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语言文化之湘西凤凰本地方言

2015-06-25冯静,赵云翔

人间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体土家土家族

摘要: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条理而构成的符号体系。中国语言体系有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以及南岛语系五大类。本文以湘西凤凰本地方言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在汉语影响下的语体特征表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26-01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机能;是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条理而构成的符号体系与信息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中国语言为全国56个民族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华裔所用。总的来说,我国语言分为五大语系,即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以及南岛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其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是汉藏语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语言大江南北各不相同。今天我将着重来说说我家乡的语言。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曾著写过一部小说《边城》,描写的小城镇就是我的家乡凤凰,书中有一些极具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如“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等等,倘若你不是凤凰人,你是无法理解和体会“合式”、“ 悖时砍脑壳”、“ 走脱”这些词语和句子背后的真正含义的,每每读到这些家乡话,总能让身在异地的我倍感思乡之情,借此机会,我介绍一下家乡的语言和文化。

凤凰,坐落于湖南西部边陲,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县。古城内有古街30条,古巷10多条。这些相互交织的红石板街巷,穿插在各处建筑群落之中,错落有致。青山延绵,绿水绕城,古香古色的吊脚楼,木头切成的大小院落,无不流光溢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悠久。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迁徙,驻地的分散,苗语可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方言,无论是何种方言,都深受汉语的影响。下面分两个方向着重介绍汉语对凤凰方言的影响。

一、汉学在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从苗汉的接触史来看,最早大约在公元前30——21世纪,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到淮河流域一带的三苗集团(主体应是苗瑶族先民)就与中原的夏朝有非常密切的接触和往来。之后商周时期的荆蛮部落集团,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秦朝设置的武陵郡,汉朝设置的武陵蛮,以及后来历代设置的武陵蛮、武溪蛮范围中,都有大量的苗瑶族先民,苗汉之间的接触也一直不间断,经济文化的往来越往后越频繁。今湘西苗族这一支(说湘西苗语方言)仍然居住在武陵武溪这一地区,从整个苗族分布来看,她们处于与汉族接触的最前沿,语言也处于接触的最前沿。观察历史得到两点结论:一是苗族的语言之所以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历史上她们始终保持独立的发展主体和较大范围的聚居地;二是苗语受到汉语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处于中国中西部过渡区的湘西苗语。

土家族与汉族的接触也很悠久。土家先民很早就居住在湘鄂川黔交界一带,这一带古代属于巴国的地盘。巴国是一个弱小的诸候国,早在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巴国,巴人即完全处于秦的统治。在秦的强权统治之下,土家族主体很早就被汉化。自秦以来再经历代的汉化,现今只有部分退居武陵山区,聚居在湘西北一带交通最闭塞的山寨中的土家族,才得以保存本民族语言。由于历史上土家族民族主体弱化,因此缺乏语言生存的环境,导致今天土家语变成一种非常濒危的语言,这是土家族的历史所决定的。

二、语言本体受汉语影响的特征体现

湘西苗语和土家语受汉语影响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语音系统趋同汉语。具体来看,主要是“音位系统的变化”和“音位本身的演变”。湘西苗语固有声母和声调比汉语多,韵母比汉语少,受汉语影响的结果是,多者变少,少者变多,向汉语趋同。这就是“音位系统的变化”。再看语音的具体演变,方式多种多样。土家语不一样。土家语的音位系统与汉语比较接近,受汉语影响的主要表现是,音位系统局部进行“调整”,使其更趋同周边汉语方言。具体表现有“音位系统形成地域共性特征”、“韵母增加鼻尾韵和撮口韵”、“新增声调”。

(二)词汇变化主要体现为借词。在湘西苗语里,明显的近现代汉语借词在各个土语中占16.5%到56.02%不等(据调查词汇表2442个词汇统计)。土家语里明显的近现代汉语借词在各方言中占38.42%到54.95%不等(据调查词汇表2644个词汇统计)。借词导致湘西苗语和土家语表达语体分层,导致借词与民族语词并存并用,导致民族语固有词汇系统发生变化等等。

(三)语法受汉语影响主要表现是,构词手段趋同汉语或者借用汉语。现代湘西苗语和土家语,交际中的表达语体已严重受汉语影响,或多或少“夹杂”汉语,已经形成“半苗半汉”或“半土半汉”的奇观。我们把这种“半苗半汉”“半土半汉”的语体按“夹杂”汉语的程度区分为浸润型和并合型两种,并给出浸润型“夹杂”汉语成分比例为20%~50%,并合型“夹杂”汉语成分比例为50%~95%的参数,并举实例材料加以分析,然后概括这两种类型的特征。研究认为,这两种类型之所以长期被人们忽视,主要原因一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交际的群众才有深刻的感受,非母语人不容易从外部感受到;二是语言界长期对语体的关注和研究不够。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本民族的历史全凭口传。因此,口头文学就成为苗族文学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在众多的口头文学中,有诗歌、寓言、谜语、笑话等,其中诗歌成就较高。诗歌内容有创世歌、祖先歌、理歌、婚姻歌、生产劳动歌、苦歌、起义斗争歌、情歌、悼念歌等多种。苗族诗歌讲求音韵,有五言体、七言体、长短句。语言简练和谐、匀称,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用范围极广。

最后,来介绍一些有趣的凤凰方言,这里都是用普通话标识出来:冒-不、俺镜-眼睛、框-撞、讲根-脖子、a(翘舌二声)儿-小孩子、困鞍鼻-睡觉、癌炕-悬崖、堤客星包-膝盖、告告-手脚、niong-皱、哟-歪,扭曲、啊-张、啊扎-脏、蛮儿天-明天、告花子-乞丐、茅室-厕所等等。

猜你喜欢

语体土家土家族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