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内容探讨

2015-06-28秦艳华郝中豫谢树明

城市勘测 2015年4期
关键词:质量检查国情武汉市

秦艳华,郝中豫,谢树明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22)

1 前 言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 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4]13 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2]153 号)的要求,武汉市在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底的两年半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要求,查清武汉市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基于地理单元开展地理国情的统计分析,完成普查报告和普查成果系列地图等,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范围为全市域8 569 km2,包括7 个中心城区和6 个新城区。按整体进度安排,全市于2014年11月30日前完成了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的内业信息采集、外业核查和质量检查等任务;2015年3月至5月,完成质量预验收工作;2015年5月至8月将利用最新影像开展标准时点核准工作。

2 质量检查内容

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检查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包括作业级过程检查、单位级最终检查以及普查成果质量验收。质量检查的内容涵盖质量管理要素、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元数据、外业调查与核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和专题资料收集及整理等各项生产过程。

过程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关系到质量管理工作的成败,要贯穿于生产实施的全过程,贯彻到与生产、质量有关的各个单位和部门。各作业单位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主体,根据项目成果的特点和生产计划安排,划分好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和节点,制定好各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留下相关记录。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对管理要素采用总体检查,对过程成果进行抽样检查,分为前期准备的质量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抽查、验前成果质量监督等内容。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规定,遵循客观、真实、全面的原则,做好各项检查记录,确保方法科学、过程严谨、结果可靠、检查有效。

2.1 质量管理要素的主要检查内容

质量管理要素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实施、技术设计、培训与持证上岗、技术装备配置、资料收集与利用、首件成果和生产工艺、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技术问题处理。

2.2 地表覆盖的主要检查内容

地表覆盖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数据成果预判性检查,主要检查成果的目录、文件名称、格式是否符合命名规范,数据是否缺失、能否读出。

(2)空间基准规范性检查,主要检查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等参考系的参数是否准确、正确。

(3)时间精度检查,主要检查影像、基础地理信息、行业专题资料等数据源的现势性。

(4)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是检查数据集属性项定义是否符合要求,概念是否一致,格式是否一致,拓扑是否一致,例如:图斑是否缝隙或重叠、位置相邻的CC 码是否一致等。

(5)采集精度检查,主要是检查数据的平面精度和接边情况,同时检查外业调绘成果与数据成果的一致性、正确性等表征质量(集合表达)。

(6)分类精度检查,主要是检查数据的属性精度和完整性,例如检查数据与正射影像、外调资料、解译样本、检查像片等比对检查分类码正确性、TAG 值错误等。

2.3 地理国情要素主要检查内容

地理国情要素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数据成果预判性检查,主要检查成果的目录、文件名称、格式是否符合命名规范,数据是否缺失、能否读出。

(2)空间基准规范性检查,主要检查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等参考系的参数是否准确、正确。

(3)时间精度检查,主要检查影像、基础地理信息、行业专题资料等数据源的现势性。

(4)拓扑一致性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重合、是否重复、悬挂点、伪节点、未闭合等。

(5)接边检查,主要检查几何位置接边是否超限、属性值错漏、属性不接边等。

(6)完整性检查,主要检查套合位置超限要素个数和套合明显不合理要素个数。

(7)分类正确性检查,主要检查要素多余、错漏以及CC 码与GB 码的正确性。

(8)几何表达和集合精度检查,主要检查极小的不合理面或极短的不合理线。

(9)地理表达检查,主要检查要素取舍、要素关系、要素方向特征等是否表示错误。

2.4 生产元数据的主要检查内容

元数据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时间精度(现势性)、逻辑一致性(概念一致性、格式一致性、拓扑一致性)、位置精度(平面精度)、属性精度和完整性。

2.5 外业成果的主要检查内容

外业成果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资料完整性、外业调查覆盖范围、路线规划、成果资料完整性,文件组织合理性、补调查的属性信息是否完整、准确性、补测数据精度要求、核查比例、轨迹记录完整性、核查统计表完整性、解译样本采集的总体数量、样点的分布、纸质普查底图的图面整饰、数字调查数据的组织、技术总结完整性。

2.6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成果的主要检查内容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成果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文件命名、数据格式、数据组织、数据库、数据表及属性项定义正确性)、地面照片(选点质量的代表性、拍摄姿态、距离,影像质量)、遥感影像实例(数学基础、影像质量)。

(1)文件命名、数据格式、数据组织的正确性,数据库、数据表及属性项定义正确性。

(2)样本典型性(数量和分布)检查解译样本数量、类型、分布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样本对所属地表覆盖类型的代表性,拍摄姿态(方位角、俯仰角、横滚角)、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4)总像素数等影像质量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地面照片属性正确性、照片与影像关系表属性正确性;解译点、拍摄点位置正确性。

(5)数据源选择是否符合要求,裁切范围是否符合要求,遥感影像实例属性值正确性。

2.7 资料收集与整理主要检查内容

资料收集与整理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资料来源的合法性与权威性、资料的现势性说明、资料精度与可靠性及处理方法、资料整合及空间化处理情况。

3 质量检查流程及重点

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查流程如图1所示。

质量检查内容很多,结合武汉市普查生产实际,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图1 质量检查流程图

3.1 影像套合精度检查

武汉市充分利用已有1∶500、1∶2 000 数字地形图等基础资料,对道路、水系、房屋建筑等地理实体要素进行采集。质量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影像套合精度问题,改正影像投影差。按技术设计书要求影像套合最大误差不超过5 个像素,中心城区影像分辨率为0.2 m,其限差为1 m;新城区影像分辨率为0.5 m,其限差为2.5 m。

3.2 一致性问题

由于专业分工等原因,武汉市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分别由两个部门生产,造成了水域与房屋建筑、道路及构筑物的不合理关系。如HYDA 不能压盖LCA 的道路0601、LRRL、LCTL、LVLL 应该在LCA 的0601 中、HYDL 的结构线应该在LCA 的1001 中、HYDA 不能压盖LCA 中的房屋、LRDL、LRRL、LCTL、LVLL 必须与SFCL 中的隧道、桥梁、车渡等完全重合等等。特别是高水位问题,地表覆盖水域的采集是按照影像水面采集,而地理国情要素水域则是常水位的最高水位采集,地表覆盖的水域应在地理国情要素的水域内。作业过程中,地理国情要素采集时为了避免这种不合理的错误随意性较大,应该参照地表覆盖的水域图斑进行合理采集。

3.3 房屋建筑区要素漏采

房屋建筑区内达到采集指标易出现要素漏采,如内部道路宽度达到5 m且面积达到1 600 m2、绿化等要素达到1600 m2未单独表示,如图2 所示;高密度住宅区未对多层及以上和低矮房屋建筑区进行细分,如图3 所示。

图2 房建区内道路及绿化

图3 多层及以上和低矮房屋

3.4 绿化林地、绿化草地错分

按照《GDPJ52-2014 地理国情常见问题解答(二)》中的规定道路两旁的低矮灌木应归为绿化林地,如图4 所示。内业解译过程中易将低矮灌木错归为绿化草地,如图5 所示,属一级类错误。

图4 低矮灌木地面照片

图5 低矮灌木影像图

3.5 耕、园、林、草

新城区中耕、园、林、草是主要地表覆盖地类,容易产生混淆。在坚持采集标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国普办、省普办常见问题处理意见的理解和运用。对撂荒不足两年,或与大片耕地相邻或位于其中,具有耕地基本形态,耕作层未被破坏的撂荒地依然采集为耕地;中心城区有围墙包围的待建工地内临时种植的菜地及铁路两边栅栏内临时种植零星菜不能采集为耕地。

图6 独立房屋村、居委会

图7 有院落的村、居委会

3.6 村、居委会定位点

村、居委会定位点一般定在行政村村委会、居委会所在位置,在实际确定村、居委会位置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村委会是独立房屋的,则定位点在这个房屋上,如图6 所示;另一种村委会是有院落的,则定位点放在院门口,如图7 所示;如果明显不合理,可定位在行政村主要居住地中心、或通村公路的终点,并确保定位点在行政村的范围内。

4 结 语

武汉市遵照《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GDPJ09-2013)的规定,同时执行《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判定指导书》的要求,按照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内、外业相结合,利用地理国情普查质检软件进行程序自动检查与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全员、全过程和分级分类质量控制”的原则,为完成预验收,打好成果质量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R].2013.12

[2]罗鹏.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6):192~194.

[3]谭继强,刘亚东,于庆国等.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6):12~14.

[4]李淑琴.浅谈地理国情普查中的质量控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6):218~219,224.

[5]饶洪全.浅析影响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质量的因素[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6):208~209,212.

[6]程鹏飞,张莉.浅谈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J].中国测绘,2014(3):48~49.

[7]王宝山,张力仁,张俊.浅谈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成果的质量控制关键点[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9):224~226.

猜你喜欢

质量检查国情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家国情 诗词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