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现状研究

2015-06-23曲婕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校本学科资源

文/曲婕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现状研究

文/曲婕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化,对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对音乐课程资源研究的重要性。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其课程资源特别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音乐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现状

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提出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校本课程资源是以学校为本、利用学校本身资源发展学校,最终形成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特色化课程教学。虽然,我国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缺乏针对性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性质一般为音乐教育方向,并以培养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最终社会目标。多采用一般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大纲,由于较为陈旧的教学手段与培养方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以部分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为例,所开设课程科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校内公共理论课:如计算机、政治理论、英语等约15门占总课时的30%左右。2、校内选修课:为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通常课时量占4%左右。3、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理论课:音乐分析、音乐史学、教育技术与理论等25门左右,占总课时35%以上。4、音乐教育专业必修技巧课:器乐演奏、合唱指挥、表演等约20门占总课时的26%左右。另有约5%课时为艺术实践及期末考试。

上述结果表明:该地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理论课程占有较多的比例,而技巧实践课程的比例相对较少。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却未能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由于科目繁多,学校物质条件及师资水平等原因限制,大部分学科在设定课时内并不能完成其有效的教育目的。这不仅造成教育物质的浪费更是对教职人员及广大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二、资源开发认识弱,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专业发展缺动力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相比较而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发展更是处于瓶颈阶段。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未达到普遍的程度,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校尤其是地区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来说,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浅层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规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师生群体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并为达到较为深刻的认识。这对课程改革进度的大力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相对应用技术性专业的发展而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上存在更大的挑战。这样就造成了在管理体制方面上的偏向。鼓励与支持政策制定的潜在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师及学生发展专业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院系缺乏交流,交叉研究程度浅

院系间联系多以如歌唱比赛、运动会、校庆演出及节日庆祝文艺汇演等多种具有一定娱乐性活动为主要交流手段。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存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学科学习方面,各专业师生间的专业交流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有部分学科课程内容可与音乐教育专业结合,形成学科交融发展,使之更具学术性、应用性及社会价值,而这种学科交融现象并未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学生学习思路未能得到更广泛的拓展,交叉学科的发展缺乏学术环境资源的支持。同时这也是校本课程资源的一大浪费现象。

基于上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不足的存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突出培养重点

地方高校依据区域特色及学校现状,突出重点学科培养,不断优化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融合不同理论学科学习,删减部分价值较少的学科,合理安排课时以便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学科教师对所任具体学科课程系统的改进及建设,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较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研究能力,加快养成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精神,使之更加优质的实现培养优秀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目标。

2、积极鼓励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拓展学生的“空间”

校方鼓励主要体现在:其一,对音乐教育专业制度政策的支持,如开发对校外资源的利用,推进与地方中小学的合作发展关系,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及环境。其二,对音乐教育专业的物质投入,不断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硬件设施的完善。如教材、教具、图书馆相关专业书籍采购等物质方面的建设。其三、对师生空间开发的鼓励与支持,包括师生的思想空间、时间空间及地理空间。促使师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及心理状态。

校内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由领导者、施教者及受教者构成的,而教师与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发现及改善意见的提出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对广大学生及教师意见的积极采纳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3、增进院系间联系,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发展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许多学科交叉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学科的发展。音乐教育专业不但与相关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中的多数具体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对更多学科资源的吸纳,以不断丰富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共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总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校本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发及应用是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发展的思想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课程理论系统的建设,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姚思远.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

[3]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

曲婕,佳木斯大学研究生,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G

A

2095-9214(2015)03-0064-01

佳木斯大学)

猜你喜欢

校本学科资源
【学科新书导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超学科”来啦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