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除洞庭湖“生态炸弹”

2015-06-16苏晓洲刘良恒丁文杰

新城乡 2015年4期
关键词:湘潭市湘江化工企业

苏晓洲+刘良恒+丁文杰

鼎盛时期,竹埠港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居世界第一,区内28家化工企业,从业人员众多,资本构成复杂,说关就关,谈何容易

昔日,湘江之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境内的竹埠港地区,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居世界第一,相关衍生化工产业异常红火,一度被视为湖南区域经济的亮点、地方财税的支柱、稳定就业的依靠。

但竹埠港“化工史”留存至今的“三废”特别是镉、锰、铜、铅等重金属残留,被清华大学有关专家形容为“污染活字典”,成为高悬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区头顶的一颗“生态炸弹”。

如今,竹埠港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后,老化工区28家化工企业实现了全部关停。

解除“炸弹”

竹埠港是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境内、湘江之滨一块面积约1.74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上世纪6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竹埠港被布局为“精细化工基地”和“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鼎盛时期,竹埠港电解二氧化锰每年出口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5%,是湖南工业的一个“增长点”,湘潭经济的一根“顶梁柱”。但竹埠港数十年来依托陈旧工艺和设备开展的化工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被提上议事日程。曾经鳞次栉比的厂房,如今有的人去楼空,有的已被夷为平地,工业区空气重归清新。

湘潭市岳塘区环保局局长方炼勇说,竹埠港化工企业整体退出,拆除了湘江、洞庭湖区一颗“巨型环境炸弹”:一年可减少废水排放约260万吨,减少废气排放约20亿立方,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约2000多吨,重金属镉减排约81公斤、铅减排约17公斤、铬减排约58公斤。

步步惊心

截至2013年,竹埠港工业区GDP达47亿元,占岳塘区总量的1/4强;工业区产生的利税,则接近岳塘区可用财力的两成。区内28家化工企业,从业人员众多,资本构成复杂。说关就关,谈何容易。

岳塘区区长王永红介绍,竹埠港搬迁启动之初,很多企业认为“合法生产、达标排放、照章纳税,政府无权强制搬迁”。有数家企业牵头,旋即20多家企业参与,每家集资3万元结成“同盟”,聘请律师准备和政府大打一场官司。

对此,湖南省在政策、法律方面未雨绸缪。竹埠港化工区整体关停启动之前,湖南省报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项目上升至国家层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立法程序,湖南出台我国第一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湘江保护条例》。

在政策、立法的基础上,湘潭在市级层面迅速成立了“退二进三”工作领导小组,逐个解决三大难题:厂往哪里搬、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

“企业为污染治理作出牺牲,政府不仅要给予合理补偿,还要为企业找出路。”岳塘区副区长黄建平说,岳塘区筹集了5000万元奖励基金,按照签订协议的时间,对于自愿关停的企业给予奖励。第一批撤出的企业,按照前3年上缴税收的若干比例给予奖励。对能通过设备、工艺升级实现清洁生产的企业,政府为其“绿色搬迁”排忧解难。比如,向多家企业借款6500万元帮助他们“渡难关”。在28家关停企业中,已有19家企业在湖南、江西专业化化工园区找到了新址。

竹埠港化工业的退出,涉及了7900多人就业。经过努力,企业整体关停后有1400多人随企业搬迁后异地就业,但仍有6500多人失业。岳塘区一方面将企业对职工合理补偿作为验收关停企业的标准之一,一方面通过实施培训计划、强化就业援助、创业带动就业、跟踪指导服务等办法,先后帮助37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法律、政策、温情与补助四张牌,化工企业负责人们开始陆续接受政府的安置措施。“最先签关停安置协议的,恰恰是带头集资要和政府打官司的企业。”王永红说。

双重考验

不过,有关部门人士讲完成绩后也不能不承认,“世界电锰之都”的“退二进三”综合治理,还面临控污减害与后续融资的双重考验。

首先是控污减害。据方炼勇介绍,目前竹埠港地区1000个深度从80厘米至1.5米的钻探点采集数据显示,全部钻探点都存在污染。在项目推进中,拆迁机构发现就连一些废弃厂房水泥砂浆中,都存在厚达2至3厘米的重金属污染物沉积。

承担竹埠港后期污染治理的一位环境修复专家告诫,由于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一些技术尚不够成熟,要治好竹埠港“毒地”存在不小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环境安全事故。

此外,后续融资也是一大难题。竹埠港面积仅1.74平方公里,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无法支撑“退二进三”的资金需求。

湘潭市的办法是,将竹埠港地区纳入新组建的33.36平方公里的岳塘经济开发区,希望在此建成一个中南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填补化工业关停后出现的经济和就业空白。

王永红介绍,目前关停征收竹埠港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渠道:一是岳塘经开区的土地出让金和财税收入,以及上级政府在重金属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方面的政策性资金;二是通过市级融资平台发行的18亿元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资金,其中用于竹埠港地区的共8亿元;三是银行融资;四是社会资本,由岳塘区级融资平台公司与上市公司合资组建“湘潭竹埠港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竹埠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项目的投资和实施平台。

“根据测算,完成征收、治理、开发则至少要94个亿,目前我们想方设法也就融了10个多亿的资金。”岳塘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吴顺立说,当前银根吃紧、地方债“紧口子”对竹埠港后续治理开发的融资影响较大。湘潭市目前正申报发行第二期20亿元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以进一步启动竹埠港后期治理。(据《瞭望》)

猜你喜欢

湘潭市湘江化工企业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湘潭市:感悟百年党史,践行初心使命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湘潭市老年大学学员作品 展示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
化工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