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平台构建研究

2015-06-23孔青荣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能源育人专业

文/孔青荣

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平台构建研究

文/孔青荣

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构建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平台对解决该领域人才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余学院为例,研究了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指出了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互动平台、运行机制和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

新能源;实践教育;平台;构建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新余学院新能源专业以培养应用开发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构建了内容丰富、点面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构建实践育人的必要性

普通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与办学定位方面来考虑,也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规划,更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其他办学时间早,地理位置好的大学相比,新余学院在软硬件条件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又属于地方院校,有限的师资力量、不高的办学条件和地域因素,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特别是在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办出特色。通过实践平台的建设来培养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一定要加强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协作和互动,才能使得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取得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形成互利共赢的协作机制。

二、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平台的建设

(一)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紧紧围绕新能源专业,建设与其紧密结合的科技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指导他们开展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设立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科技活动小组相关活动,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建立科技项目竞赛制度,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式各样、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培养能力和展示素质提供舞台,并通过举办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产生联动和传承效果,培养和发现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

(二)构建服务社会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所学新能源专业技术,组织发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入社会,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服务,通过实践活动增长才干,通过组织大学生送技术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大学生进行教育帮扶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下基层挂职锻炼、进行社会实践等活动,要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激发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在提高能力时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领悟人生道理,实现自我价值。

(三)构建实习就业平台:积极组织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实践活动,安排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毕业设计放在新能源企业,将毕业设计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岗前培训,提前体验社会生产生活;指派负责就业和社会实践的老师到毕业生实习基地考察、参观、交流、学习,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收集招聘信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次顶岗实践机会,使毕业生提前就业知识,提前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形成实践育人平台的运行机制

(一)实践育人平台基地化:实践基地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实践育人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校内部,建有新能源专业产教融合中心,面向所有学生,学生在进行实践锻炼和科技创新时为其提供服务。在校外,学校与新能源企业、新能源研究所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等,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这些实训基地、教育教学实习基地与学校的产教融合中心、学生实训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相结合,集合了教学与科研,生产与育人等综合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提供保障。

(二)实践育人项目化:要真正达到实践育人效果,还是要以项目为载体,建立项目团队竞争和互助机制,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引导他们自己设计项目和课题参与投标竞争,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评定,最后确定重点建设团队和重点项目,并适当地给予重点团队和重点项目经费资助,始终本着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优秀的团队和项目中,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激发出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实践育人平台的影响力。

(三)实践育人课程化: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环节,实行实践育人课程化,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育人的目标要求和形式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给予多少学时学分,实践育人成绩如何考评等作明确规定。建立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真正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分等级考核考评,考核等级对应相应学时分值。采取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相结合的方法,真正达到实践教育课程化,为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供平台。

(四)实践育人专业化:实践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专业化的团队参与其中,在实践创新中,通过项目的申报和课题的申报,强化课堂知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优势意识和自豪感。

四、结语

要建设好实践育人平台,要吸引更多的相关专家参与到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中来,通过实践育人平台的建设,促进实践育人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落脚点,不断优化实践育人环境,建设更加规范有效的实践育人机制,齐心协力,为实践育人平台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为培养实用的社会人才提供基地。

[1]谢纳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G

A

2095-9214(2015)03-0267-01

新余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本文是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平台构建研究》(编号:JXJG-13-20-3)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能源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