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休了

2015-06-12梁淑君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梁淑君

摘 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模式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往往给课堂带来诸多的热热闹闹。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也似乎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境界,但是所有学生都达成如此意义上的感悟?否矣!本文所提出的“优者更优,差者更差”语文课堂教学当休的思考足以引起我们大家的关注。

关键词: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当休思考

多年的语文教学,尤其在接受新课程改革洗礼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时,耳闻目睹着诸多课堂教学的模式,自己也在一定的时段里尝试着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耳闻目睹他人以及自己所实践中感到:一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做着阅读教学感悟的好高骛远,形成着阅读感悟之两极分化。窃以为小学语文“优者更优,差者更差”之课堂教学当休是迫在眉睫的。

一、“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当休是新课程标准的本身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应当说已经实施多年,其间也做过多次修改。但总体核心理念是没有变的,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当是我们所必须积极提倡的。但在我们相关极为热闹的小学语文课堂里,这样的模式,那样的模式,有哪些模式顾及到我们学生的全体?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尤其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小组合作模式,课堂学生变化着座位,变成了学生的面对面,课堂学习的方式变,变成了小组相互交流切磋。但只要注意仔细观察一个或者就是两个小组,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小组里也有着小一言堂的。一些问题学生始终没有表述的可能,这里有一些学生所能够表述的胆量问题,他们深知,自己所表达的都是伙伴们所不屑一顾的;也完全有着小老师霸占的可能。在平时我们的老师还不能顾及到问题学生,那小老师就可以去顾及?恐怕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是些纸上谈兵徒有虚名罢了。因此这样的“蜻蜓点水”、“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大部分学生并未处于任何主体意义上的地位,这样学生所能够获取课堂教学效益,所能形成自身学力的就应当是那样的寥寥无几了,而学困生就更是受害者了,他们仍然仅仅扮演了“听众”。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思考和研究,这应当是极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窃以为这种不与新课程标准相融的致使“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课堂教学必须叫停。

二、“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当休是小学生学习的必然需求

小学生从坠生于地,那一声极为简单的啼哭,就比较有意义地说明他在自不自觉地学习着语言。那则完全可以這样去说,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或者就是语文学习当是他们的第一需求。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一点,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谁去教过?这是他们的本能所致,是所有婴儿的本能所致。由此,可以引出这样的思考:小学生也是能够把语文学好的,而且能够去学好的就不仅仅是那些极为少数的学生,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怀有学好语文的极大欲望。而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为什么就会出现如此之不平衡?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相关的课堂教学乃至就是相关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起着主推作用。因此,从小学生学习的必然需求去思考,“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课堂教学必须叫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真实意义上去顾及那些问题学生,即我们所理念上认为的那些学困生,那就可以减少“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现象去蔓延。如我们都期望学生能够神游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尤其期望学生能够有着比较自我性的见解,那么我们就必须思考其学生自我见解的可能之独特性,不要硬把学生往自己所预设的路上去引。

三、“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当休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学生学习的共同发展,也不完全就是学习模式的缺陷,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那学生的学习也不完全就呈这样的发展趋势。具体的实施策略当有:

(一)关注所有学生

在平时,我们不要去完全意义上对优等学生以比较特殊的关照。教学中完全意义上的培优还不竟然有其补差的重要,我们应当多把精力放在一定乃至就是所有的问题学生身上。作为老师是应当在问题学生身上倾注更多心血的,就像于永正先生在执教《全神贯注》时那样。作为老师可以利用我们的优等生,让优等生和问题学生能够比较理想地携起手来,就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携起手来。

(二)激励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他们也是相当渴望优秀的,即使自己达不成优秀,也是相当渴望自己进步的。当问题学生有了进步被自己发现时,也完全会洋溢着幸福。我们的小学生,有时是不大能够察觉到自己进步的,因为他们的参照物是那样的优秀,经常或者就是正常处于腼腆状态的,怎可洋溢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呢?那就必须由我们去极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就是一束或者就是一丝。

(三)搀扶问题学生

不少问题学生,并非多是怎样的弱智者,多半是以往的学习习惯不良所致。尤其是缺失意义性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从养成这些学生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做起。山东省的于兰老师,所创立的心语滚动作文模式,从相关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养成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作文教学模式,她让学生以心写作,用笔去写心,所形成的心语滚动作文气势对我们极有其启迪意义。促使“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不得以蔓延,需要我们去更多的搀扶着诸多的学有困难的问题学生。

参考文献:

[1]丛立新 一篇值得下功夫的“文章”[J]中国教师 2006.10

[2]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M]岳麓书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