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稳中谋进走向新高点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与机遇

2015-06-13

当代贵州 2015年24期
关键词:贵州工业经济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 振

贵州稳中谋进走向新高点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与机遇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 振

贵州省内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改革对接逐渐成熟,产业承载能力得以增强。(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 媛 /摄)

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已具备,“贵州制造”、“贵州品牌”走出去开拓大市场以及理念大交流的大幕已开启,贵州跨越发展处于绝佳战略机遇期。

在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近年“贵州速度”甚是亮眼。2012年“国发2号”文件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诸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新兴产业后劲之强,更是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标志性事件。

但当前,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宏观环境中,贵州经济受到的影响也较明显。这是新常态下转型调整必须经历的阵痛。然而新常态阶段也是把握新机遇的好时期,处于“弯道取直”关键时刻的贵州,正充分挖掘潜力、不断增强吸引力,在后发赶超、推动跨越之路上越走越自信。

经济增速回落明显

根据已公开数据,目前贵州经济总体依然保持了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增长态势,不断迎来新高点。

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0.4%,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连续22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5%,比全国高10.0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71亿元,同比增长11.5%,也高于全国水平。

但这种增长速度已不同往年,带有明显的回落迹象。比如GDP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8.0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而且在持续下滑,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79亿元,同比增长9.4%但回落1.1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持续回落。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166.33亿元,同比增长23.2%,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底0.3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全国投资下行、工业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调、大项目支撑力度下降等。

一季度,贵州省房地产开发投资462.64亿元,同比增速跌破两位数至6.5%,且同比降低6.9个百分点,回落到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且增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613.80亿元,增长0.8%,增速比1~3月回落5.7个百分点。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为28.3%,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2%,同比下降3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这是不同寻常的发展转型信号,值得重视。

工业是贵州经济的“牛鼻子”,但当前“稳中趋缓”的贵州省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或已超预期,给经济运行企稳带来较大压力。今年一季度,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新兴产业增长总量小、占比低,对工业带动提升有限,传统支柱行业带动不足,大中型企业发展慢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跌破两位数。

1~4月,全省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4.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增速为负增长,比上年同期下降2.4%。

贵州传统工业行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也不小。一位白酒销售老板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感叹:“今年这生意,我都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数据显示,1~4月,贵州省酒行业增速回落25.9个百分点。同样,其他传统行业如化工、电力、有色冶金、医药和煤炭等,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回落,分别回落25.9、23.6、22.6、19.8、11.0和0.6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困难重重。民营经济在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行业准入、融资等问题上,依旧面临不少困难。另外,在县域经济方面,从各项指标看,一些县区的经济下滑幅度也较大。

新常态蕴含新机遇,处于“弯道取直”关键时刻的贵州,正充分挖掘潜力、不断增强吸引力,在后发赶超、推动跨越之路上越走越自信。

稳增长决心更大

贵州省发展“仍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抓投资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

最近有两起关于投资的消息值得关注。6月12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央企业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288.4亿元;5月29日在“2015年贵州省能源项目政金企合作融资推介会”上,共推出涉及煤炭、电力、油气、新能源等项目372个,总投资规模达1870亿元。贵州投资驱动在持续发力。

针对投资不足、增长放缓以及市场主体活力欠缺等问题,今年4月,贵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印发,其中措施有23条,在《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府发[2014]16号)基础上,进一步给予工业企业支持,促进经济新常态下全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加快增长。

“促进工业增长23条”在企业融资支持、科技补助、用电支持、市场拓展以及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比如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上,细化到具体的补贴金额。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特殊时期的稳增长策略,可谓“及时雨”、“强心剂”。“通知”也强调,要进一步巩固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工业增长23条”把握住了当前经运行中的关键难题,措施更加精准,督促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更大,能够积极有效调动政府资源,为工业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在困境中推开了一扇门,增强了市场信心,同时也更加完善了贵州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基础。

贵州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通过各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期望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经营环境。全面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后,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登记先照后证市场主体近2.5万户,注册资本261.25亿元,增长率分别达到66.8%、153.81%。

4月份,贵州安排部署了“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着重解决市场准入、用工、创业、融资、审批、盈利、政策落地等7大难题,并“更加积极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政策支持上,民营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具备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进出口贸易一直是贵州经济短板。为加大帮扶企业力度,更好地促进贵州省外向型经济稳定增长,贵州检验检疫局制定了13条措施,从扩大出口市场、扩大出口市场、培育贵州品牌等方面,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扩大直接进出口产品种类,助推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提升贵州产品和品牌影响力。

巩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基本盘”,要“把保总量、保速度、保位次作为首要任务,把稳就业、稳效益、稳收入作为根本目标,把调结构、促改革、优服务作为主要抓手”,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两条腿”一起走,坚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一起用,培育新增长点,激发经济发展长久动力与活力。

抓机遇培育发展动力

负重前行,困难客观存在,但发展机遇不容错过。综合来看,至少在改革措施落实、新兴产业培育、建立开放型经济等方面,蕴藏着诸多市场机遇与强劲发展动力,是贵州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重要着力点。

首先是落实改革政策,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改革是永恒主题,在经济改革领域,贵州省大力推动国企产权改革三年行动、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PPP)、价格改革、简政放权,目的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率,而其中一个重点,是释放民资活动空间,调动民营经济积极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希望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资”。

民营经济市场灵敏度高,发展思路新颖,对产业兴衰有不同寻常的判断力,对贵州而言,通过有效改革,增强金融支持力度,不断释放市场空间,充分挖掘民营经济对保就业、稳增长、促销费的潜能,尤其重要。

其次是立足地区实际,在持续不断抓稳工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把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新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今年贵州将投资4600亿元,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势头正劲,“后起之秀”贵阳声名鹊起,全国甚至世界优秀互联网企业以及优秀的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企业与贵州的合作逐渐深入,其“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链条向贵州不断延伸;大健康新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山地高效农业在贵州有良好基础,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与休闲品质的时代,贵州迎来巨大市场机遇。

贵州新兴产业“志在必成”。当前阶段,贵州“新旧产业动力转换处于衔接期”,新兴产业发挥支撑作用还需时日,但是不管在政府层面的战略支持,还是市场先驱与行业领袖的信心导向,都在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贵州新兴产业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再次是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长期以来,贵州发展滞后,关键因素是交通不畅,但到今天,“铁公机”路网已渐趋发达,贵州“走向世界”不存在大的交通障碍。

省内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改革对接逐渐成熟,产业承载能力得以增强。省政府日前出台了支持贵安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从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外汇管理、项目布局上做出了相应安排,强调贵安新区要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三大业务,发挥好开放引领和改革示范作用,尽快建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已具备,“贵州制造”、“贵州品牌”走出去开拓大市场以及理念大交流的大幕已开启,贵州崛起迎来绝佳战略机遇期。

当前经济发展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不合理的发展方式渐次退出历史舞台。转型带来巨大压力,特别对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滞后的贵州,寻求新出路并非易事。但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并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战略基调中,贵州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机遇迭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态势持续向好。

(责任编辑/袁 燕)

大大数数据据产产业业势势头头正正劲劲,,““后后起起之之秀秀””贵贵阳阳声声名名鹊鹊起起,,全全国国甚甚至至世世界界优优秀秀互互联联网网企企业业以以及及优优秀秀的的电电子子信信息息产产品品设设计计、、制制造造企企业业与与贵贵州州的的合合作作逐渐深入。图为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大数据贵阳宣言》发布现场。(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黄晓青//摄)

猜你喜欢

贵州工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贵州古驿道
经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