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DS和GPS导航系统亚太地区定位性能分析

2015-06-23雷俊科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5年6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导航系统接收机

雷俊科

(西安科技大学电控学院,西安 710054)

BDS和GPS导航系统亚太地区定位性能分析

雷俊科

(西安科技大学电控学院,西安 710054)

通过仿真在轨的北斗卫星和GPS卫星,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GPS和北斗/GPS组合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并比较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与单系统相比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更好的可用性,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北斗二代,亚太地区,DOP,仿真

0 引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3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鉴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STK仿真软件对目前在轨的北斗卫星和GPS卫星进行建模,仿真北斗系统、GPS系统和北斗/GPS组合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为后续北斗卫星的进一步发展使用提供依据。

1 STK软件简介

STK的全称是(Satellite Tool Kit卫星软件工具包),是由美国AGI公司开发的一款在航天工业领域应用的商业化分析软件。它作为一种可以方便快捷地分析复杂的陆、海、空、天、电(磁)任务的专业仿真平台,能够提供简单易懂的图表和文本形式的分析结果,来确定最优方案。STK提供分析引擎用于计算数据,并可显示多种形式的二维地图和对象目标等。STK还可以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块,进行生成位置和姿态数据、可见性和覆盖分析。STK专业版还提供了轨道预报算法、姿态定义、遥感器类型和高级约束条件定义,以及卫星、城市、地面站和恒星数据库等,STK是一款用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仿真中的强大工具[1]。

2 定位精度因子DOP分析

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是位置质量的重要参数。DOP直接受被接收的卫星和接收机的几何形状的影响。所以通过DOP值可以衡量该星座得到的位置精度:小的DOP值代表较好的卫星几何位置和较高的精度概率,大的DOP值代表较差卫星几何位置和较低精度概率。

精度衰减因子包括几何精度因子(GDOP)、位置精度因子(PDOP)、水平精度因子(HDOP)、垂直精度因子(VDOP)和时间精度因子(TDOP)[2]。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定位误差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接收机等效测距误差和精度衰减因子DOP,其关系如下面公式所示:

假设

由式(1)可得:

σUERE为接收机伪距误差,σU(x)、σU(y)、σU(z)为接收机三维位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分量,σU(t)为接收机时钟的均方根误差。由式(3)~式(5)比较可知,可以通过GDOP或PDOP来衡量接收机定位精度[3]。

DOP值的好坏可按表1分等级。

3 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地静止卫星位于58.75°E、80°E、110.5°E、140°E和160°E,倾斜的对地同步轨道交叉节点为118°E。BDS系统在2007年4月13日发射第一颗MEO卫星,截至2013年12月,共发射14颗卫星,其中GEO卫星5颗、IGSO卫星5颗以及MEO卫星4颗。北斗卫星星座如图1所示。

表1 DOP值的等级分布

图1 北斗卫星星座

图2 GPS卫星星座

GPS全球定位系统星座由6个轨道平面24颗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4颗卫星,而且该基线星座是可以扩展的。截至2013年12月,GPS可用卫星中包括8颗Block IIA卫星、12颗Block IIR卫星、7颗Block IIR-M卫星以及4颗Block IIF卫星,总共31颗卫星在轨。GPS卫星星座如图2所示。

北斗/GPS组合卫星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北斗/GPS卫星星座

4 导航系统覆盖仿真分析

利用STK中覆盖分析模块,可以分析单个或星座对象的全局和区域覆盖问题。在进行覆盖分析时,STK不仅可以提供详尽的分析报告和图表,能对覆盖的变化进行同步仿真,而且还会充分考虑所有对象的访问约束,减小计算误差[4]。

本文的仿真时间为2014年1月16日0时至2014年1月17日0时,共24 h,采样间隔为120 s。考虑到计算机性能和覆盖区域大小,本次仿真按照经纬度2.5°×2.5°的分辨率划分亚太地区,其经纬度范围为55°S~55°N,70°E~150°E,如图4所示。

图4 北斗服务区示意图

北斗/GPS组合系统在亚太地区GDOP值随时间、经度、纬度变化图如图5~图7所示。

图5 亚太地区GDOP随时间变化图

图6 亚太地区GDOP随纬度变化图

图7 亚太地区GDOP随经度变化图

由图5~图7可以得出,BDS/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很好地覆盖。可以达到全天候、任意位置的出色定位效果。从图中可以看出,GDOP的最大值都小于2,定位等级为优。

表2和表3为亚太地区主要城市在接收机截止高度角为10°的情况下,仿真得到BDS/GPS组合系统、BDS系统和GPS系统分别对于该城市的可见卫星数和最大GDOP值情况。

表2 亚太地区主要城市最小可见卫星数

表3 亚太地区主要城市最大DOP值

从表2和表3可以得出:BDS/GPS组合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各主要城市都有10颗以上的最小可见卫星数,平均最大GDOP值为2.497,这为组合系统在该城市提供优良导航定位服务打下了基础。从卫星的位置分布来讲,BDS卫星在空间的分布相比GPS要好,这是由于BDS系统专门设置了GEO和IGSO为亚太地区服务。因此,在亚太地区,单系统定位BDS系统总体上要优于GPS系统。

同时可以看到,建设中的BDS系统在亚太地区边缘(例如堪培拉35°S,149°E)就无法保证有出色的定位效果。这些区域的定位主要依靠成熟的GPS系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BDS系统的全球化发展,在全球任意位置、任何时刻BDS系统都能提供良好的服务。

5 结束语

本文利用STK对北斗、GPS和北斗/GPS组合系统进行了覆盖仿真分析,通过时间、经度、纬度的GDOP变化,表明组合系统在亚太地区定位性能出色,组合导航系统比单一系统有更好的性能。亚太地区的主要城市都能得到优秀的导航定位服务。

[1]Engel T.STK User’s Manual Version 4.2.1[M].Analytical Graphics INC(AGI),2000.

[2]邱致和,王万义.GPS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谢钢.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杨颖,王琦.STK在计算机仿真中的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Analysis of BDS/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in Asia-Pacific Region

LEI Jun-ke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The working BDS and GPS satellites are simulated in this paper.The performance of BDS,GPS and BDS/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STK coverage tools.The result shows that BDS/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has a better availability and it can provide more precise poisoning service.

BDS,asia-pacific region,DOP,simulation

V271.4+92

A

1002-0640(2015)06-0088-03

2014-04-19

2014-06-07

雷俊科(1960- ),男,陕西渭南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工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无线通信技术。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导航系统接收机
GNSS接收机FLASHADC中比较器的设计
说说“北斗导航系统”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一种宽带低功耗四合一接收机设计
一种面向ADS-B的RNSS/RDSS双模接收机设计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数字接收机故障维修与维护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
伽利略导航系统再发两颗导航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