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课标背景下的个性化写作教学

2015-06-29刘文静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现新课标内涵

刘文静

【摘要】个性化写作教学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本文试图在已有的个性教育与作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内涵、实现,进行理论上的建构和实践上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 个性化写作教学 内涵 实现 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7-01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章节中明确指出:写作的目的是“表达交流”,其本质性内容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写作过程是认识过程,也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正如余秋雨先生曾经说的那样,“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和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可以说写作个性化是新课标谈得最透的话题。

传统的写作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错误观点,即认为写作教学就是教授学生写好文章,其实这是应试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长期受困在家校两点间单调的生活里,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因而难以萌生人文精神的萌芽,难以汲取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写作教学远离生活,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再加上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写作的功利性,忽视了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与创造活动,扼杀了学生的人格张力与创造精神,使学生陷入平庸,显示不出些许个性活力。而新课标提出珍惜学生独特的感悟,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这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是根本的方向性的指导。

个性化写作教学是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结合现代写作理论,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活动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一种写作教学方式。

首先在思想观念的层面,表现为尊重学生的生命样式。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水平是写作质量高低的关键,而这种认识水平与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相关。写作教学首先应该在培养这些能力的方面下功夫,这一点与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相一致的,每个版本都注重激发考生“能力点”,对“能力点”的考查首先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再者就是考查考生对人生、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从而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从方法层面看,个性化写作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它旨在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新思维,开拓教学新视野。师生双方默契配合的写作教学,如同开阔的精神地平线上导与驰的艺术。它彻底改变了“思想先行”、“主题先行”的写作教学思想,提倡真实自由的写作,写出真实的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命题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回归生活,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而生活是写作动力、兴趣产生的土壤,两者相辅相成,是鱼与水的关系,缺一不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关起门来讲授写作知识、操作技巧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让学生走出教室,留心观察,体验自然、感悟人文、积淀情思,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尤为重要。不过这“生活”不啻是写作主体所感觉到的“事相”,主要是与其心灵发生了价值联系、激发其思绪的那部分生活。正如苏轼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换言之,只有找到了写作主体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因此,所谓“通过写作去表现生活”,最终就是“通过写作去表现真实的自我”。因此教师需要注意的要义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发现和选择,引导其从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出发,去“发现”生活现象中存在的哲理,去“发掘”人与社会的奥秘和意义。

2.注重积累,提倡独创性的借鉴。这里的“积累”除了上文提及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的积淀外,侧重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和相应练笔。新课标在弱化语文学习其他刚性指标的同时,着重强化了课外阅读的刚性指标,即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是引人注目的。这一强化除了在宏观上可以促成学生的人格文化之提升外,一个具体的指向就是配合写作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另外,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然而在整个积累借鉴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引导学生冷静而客观地评价阅读材料,不易受自己情绪和他人评说的影响。因此,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推翻错误结论,敢于审慎地提出新思想、新见解。这种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激勵评价,闪现个性火花。每个人都有自我欣赏和自我完善的本能,作文讲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着眼于人,关注学生潜力和个性。中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像作家的文章那样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不是人人都有公开发表文章的机会,但是如果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也可以让很多学生都能从写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作文讲评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优秀层次的学生,讲评重在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点拨,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注意鼓励的分量,提高鼓励的效能;对作文层次较差的学生,讲评则从观察,字词句等最基础的方面详加指导,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迎头赶上,坚持“沙里淘金”、“扬长避短”等原则,善于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热忱鼓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颜渊说过:“数子十过,不若奖子一长,数过不改,徒伤其心,奖长易劝是全恩。”评价激励得法,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的创新写作不断获得神奇功效。

总的来说,个性就是差异,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关键就在于不能忽视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因为作文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是生命状态的燃烧和释放。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该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确立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重树他们作为个体生命的写作权利和尊严。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蒋红森主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第266页.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路德庆. 普通写作学教程. 第38 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3] 苏轼文,南宋邱晔编注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第947页

猜你喜欢

实现新课标内涵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活出精致内涵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