr,得到结果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1—2011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逐渐缩小,市际差异Tp与地带内差异Twr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地带内差异Twr始终大于地带间差异Tbr.

2.3 三大地带间差异Tbr演变

从总体上来说,新疆入境旅游三大地带间差距都较大(图2),其中以北疆与南疆地带间差距最大.2002年是北疆与东疆、北疆与南疆差距最大的一年. 2002年首届新疆国际旅游节和首届丝绸之路冰雪节在乌鲁木齐市开幕,乌鲁木齐市入境旅游收入在这一年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北疆地带入境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乌鲁木齐市,这也使得2002年北疆与东疆、北疆与南疆地带间差距最大.2007年初,东疆地带的吐鲁番(东疆地带入境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吐鲁番)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小高峰,这与其推出的旅游“套票”政策密切相关.这也是北疆与东疆地带间差距迅速减小,东疆与南疆地带间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

图1 2001—2011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和 地带差异变化Fig 1 Evolution of total and district diversity of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in Xinjiang during 2001—2011

图2 2001—2011年新疆三地带间差异演变Fig 2 Evolvement of inter-regional diversity in Xinjiang during 2001—2011

2.4 三大地带内差异Tw r演变

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地带内部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并且都在逐渐缩小,只是缩小的幅度不同.其中北疆地带内差异最大(图3),地带内差异缩小的幅度也最大,2001年和2002年Twr达到最大值1.416,之后大致处于下降趋势,2011年Twr达到最小值0.386,这主要由于近年来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等入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乌鲁木齐市的北疆入境旅游业的首席地位受到了影响[12].东疆地带内差异也在缩小,缩小的幅度位居第2位,2003年Twr达到最大值0.620, 2005年Twr达到最小值0.035.南疆地带内差异最小,有较小的缩小趋势,基本保持较平稳的态势,这与长期以来喀什地区占据南疆入境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北疆地带内差异远高于其他地带内差异值.2001—2004年,南疆地带内差异小于东疆地带内差异,2005—2010年相反.

图3 新疆2001—2011年地带内差异变化Fig 3 Changes of zone difference in Xinjiangduring 2001—2011

2.5 地带间、地带内及三大地带差异对市际差异的贡献对比

1)除2011年以外,其他年份地带内差异贡献率均占72%以上,地带内差异贡献率2004年最高,达到89.30%.地带间差异贡献较小,平均占到24.40%,2011年地带间差异贡献率,达到45.69%.同时,由于北疆旅游外汇收入占新疆旅游外汇总收入70%以上(2004年除外),北疆内部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虽然在近年有所下降,但除2007年为66.35%,2010年为60.85%,2011年最低为47.72%外,其他年份一直高于70%,贡献极为显著(图4).因此,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是北疆地带内差异.

2)北疆地带内差异贡献率与总体差异变动相一致,持续上升,这在地带间贡献率中有所体现,不容忽视.

图4 新疆2001—2011年地带差异贡献率演变Fig 4 Variety of contribution about tract diversity in Xinjiang during 2001—2011

3 影响因素

3.1 旅游资源禀赋

吸引国外游客入境旅游最重要的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到2011年底,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疆共5处,分别是天山天池景区、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喀纳斯景区、那拉提景区、可可托海景区,其中4处在北疆,1处在东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疆共43处,其中19处在北疆,占总数的44.19%;15处在南疆,占总数的34.88%;9处在东疆,占总数的20.93%.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疆共81处,其中54处在北疆,占总数的66.67%;20处在南疆,占总数的24.69%;7处在东疆,占总数的8.64%.可以看出,新疆高级别的旅游景区多分布在北疆,南疆与东疆高级别的旅游景区相对北疆来说要少,这也是影响新疆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3.2 基础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交通设施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新疆以乌鲁木齐市为交通枢纽中心,通过乌鲁木齐市与全国各地及其他国家联系.新疆入境旅游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新疆航空也是如此,新疆各地州市的航空很少能直航,也必须以乌鲁木齐市为中转站才能到达.游客首站到达乌鲁木齐市,从乌鲁木齐市到达其他地州市,旅游完以后,还必须返回乌鲁木齐市,再从乌鲁木齐市乘坐飞机到达其他目的地或客源地.对于游客来说,会增加更多的出行成本,也使更多的资金流向了乌鲁木齐市,而其他地州市得到的很少.这也是影响北疆地带内部差距及南北疆地带间差距的重要因素.

3.3 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设施是提升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到2011年底为止,新疆共有15家5星级饭店,其中11家5星级饭店分布在乌鲁木齐市,1家在克拉玛依市,1家在吐鲁番市,2家在库尔勒市.北疆地带5星级酒店占80%,南疆地带5星级酒店占13.33%,东疆地带5星级酒店占6.67%.高级别的设施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带,而又以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占绝大多数.

3.4 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它就越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强有力的支撑.北疆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疆地带与东疆地带,南疆地带发展最滞后.2012年,国家公布的新疆2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中[13],北疆有5个,占总数的18.52%;东疆有1个,占总数的3.70%;南疆有21个,占总数的77.78%.因此,在提供各种设施支持方面,南疆地带落后于北疆地带与东疆地带[1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南疆地带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4 结论和讨论

1)在时间尺度上,近11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以及北疆地带内差异演变趋势相同,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南疆地带内差异有较微小幅度下降趋势,东疆地带内差异、北疆地带间差异之中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东疆地带间差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南疆地带间差异变化较平稳;差异贡献率地带内大于地带间,但是地带间贡献率在上升.

2)在空间尺度上,新疆入境旅游经济的非均衡性存在其中,Tp主要来自Twr的贡献,地带内差异主要是来自于北疆地带内差异的贡献;各地带间差异都较大,其中北疆与南疆地带间差距最大.

3)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了提高新疆入境旅游经济效益,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建议如下:

a)在旅游资源方面,南疆地带应该更加努力争创5A级景区.5A是国家旅游局评定衡量各地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的一把标尺.5A的多寡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方是否能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将给游客带来极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12年,新疆旅游景区的接待主体是4A,5A级旅游景区,它们是旅游的热点区,同时也是创收的主要来源区[14].到2011年底,南疆地区还没有一个5A级景区,因此,创建5A级景区以及多争创5A级景区,已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南疆与北疆及东疆地带缩小差距,带动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b)开通各地州市旅游热点景区的直航,加快北疆及南疆地带交通枢纽中心的建设.新疆旅游淡旺季明显,因此,在旅游旺季可开通各地州市旅游热点景区的直航,在旅游淡季暂时关闭,以此节约成本.为节省游客出行成本,缓解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营压力,增加各地州入境旅游收入,建议在北疆地带建成以伊宁市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在南疆地带建成以喀什市为中心的交通枢纽.

c)提高高级别旅游服务设施地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于新疆入境旅游来说,高级别旅游服务设施在地区间及地带内分布不够合理.在北疆地带,阿勒泰地区与伊犁州直属县(市)属于旅游热点区,然而,却没有一家5星级酒店,北疆的12家5星级酒店11家都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在南疆地带,喀什地区属于旅游热点区,然而,也没有一家5星级酒店,南疆仅有的2家5星级酒店全部分布在库尔勒市.应当提高诸如5星级酒店这样的高档服务设施在地区间、地带内布局的合理性.

d)北疆地带应进一步提升旅游质量,同时多帮助东疆及南疆地带旅游业的发展;东疆和南疆地带也应当借鉴北疆地带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同时和北疆地带多合作,促进联动发展.东疆和南疆地带,须加快满足入境旅游者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实现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e)新疆应当抓住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口支援新疆的机遇,大力发展入境旅游[15],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南疆地带是维吾尔族集中居住的区域,它的发展和稳定,不仅关乎着新疆的安定,而且关乎着中国的稳定大局.

[1] 王建军.基于Theil指数的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99-103.

[2]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121-124.

[3] 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8-535.

[4] 唐留雄.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经济问题,2003(11):69-71.

[5] 叶护平,韦燕生.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3):395-398.

[6] 乔宁宁,陈建宝.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2013,28(2):44-49.

[7] 周玉翠,陆玉麒,谢江红.我国国际旅游的区域差异[J].经济问题探索,2005(9):39-42.

[8]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9]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10] 姜海宁,陆玉麒,吕国庆.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1):23-28.

[11] 左停,余蕾,齐顾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其结构分析[J].农村经济,2006(2):33-37.

[12] 马燕.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与对策建议[J].世界地理研究,2012,21(3):160-167.

[13] 郭倩.最新国家级贫困县:新疆27个没变[EB/OL].[2012-03-21]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2-03/21/content_3399870.htm.

[14] 张晓艳.新疆具备创5A景区的强大潜能[N].新疆日报,2013-12-25(2).

[15] 马燕.近十年来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1):217-220.

(责任编辑 惠松骐)

Analysis of economic region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bound tourism in Xinjiang

MA Yan1,HE Lun-zhi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ourism Management,Xinjiang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Kuitun 833200,Xinjiang,China; 2.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Xinjiang,China)

With the help of Theil coeffici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ime and space changes of spatial diversity about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in Xinjiang during 2001—2011.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time scale,interurban diversity,intra-regional diversity and intra-regional diversity of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are obvious on decrease.On the whole,intra-regional diversity in the eastern Xinjiang and inter-regional diversity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show a decrease trend.Intra-regional diversity in the southern Xinjiang is down gradually,which is not clear.Inter-regional diversity in the eastern Xinjiang has an upward tendency.Inter-regional diversity in the southern Xinjiang is steady.In the spatial scale,inbound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has disequilibrium,interurban diversity mainly came from intra-regional diversity,intra-regional diversity is main from intra-regional diversity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Inter-regional diversity is larger.Inter-regional diversity between north of Xinjiang and south of Xinjiang is the largest.Base on the analysis above,from tourism resource endowment,basic facilities,service facilities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impact of factors are analyzed.Finally,the countermeasures for lessening inbound tourism economic disparities are given.

regional disparity;effect factors;inbound tourism;Xinjiang

2014-08-29;修改稿收到日期:2015-01-19

新疆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XJEDU010613C01)

马燕(1976—),女,山东莒南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学. E-mail:mayan76@163.com

*通讯联系人,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E-mail:helunzhi@sina.cn

F 592.99

A

1001-988Ⅹ(2015)04-0114-05

猜你喜欢

东疆北疆南疆
提升海事政务服务效能 助力地方营商环境优化
——从天津“东疆事东疆办”看海事政务工作“放管服”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东疆口岸试验室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东疆口岸试验室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北疆博物院建筑初探
北疆纪行
筑梦南疆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北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