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2015-06-30朱卫东陈雪娇谭宗梅

老区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朱卫东+陈雪娇+谭宗梅

[提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一个民族未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积极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馆核心价值

[作者简介]朱卫东(1967—),男,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陈雪娇(1984—),女,赣南医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谭宗梅(1962—),男,赣南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人文素养。(江西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赣州市2014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的引领作用研究”(140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24个字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社会生活的追求,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一个民族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不否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边缘化价值观倾向。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师生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场所,也是传播先进文化、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服务师生读者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宗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全校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实现图书馆价值,也是是实现馆员价值的最佳途径。

大学图书馆是推进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大学图书馆员应自觉成为先进文化资源的开拓者和引导员,明确自身的使命,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并在行动上有所作为。[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牢记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大力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理论应该内化于心

大学图书馆馆员要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了解,增进对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同,有了图书馆员的认同,才有图书馆的凝聚力。大学图书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实现馆员职业价值观的重建。通过世界观的改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使命感,通过大政方针的宣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责任感,通过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危机感,通过社会舆论的营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荣誉感。

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应坚持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把自己个人梦想融入学校和图书馆的发展事业中,心系读者,工作第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应坚持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同时,大学图书馆也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各项具体工作围绕“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来开展服务[2],这样大学生就会愉快地接收管理,认可服务价值,享受读书乐趣,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二、理论应当外塑于行

重视实践,养成“行者知之成”,行动是理论的生命。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立足点和落脚点。不管出现任何情况,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给予每一位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意识的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的心态,把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大学生,希望通过我们的正确引导和师德魅力的影响,大学生们能够逐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充满无限正能量的当代大学生。

大学图书馆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教育内容及活动,如吸收大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计划,请大学生在图书馆网页上自主开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区、画廊、板报、视频节目等,播放和张贴诸如《辉煌的征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展》、《十年巨变》等,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编排内容,展示成果,解说演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

大学图书馆通过行之有效的现代导读方式实现教书育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有效的重要途径。大学图书馆员与大学生接触较频繁,通过导读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读者汲取积极适用的文献信息,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头脑眼界,滋养精神世界,脱离低级趣味,成为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4]。

导读时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导读信息,扩大覆盖范围,让读者及时了解到最新的阅读信息。导读时也可以注入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强化导读活动策划的创新环节,例如,在传统导读活动中注入新鲜的内容,选择切合时代潮流、能彰显学子个性、易于唤起青年读者共鸣的主题或者话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导读时还应该开辟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新的有效沟通渠道,如打造月、周、学期的校园热书排行榜,引导大学生读者关注阅读热点,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利用读书文化节、读者活动日、读书征文或者优秀作品推荐展览等活动载体;在“4.23”世界读书日开展诸如“阅读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请名人名师为大学生开列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推荐书目并公布在图书馆网页上;进行阅读之星评选和名家讲座等吸引大学生参与[5]。

总之,让大学生读者在图书馆不断发现惊喜,体验快乐,更加爱馆、爱书、爱生活,不知不觉中接收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坚持“行”的持续性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实践养成,以确保“行”的持续性。只有注重实践养成,真正在“行”上下功夫,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比如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和读书文化节之类的系列活动就要持之以恒地开展。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除了重视对各学科文献的采购,也要持之以恒地对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文献进行采购,特别是党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等,以及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要加以采购,使之与其他文献数量结构形成一定的合理比例,使馆藏文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使之能够直接引导大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民族优秀传统的洗礼[6]。

大学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营造氛围,注重渗透,持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教育。比如,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图书资料的收藏和导读。只有对祖国的文化持肯定和欣赏态度的人,只有对祖国文明怀有强烈崇敬和自豪感的人,才会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如能置身于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7]。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制度、政策、法律等日趋完善,随着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会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段书蓉,李新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文化服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2).

[2]程旭敏.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

[3]闫绍荣.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6).

[4][5]刘索静,张会珍,张军.高校图书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J].图书馆学刊,2011,(7).

[6]张小鹑.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务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2).

[7]吕艳华.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建[J].晋图学刊,2009,(2).

?眼责任编辑:李佳佳?演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