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提问,乐提问——课堂提问策略小议

2015-06-13竺爱玉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师

文/竺爱玉

一、课堂问题存在的误区

(一)课堂问题的表面化

在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改革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很多学校已经进行教学改革,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课堂问题教学,但是在进行提问的时候,教师没有领悟到其中的意义,课堂问题过于表面形式化。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只是问这样对不对,或者问是不是,可不可以等这一类的问题。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想而知,不是否定就是肯定,这样的教学看起来比较热闹,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认真观察发现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用去思考,只是对教师进行附和,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教学过于形式化,已经失去了课堂问题的意义所在。

(二)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口干舌燥的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所谓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没有互动性,学生的吸收效率不高。而近年来,很多学校贯彻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课堂问题教学,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作为教学的思想观念,针对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都是作为主导者,在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填鸭式的教学逐渐变成了满堂问的教学。教师过于重视问题的精心设置,却忽视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只顾着和教师的问题思路走,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影响。

(三)提问对象的片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他们能够积极应对,让教师感觉自己的教学收到了成效。在课堂提问教学的时候,教师问题的问题过于针对尖子生,并不是面向整个班级的学生,教师认为学生回答对了就应该理所当然,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就认为这是不应该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是冷嘲热讽。这样对于尖子生来说,他们学习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对于差生来说,他们学习起来过于吃力,甚至有一些学生根本跟不上,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有些学生有疑问,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或者是太简单,教师就对学生爱答不理或者是假装听不见。这样的教学提问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成效。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对策

(一)应问在学生有疑处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疑问,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应该围绕着学生的疑问出进行提问,只有学生有疑问才能够有争论,在争论中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辨别是非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真理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去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见到光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教学问题能够满足学生在精神上与心理两方面的需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的疑问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有疑问,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自己解决,另一方面就是自知无疑却有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体现出来的是自学过程中有疑问的时候,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要学生将问题大胆的提出来,然后让学生先谈一谈自己是怎么理解的,然后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提出之后,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各种疑问都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问题大部分存在哪里或者是问题的性质等,然后根据了解有针性的提出问题,从而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二)提问设置要有启发性

对于学生来说,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本质有更加强烈的学习渴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理智,提高学生创新性和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进行启发性培养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堂提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生活经验是学生进行踊跃思考的源泉。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诱导和启发,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留意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联系生活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化和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面对问题能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大脑思考得到运转,再加上学生呢过丰富的想象力,不但能够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海洋中大胆探究,擦出灵感的火花。

(三)问题的设置要目的明确,难度适中

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的时候要保证问题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课堂提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教师应该联系课堂教材,围绕着重点内容进行展开,同时,还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每一个章节内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由于每一个课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同,这使得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千篇一律。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保证问题的具体性,这样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了解哪里教学内容是学习的侧重点;同时还要保证问题的准确性,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想法非常简单,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啰里啰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站在三尺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课,这样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教学方式过于陈旧,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这样啰里啰嗦的语言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到反感,这样不但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还会增加学生对于教师的反感,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低下。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的时候,不仅要保证问题的准确性,还要保证语言的简单凝练,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教师还应该明确问题的目的、程度和范围,并从各个角度设置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反复揣摩,并将问题加以限定,要保证问题答案的不定性,避免学生能够异口同声的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设置的问题要把握好难度,对于太简单的问题,提出来没有什么价值,这样还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但是也不要太难,这样才能够面向整体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提问要做到面向全班,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课堂问题的时候,教师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为了某几个人,教师应该重视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由于我国一直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绝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里父母中孩子就是掌上明珠,对于孩子都是过分的溺爱,孩子的什么要求都会尽家长和长辈的最大能力去满足。长此之外,很多的学生在处理或者是看待问题时候都将自己作为中心,有很学生都比较自私,对于同龄人的交际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合作教学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是全班学习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面向全班进行。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分组之前,教师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然后根据这些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优秀生、中等生和上进生。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讲每一个小组分为六个人。每一组分为两个优秀生,他们的作用是小组的榜样,能够在带领大家学习的同时对自己进行提高;还包括两个中等生,这两个中等生是这个小组的中间力量,他们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学习优秀生帮助上进生;最后在分两个上进生给每一个小组。对于上进生来说,他们学习中知识基础较差,在课堂上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多,学生也因此学习越来越不上心,整天萎靡不振。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都是将整个小组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去学习,他们的自尊心比较强,他们不想成为小组中的拖油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样分组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要面向整个班级。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这样的问题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的问题情景,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五)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目光一直追随着的目标,从心里中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教师的肢体语言和神态以及教师与班级中学生的师生关系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如果教师在面上变现出来有一些不耐烦,或者是要刁难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在教学的时候,学生畏惧教师,不敢抬头看老师,更加不敢直视教师,甚至有意回避教师,这样的教学环境学生难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带微笑就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性的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机会,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展示自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尊重学生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如果学生回答对了教师要进行表扬,如果回答错了教师不要直接指责,要先进行鼓励,然后进行委婉的纠正,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虚心改正错误。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有什么困难,并尽量帮助学生解决。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都学习中去,还会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喜爱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积极参与其中,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因此,为了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够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就应该从教育抓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因此,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教育也进行了革新,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探究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课文提问,通过课堂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1]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2]吴俊梅,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 (初中版)》2012(4)

[3]姜桂梅,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

[4]陈辉,田苏,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2(5)

[5]金思军,如何完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J]《教育界》2014(35)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课堂教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