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父母如何当好孩子的好家长好老师

2015-06-23石惠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家长孩子

文/石惠

浅谈父母如何当好孩子的好家长好老师

文/石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思想的不断转变,父母早已抛开陈旧的育儿思想,巧用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在心理素质、思维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逐渐提高,父母自身的良好品德对于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

儿童;思想品德;独立生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孩子最先接触的就是家长,在父母的生活习惯和父母的行为品质下成长,是所谓的天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习家长的行为举止,在脑中对父母留下深刻印象,必要的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保持纯净。所以成为孩子第一任老师,是每位父母首要任务。

一、为人父母应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现如今社会有众多违法乱纪的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方式将信息传送给孩子,一些家长面对孩子产生的疑问,解答方式盲目,甚至产生反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正确思考。诚实守信,是为人父母的重要思想品德,影响孩子良好心理状态,更对孩子未来融入社会的为人处世造成影响。轻易许诺给孩子是对行为、言论不负责任。答应许诺的事情就应还尽快兑现,短时间内不能够达到的承诺应该及时给孩子合理、适当的解释。诚实守信的父母才能够给孩子上好一堂优秀的思想品德课程。

(二)尊重他人、奉献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救济等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思想,都会在下一代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作为家长更应还时刻保持生活中的任何细节都做到谨慎,树立在孩子心中父母很高的威望。孩子早期教育,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开始[1]。首先学习与陌生人见面打招呼、点头微笑,再到尊老爱幼乐于帮助他人,最后带领孩子到积极向上的场所。家长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思想品质传授给孩子,让孩子用正能量回报社会。

(三)增加知识贮备

家长的知识储备是影响孩子的重点之一,尊重知识价值,才能有良好的社会品德,良好品德的培养不能完全依靠学校的课程,然而是需要家长给孩子一个良好正面的影响。家长首先需要做一个规划,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安排与孩子相同的作息时间,在休息日和孩子放学后保持长期阅读的好习惯,使孩子受到影响,懂得和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够违反作息时间表的规定。每个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是不能达到一致的,需要进行后期学习是必要的步骤,不断学习、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完善自己的缺点,反省自己的不足。谦虚谨慎的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自身价值提高将未来真正成为孩子的榜样,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行为,来鼓励孩子今后效仿父母奋发图强。

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一)懂得自我调剂情绪

为人父母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以身示范,谨言慎行。不能够因为成功而骄傲,也不能够因为失败而消极,应该始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社会、面对家庭、面对孩子。孩子哭闹、惊慌失措时应该及时安慰孩子,带给孩子温暖的臂弯,式孩子感觉到父母是自己的避风港,尽快调节孩子情绪上的波动[2]。

当孩子出现令父母难以接受的行为或言语,或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够团结同学并且发生口角等,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够发脾气或情绪失控,甚至动手打孩子,在冲动下对孩子的身体或心理上造成危害,同时孩子会推翻对父母和蔼可亲的印象,对孩子心理造成阴影。作为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给孩子思考和反省的空间,冷静处理及时补救问题,切忌否定孩子正确的意见,否则孩子将会产生抗拒家长,孤僻寡言的性格。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够帮助控制孩子拥有温暖和善的家庭。

(二)拥有较强的自信心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是对孩子极大期望,孩子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极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可以用鼓励和积极的态度使孩子产生成长的动力。家长要持欣赏孩子优点、长处,多给孩子正确的选择给予肯定,让孩子时刻认为可以给他人带来正能量,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础。

(三)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语言行为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感情的抒发等都依靠沟通能力。大多数人欠缺沟通能力,不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和技巧,造成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如何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想要孩子在新时代与时俱进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3]。父母应该主动培养孩子在沟通方面的能力,根据孩子自身的特性进行培养,如性格较为孤僻的孩子,应该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进行集体游戏,锻炼孩子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与陌生人交流,作为家长应一直陪伴孩子在身边,让孩子觉得放松心情,摆脱过于紧张自己的情绪。另外,面对较为任性、执拗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意见,及时沟通打开心结,使用方法来劝阻孩子不适当的行为,讲道理的同时给予奖励,同时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孩子表扬和鼓励,这样奖罚分明就会避免孩子今后遇到问题藏在心里不愿与父母沟通。

三、结语

父母成为孩子的老师,也是自我约束的体现,给孩子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思想品德的模范,学习文化的榜样就能真正做到成为孩子的老师,当我们在工作顺利时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坚定信念,当家庭出现矛盾时我们用积极向上态度去面对,他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让孩子在父母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进而成为优秀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1]易彬.早教的对象是家长[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06):69-71.

[2]谢雪梅.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1(07):121-124.

[3]仝菲,邵欣欣.重视对幼儿善良品质的培养——关于对幼儿善良品质的研究[J].品牌,2014,05(08):165.

G

A

2095-9214(2015)03-0276-01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汉王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