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5-06-23洪晓晖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模式语文

文/洪晓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性初探

文/洪晓晖

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就是生成性教学,它可以在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都能够体现出来。生成性这种动态的教学过程给了广大师生更多思考和运用的灵活空间,对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探索精神有着很大促进的作用。提升生成性教学有效性,应当做到:活跃教学氛围,开放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延伸课外学习;启发学习智慧,增强感悟能力。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有效性

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就是生成性教学,它可以在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都能够体现出来。按照教学活动过程,生成可分成三大类:教学内容的生成、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过程的生成。只有在活动在才能形成教学目标的生成,因此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样的目标进行宏观把握,并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据实际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恰当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来应对教学内容的生产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让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使得教学方法服从教学现状,从而是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另外,生成性教学能够体现人性化的教学精神。从根本上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随着教育素质改革的逐步推进日益突出,需要不断的革新教学获得进步。生成性这种动态的教学过程给了广大师生更多思考和运用的灵活空间,对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探索精神有着很大促进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生成性教学有效性作粗浅的探讨。

一、活跃教学氛围,开放教学模式

生成性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空间、时间和思维都是这动态和变化过程中的因素。良好的教学氛围或者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允许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被标准化的思维模式所拘泥,才能使教学氛围更加的活跃、动情和开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鼓励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语文是一门灵活的学科,要想不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健康的发展,就不能一味去强调标准化的教学方式。

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的动态性和提高教学环境的活跃度。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来适时适当地变化教学的地点,调整一下教学的结构和时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性教学。比如,在《穷人》这篇课文里出现了大量的对话描写,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对话,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过程中去揣测主人公的心理。再比如,《草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我们可以从里面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独具特色的语言里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蒙古情怀。如果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特有的理解去画一幅画,表现自己心目中美丽的草原,这也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一个灵活而有效的方式。

二、丰富课堂内容,延伸课外学习

小学语文的生成性教学是具有多元化、具体性和互动性等优势的动态教学过程,能够实现对教学本身高附加性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的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许多知识。教材上的内容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条支流,有限且迟缓,而通过开放性渠道获得的知识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非常深刻而持久。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灵活地将语文课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衔接和延伸,不断的增加教学的附加内容。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写的很好的记叙文,记叙的是一件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童年发生的一件事,如果在课后,教师适当加以延伸学习的内容,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童年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成回忆性的记叙文。引导同学借鉴这一种写作方式,要把不同的事件加以运用和整合,这就是生成性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重要方法。

三、启发学习智慧,增强感悟能力

开启学生心灵成长之门的关键就是语文的教学,而它的另一个关键就实现生成性教学。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上体现出更多样化、更加灵活性的模式,在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应该让师生站在同样平等的立场上共同探讨进行交流,而不是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输灌式教学,才能够把教学的人性化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课文的完美结合,以视觉的冲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不断的启发他们的学习智慧。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游玩与课文相关的商店、景点,从实践中提升他们的感悟能力,从而满足新型化教学的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生成的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就是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朗读,可以多引导学生朗诵并记忆相关诗歌,比如《诗经》这种优美经典的诗歌,它所包含的优美的意境就能把学生深深的吸引过去。还有《西江月》、《天净沙·秋思》、《春夜喜雨》等古代诗词,以及《白桦》、《太阳的话》等现代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没必要刻意地去教学生们去理解这些诗的含义,通过引导反复吟诵,可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而语文中生成性教学最有效的实现形式,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内化。

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有着至关重要作用,要想最大程度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必须切实提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灵活、动情、开放的教学氛围,让教学模式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积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的个人的觉悟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个性得以发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使语文素养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质的飞跃。

[1]万敬绪.再谈语文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J].科学大众.2013(12);

[2]魏春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解决生成性问题的教师指导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05);

[3]吴志健.让“生成”走向“有效”[J].江苏教育;2007(08)。

G623.23

A

2095-9214(2015)03-0021-01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模式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