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为”自己很棒,但“感觉”不太好

2015-06-16夏肯

新城乡 2015年4期
关键词:消极语言大学生

夏肯

“我‘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可我‘感觉自己做得其实没那么好。”人们常常这样形容自己。不难发现,当一个人讲自己的优点时,他通常以“我认为”开头,比如“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但说自己的不足时,却多以“我感觉”开头,比如“我感觉自己不善于交际”。这是否暗示“认为”或者“感觉”这一措辞上的微小变化,与人们的自我评价存在某种关系?

来自波尔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马斯·霍特格雷夫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第一次发现“认为”或者“感觉”这种措辞上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自我评价,当使用“感觉”一词时,人们的自我评价更为消极。

语言确实能影响人们的思维过程。著名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70年代时开展一项经典实验中就发现,“碰撞”或是“撞碎”这一用词的变化,就能影响到人们对车祸现场车速的判断。人们在思索自我甚至思索外在事物时,都会在无意识中受到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因此从逻辑上讲,语言会影响人们如何判断自己。

霍特格雷夫试图通过试验来弄清“认为”或“感觉”这两种语境对自我评价有什么影响。共有141名大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回答问题,其中一组的问题是“请写下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另一组的问题只是将“认为”改成了“感觉”——“请写下你感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在答案分析结束后,霍特格雷夫发现,“感觉组”的大学生要比“认为组”在自我评价上更加消极,另外,经常使用“我感觉”的大学生对自己也要悲观一些。通过另一个试验,霍特格雷夫还得出结论:“认为”或“感觉”对人们的自尊也产生着影响。

他发现,“认为”和“感觉”能激活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更容易激活一个人去探索过去的情感经历,然而语言中的情绪词存在一种不平衡——消极词要远多于积极词;一旦开始探索情感经历,人们就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在观察自己时会倾向于观察消极的一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感觉”容易导致负面的自我评价。

不同的遣词造句都能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在你和朋友打交道的时候,要多说“你认为”而少说“你感觉”,这样既能让朋友获得满足,也提高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在你安慰伤心欲绝的朋友时,不要再说“你感觉”之类的话了,因为这会让本就伤心的朋友更加消极。不妨多多启发他们去“认为”自己,在“认为”中,他们或许能获得更多的自我肯定。

猜你喜欢

消极语言大学生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大学生之歌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