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2015-06-22

中国资产评估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据量资产评估

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革

(一)大数据的界定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同样,大数据也是体量大、快速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用高效率和创新型的信息技术加以处理,以提高发现洞察、做出决策和优化流程的能力。因此,大数据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攫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等目的的资讯。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大数据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因此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

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大成为标志性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新出现的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类型繁多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典型特征。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更迅速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大数据时代另外一个特征是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最显著的特征。

从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可以看出,既有的资产评估技术架构和路线,已经无法高效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而对于相关的资产评估事务所来说,如果投入巨大而采集的信息无法通过及时处理反馈有效信息,那将是得不偿失的。大数据时代对资产评估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资产评估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

(三)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化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普及,近年来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日趋成熟,社会化网络逐渐兴起。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正在越来越多地接入到网络,各种统计数据、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和传感数据正在源源不断从各行各业迅速生成,全球数据的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数据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大数据时代已悄悄到来。

1980年以来,数据量以每40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GDP增速的四倍,而人类数据处理的能力是GDP增速的9倍,可见其增速之快。近几年来,数据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通过预测,在201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7.9ZB,而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会达到35ZB,如图1。

图1 全球数据量预测

由此可见,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人们对数据处理的能力亟待提高,并需提高大数据的利用能力,挖掘大数据所带来的产值。据Wikibon公司测算,2011年全球大数据产值已经达到51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534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58%,是同期IT产业增速的7倍,如图2。

由上述大数据的产值可以看出,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程度,挖掘数据带来的产值。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各个行业对其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方法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改进,以适应数据增长。同样,在资产评估实务中,需要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有效利用庞大的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对评估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图2 2012-2017年大数据市场预测

二、大数据时代对资产评估产生的影响

(一)资产评估与大数据的关联

大数据对资产评估行业带来了冲击,使得行业内需要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处理工具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行业内从业人员对于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及加工处理方面的水平还较低,并且信息化工作还处于建设过程中。低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会制约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也会使评估的科学性无法体现;没有足够的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会阻碍行业执业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批量评估技术也无法实现。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十分必要,利用好大数据会对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提高资产评估效率

资产评估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一项资产的评估从被评估资产信息、相关计算参数资料收集到评估数据计算等需要数日甚至数月时间,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量大,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难辨,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上尤其费力。在大数据时代,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手段对资产评估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在资产评估领域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评估工作效率。

(三)提高资产评估精确度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以及引进数学方法与统计模型等,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克服了资产评估中很大程度上依赖评估人员的个人水平和经验的不足,减少手工处理信息过程中易于出现的错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统计模型对资产评估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更为精确地预测,可以提高对资产评估中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与数据处理的精度。

三、大数据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大数据时代已经在改变资产评估方法和技术,目前在互联网文化企业价值评估和房地产批量评估中已得以体现。

(一)互联网文化企业价值评估

文化企业的大部分资产是无形资产,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或者运营模式、开发模式、组织管理,其资产非实体性、权利组合方式的多样性、排他性和共益性、技术替代性等特点,给互联网文化企业评估带来了困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网络上会留下大量的数据信息,目前国内外对文化产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已经利用大数据分析评估其价值,如谷歌和国内的部分影视网站已经进行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影视作品的票房价值,从而对文化企业进行评估。

(二)大数据时代的房地产批量评估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先进理念与技术而产生的服务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大批量存量资产价值时实动态评估要求的“CNFS房地产抵押物价值动态评估系统”已经开始应用。实时动态的价值评估系统的计算模型基于多元自回归模型,并结合样本特性,对模型的架构与参数进行调整。在得到用户的输入后,模型会对输入房产所在小区(片区、居民区)的全部有效交易信息进行读取,并就该区域中体现出的统计特征自动建立模型,并自动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大数据时代资产评估行业的应对

作为技术性较高的中介服务行业,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方向已经明确,工作也在逐步展开,但目前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评估行业的专业数据库建设成果较少并且还不成熟,行业普及的信息化工具还跟不上大数据时代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速度;在此基础上,不同资产评估机构之间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另外,我国市场交易信息披露的公开化、透明化不足的问题,也使得资产评估可供参考的数据大量缺乏。

为实现资产评估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建设,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发展,首先需要全行业认识到大数据及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时资产评估机构也要积极配合行业发展,在评估过程中对数据收集和分析做好技术性准备。资产评估行业及机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确保能够积极应对。

(一)资产评估行业应全面建立并完善资产评估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信息与数据不再单一有限的存在于纸上及文件中,网络中传感设备、移动终端的介入使得各种统计数据、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和传感数据正在源源不断迅速生成,行业内信息、数据来源途径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资产评估行业需要整合分散在各地域、各机构的行业数据资源,形成以信息为基础,充分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数据库等高新技术,结合现代资产评估方法,对资产评估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并使管理部门以及评估机构对资产评估信息能够进行有效利用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管理部门对信息的监管,评估机构对评估信息的采集、贮存、处理、分析和传递,为资产评估实务工作提供服务。

(二)资产评估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统计模型对评估数据进行预测

计算机技术及统计模型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对资产评估中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与数据处理的精度,通过专业化的处理使得巨大的信息得以有效地反馈。专家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判断和估算,而大数据分析是精算,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准确的预测是其最大的竞争力,评估过程中有效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确预测的方法提高了资产评估的精度,使数据经过“加工”而实现增值。

(三)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能力的培养

资产评估机构需要对评估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确保在面临大数据处理时,评估人员也能适应相关的工作。这些能力包括整合资产评估行业数据的能力,探索数据背后价值的能力,以及进行精确快速利用数据价值的能力。

[1]吴慧香.资产评估机构信息系统框架研究[J].北方经济: 综合版, 2008 (4): 87-88.

[2]朱顺泉.资产评估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J].中国会计电算化, 1999, (7).

[3]王劲.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J].中国商贸.2013, (2).

[4]陶雪娇,胡晓峰,刘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

[5]杨志明,施超.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中国资产评估.2010, (9).

猜你喜欢

数据量资产评估
基于大数据量的初至层析成像算法优化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高刷新率不容易显示器需求与接口标准带宽
宽带信号采集与大数据量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