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提取条件下中性抽象名词的自我选择权效应

2015-06-30周爱保任德云夏瑞雪李世峰徐科朋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选择权自我记忆

周爱保 任德云 夏瑞雪 李世峰 徐科朋 李明娟

摘 要 采用中性抽象名词探测在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一采用选择与迫选的方式考察抽象名词在再认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二进一步验证被试在我选择和他选择条件下对抽象名词的自由回忆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在再认测试还是自由回忆测试,被试对自我选择的抽象名词的记忆数量都显著高于迫选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抽象名词记忆的数量,中性抽象名词表现出了自我选择权效应,拓展了前人使用假洲时在自由回忆条件下未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因此,自我选择权效应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可以存在于抽象名词的水平上。

关键词 自我,选择权,自我选择权效应,记忆,抽象名词。

分类号 B842.5

1 引言

自我选择权效应(Self_choice effect,SCE)是指被试对自我选择项目的记忆要显著优于实验者指定或他人选择的项目的记忆(Takahashi, 1989)。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会选择对自我发展有利的目标( Tummolini,Scorolli,&Borghi,2013)。选择一个目标会引发一定的认知与情感的反应(Kim&Johnson,2013),相对于未选择的物品,人们对自己拥有的物品会增加注意力,引发记忆优势和积极态度(Krigolson,Hassall,Balcom,&Turk,2013; Beggan,1992)。前人研究探索了实物、图片、具体名词( Watanabe&Soraci,2004)、假词(Takahashi,1992,1993)等在再认条件下都可以产生选择权效应,由于受到词的具体性(陈宝国&彭聃龄,1998)的影响,假词在自由回忆的条件下没有表现出选择权效应(Takahashi, 1993)。词的具体性效应(Concreteness effect,Paivio,1991)是指在回忆、再认、词汇确认、词命名和句子理解等高级认知任务中,具体词比抽象词的加工速度更快和提取的正确率比更高。当前研究以中性抽象名词作为实验材料,以再认和自由回忆两种测试方式,探索抽象名词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尤其是抽象名词是否能在自由回忆的条件下产生自我选择权效应。

1.1 自我选择权效应与记忆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Macher& Johnson,2000),选择对自我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关于自我选择权效应的研究表明,选择作为自我内部一个重要的心理操作对偏好( Huang,Wang,&Shi, 2009)、记忆(Cunningham, Turk, MacDonald,&Macrae, 2011; Tetsujihirano & Junukita, 2003;Mather&Johnson, 2000; Mather, Shafir,&Johnson,2000; Takahashi, 1989)等认知方面的影响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例如,为了维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一个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物品来表征自我(Beggan,1992)。受自我选择权效应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自我选择的物品比未选择的物品更具有吸引力,将更多积极的和更少消极的特点赋予自我选择的物品,对未选择的和他人选择的物品则赋予更多的消极特性( Henkel&Mather, 2007; Mather&Johnson, 2000; Mather& Carstensen, 2005)。当人们在两个项目中选择时,在随后的记忆测试里会表现出选择一支持偏见(Choice-supportive bias,Mather&Johnson,2000),如在对两个房间的选择后,被试会将积极的特征(明亮、阳光)与选择了的房间联系存一起,将消极的特质(狭窄、阴暗)赋予未选择的房间 ( Mather& Johnson, 2000; Mather, Shafir, &Johnson, 2000,2003)。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Festinger, 1957)认为做出一个选择后,人们会改变他们对选择项目的态度以支持他们的决定。人们以最小的遗憾方式记住他们选择的项目( Mather,Shafir,&Johnson,2000),也就是说,当在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时,被试会认为自己选择的项目拥有更多的优点( Mather,2003),而未选择的项目具有更多的缺点( Henkel&Mather,2007)。这种选择支持的不对称性(Choice -sup-portive dissymmetries)可能反映了构造一重构加工是记忆的关键方面( Ross,1989)。已有研究证明了,当人们在回忆过去的选择时,会表现出记忆的失真(Mather&Johnson, 2000; Mather, Shafir,&Johnson,2000),因为记住选择项目的优点和拒绝项目的缺点能使一个人感到满足(Mather&John-son,2000)。人们更容易记住选择的项目是因为自我选择的物品比未选择的物品更容易整合到自我认知结构中,因此更容易在随后的记忆中提取,获得记忆优势效应(Toyota,2013)。

从选择方式上,不同的选择方式对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自由选择( Nuttin,1973),即选择的项目是由被试个人来决定的,但是选择经常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Watanabe,2001),以往研究表明自我选择权效应对记忆的影响不仅产生于自由选择条件下.也表现在限制线索的选择条件下( Watanabe,2001;Watanabe&Soraci,2004),但在指定的条件下(即迫选条件下)未产生自我选择权效应(Perlmuter&Monty,1982)。目我选择权效应在不同的测试方式下也得到了验证,如自由回忆( Takahashi,1992,1993)、有线索的回忆和再认测验(Monty,Perl-muter, Libon,&Bennet, 1982; Perlmuter&Monty,1982; Takahashi, 1992, 1993)。然而,Thakahashi( 1992)使用假词作为实验材料时,在再认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Takahashi,1993),但由于受到词的具体性效应的影响,在自由回忆测试条件下未表现出选择权效应。

1.2词的具体效应与记忆

具体性效应(Concreteness effect,Paivio,1991)是指在高级认知任务中具体词比抽象词的加工速度更快和提取的正确率更高的一种现象。双重编码假设(The dual-coding hypothesis, Paivio,1991)认为,大脑中存在两个加工系统:分别以言语和表象为基础的加工系统。具体词汇具有言语和表象两种编码,而抽象词汇只有言语的编码,因此抽象词汇加工和最后的记忆提取中更困难。然而,语境有效性理论(The context availability theory,Schwanen-flugel,1991)则认为人脑中只有一个加工系统,抽象词和具体词的加工区别在于加工过程和背景信息不同。具体词比抽象词具有更丰富的背景信息和加工资源,词汇语义表征的质量和强度对记忆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前人的研究,当前研究采用中性抽象名词作为实验材料,排除词的效价和具体性的影响.使用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两种测验方式继续考察选择权对记忆的影响。当前研究假设被试对自我选择条件下的抽象名词的记忆数量显著高于迫选条件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记忆数量,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从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测试的角度对此假设进行验证。

2 实验一 再认测试条件下抽象名词

的自我选择权效应

2.1 被试

32名大学生(男15人,女17人,平均年龄21.44岁,标准差1.19)。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自愿参加,实验后给被试赠送小礼品作为答谢。

2.2 材料

实验材料选自刘源编制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 (宇航出版社编著,1990)中选用23-153次/十万之间的中等频率的中性双字抽象名词300个(如思想、意识),将300个抽象名词随机顺序排列,编成1-5级的等级评定量表,让32名心理学研究生分别对所有刺激词的偏好度、熟悉度、具体度、意义度和词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语义差异五点量表评价,从非常不喜欢、不熟悉、抽象、无意义、消极(记1分),到非常熟悉、具体、有意义、积极记5分。去掉了平均分低于2分和高于4分的极端词,经检验实验中使用的132个中性双字抽象名词(实验- 100个,实验二32个)在以上五个维度上的评定分数差异性检验不显著(如表1)。同时,对词的笔画数和复杂程度进行匹配.删除了过于复杂和过于简单的词汇。

实验一选用的100个中性双字抽象名词.10个用于练习字串;选择条件下30个:迫选条件下30个,剩余的30个用于再认测试中的新词。所有的刺激都使用E-Prime 2.0软件呈现,字体:宋体32号加粗,白底黑字呈现在屏幕的中央。

2.3 设计与程序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选择(自由选择,迫选),因变量为再认测验的正确率。借鉴Toyota (2013)研究使用的选择和迫选选择实验范式。实验开始后,被试认真阅读并理解呈现在屏幕中央的指导语后按Q键开始实验。在屏幕中央首先呈现一个200-300ms抖动注视点“+”.然后在屏幕中央呈现一对中性抽象名词,呈现时间2000ms,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的同时尽快做出按键反应。在自由选择条件下,被试的任务是从两个词中选择一个并按F或J键反应:在迫选条件下,要求被试将划线的抽象名词按键F或J键反应。若选择或划线的词在左边即按F键,若在右边即按J键(见图1)。迫选条件下的划线抽象名词在左右边的比例是平衡的。最后呈现lOOOms的空屏,然后是下一个字串。

加工任务完成后,被试根据指导语提示进行3分钟的分心任务,要求被试口算简单的数学运算,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分心任务结束后进行一个意外的再认测试,将再认测试中包括自我选择条件下的30个和迫选条件下的30个抽象名词作为旧词,加上30个新的抽象名词,共90个试次让被试进行R/K判断。要求被试判断呈现在屏幕中央的词是否在刚才的学习阶段见过,若见过就按F键,表示是“知道” (Know)的,若没见过就按J键;如果被试按了F键判断为见过后,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清楚记得这个词,若清楚记得这个词出现过就按D键,表示记得(Remem,ber),若只是见过但不是特别清楚就按K键;若被试判断为没见过,程序将直接跳到下一个试次。

2.4 结果与讨论

对32名被试的再认阶段的正确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被试对自由选择的抽象名词的再认率( M=0.74,SD=0.16)显著高于迫选条件下抽象名词的再认率( M=0.25,SD=0.16),t(31) =3.34, p<0.001, Cohen's d=3.06(见图l)。结果验证了假设,中性属性的抽象名词可以在再认的条件下产生自我选择权效应。研究结果验证了Takahashi (1993)的研究结果。但假词在自由嘲忆条件下没有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是否抽象名词可以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出现选择权效应呢?实验二将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

3 实验二 自由回忆条件下抽象名词

的自我选择权效应

前人使用假词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再认测试条件下可以产生自我选择权效应,而自由回忆条件下却没有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是否实验一再认条件下抽象名词的选择权效应是否能在自由回忆条件下表现出来?实验二将进一步采用自由回忆的测试方式验证实验一的结果。

3.1 被试

32名大学生(女19人,平均年龄20.60岁,标准差1.63),被试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前获得被试的知情同意。参加实验的被试获得一次平时成绩作为报酬。

3.2 材料

实验二的材料是由32张印有1-32个数字的白底黑字的卡片组成,每个数字对应一个抽象名词,这些抽象名词记录在主试的记录板中。词卡尺寸为8cm(长)x5cm(宽)。

猜你喜欢

选择权自我记忆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