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土”腾冲一寸河山一寸血

2015-06-12黄小仙

旅游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殇远征军滇西

黄小仙

未开始之前,觉得寻访腾冲的抗战史,应该去找历史学者或者远征军士兵,但没想到,在腾冲,出租车司机、街边小贩、导游,甚至客栈老板,都可以就这段历史与你聊很多,若再细问,他们的父辈没准就是个抗战兵,或家里某位长辈就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挂在嘴上的,自然是野史正史都有。但在这里探寻,有种真切感扑面而来,聒噪在大小荧屏上的“抗战雷剧”,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1942年至1945年间,为抗击日本对中国云南和缅甸的入侵,为保卫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这一关系中国生死存亡的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出兵40万人投入到中缅印战场,其中,发生于1944年8月2日至9月14日的腾冲城攻坚战,被称为“焦土之战”。远征军官兵以阵亡9168人的代价,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

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可以被遗忘,所以如果你来腾冲,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是一定要去的。

国殇墓园

国之殇,民之哀

国殇墓园位于大盈江畔、来凤山下,或许那片占地53300平方米的陵园,只是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陆地上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但它却因为埋葬着来自祖国各地的抗日将士而像母亲包容而伟大。

关于国殇,《辞海》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二是说《国殇》为《楚辞·九歌》中的一篇篇名。”不管那种解释,以《国殇》作为“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的墓园的名字,是最确切不过的了。

国殇墓园内,松柏参天,绿荫铺地,肃穆庄重。修建墓园时,腾冲百姓搜集到数千国军烈士遗体,火化后盛入专门制作的陶罐内,安葬在一座小丘的坡上。小丘上的墓碑,有些有姓有名,有些则无名,便以“无名者”命名。我一个一个看这些墓碑,绝大部分是尉官以下,多数是士兵。很多墓碑前放着一支菊花,或者一朵玫瑰,花瓣鲜嫩,显然是来拜谒墓园的人刚刚献上。是谁呢?不知道,也无名无姓。——这就是历史,不是在书里,不是在广场上,而是在无名者心中,在人民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墓园内有一座盟军官兵的墓,这里埋葬的是1944年夏收复腾冲战役中牺牲的19名盟军官兵。这些盟军官兵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一起为抗击日本的侵略,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外国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不能不让我们感动。

“奶奶,这山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石头?”

“因为每一块石头下,都有一位英雄。”

“他们都是做什么的呀?”

“打日本坏人的中国好人。”

在墓园里,我听到了这四岁小女孩与她奶奶的对话, 我想,这样的故事应该让更多后人知道。

滇西抗战纪念馆

10万中国远征军“不能忘却”

滇西抗战纪念馆与国殇墓园相邻。1937年7月7日、1942年5月、1945年8月15日……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大厅地面上标注的一连串时间数字格外醒目。“就像是时间的‘脚印,那段历史上的人和事从未离我们远去。”滇西抗战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介绍说,整个纪念馆收藏各类抗战文物有10万多件,其中展出了1.8万件。陈展实物以腾冲民间收藏家段生馗先生30多年来花巨大心力收集的抗战文物为主。

“这是日军当时做细菌实验的器材,腾冲有不少村民死于日军细菌弹……”

“这是日军活体解剖用的手术台,绑在上面的人还是活着的啊……”

“还有这段黑白视频,记录了日军残忍地将无辜村民投进桶里的沸水中,桶底还在用火烧……”

实物、影像、图片等史料把人拉回到那个“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战争年代,历史因此变得可感、可触。

工作人员说,除了文物展示,滇西抗战纪念馆还一直在为远征军后裔查墓寻亲,仅今年以来,就先后接待到馆查询亲属的老兵后裔300多位。作为纪念馆附属建筑,一面中国远征军的名录墙静静矗立在纪念馆的西侧——10万多名中国远征军的名字被镌刻在上面,留给后人永久缅怀。

滇西抗战共歼灭日军1.6万余人,远征军将士、滇西民众和盟军官兵更是伤亡惨重。这里,从未忘却那段刻骨铭心的血色历史。当地人说,即使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我们也要永远缅怀所有在这里战斗过的抗战英烈。

卢彩文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出发前朋友叮嘱:“老人家90岁了,采访时间不宜过长”。但在卢彩文的小院看到老人,第一个想法竟然是:“90岁?怎么会?他没那么老嘛。”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清瘦的脸庞上留下岁月的印痕,一双在这个年龄的人中少有的仍显得明亮的眸子中明显地透出一份淡定和沉静。

老人依然记得当年在滇西做情报工作的很多细节:1942年,日军攻占腾冲,年仅16岁的卢彩文偷偷报考了设于大理的黄埔军校第19期滇西干训团,学习结束后,他被派往腾冲敌战区做情报搜集工作。

要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就得与敌方地位比较高的人搭上话,那时候腾冲伪政府已经建立,卢彩文就在几个汉奸身上打主意。有一个汉奸叫孙振邦,是日本宪兵队队长,在当地排二号汉奸。卢彩文辗转托人给他传递信息:中国军队要反攻了,你想不想为自己留条活路?看他心思活动了,卢彩文决意去面见他。

对17岁的卢彩文来说,这是一次提着脑袋进行的冒险。孙家门前没岗哨,十几个日本宪兵却在院内驻守,“我没见过他本人,只知道他嘴上镶了金牙,瘦高瘦高。我便径直去找他。他看见我也会意,就把我带到另一间平房里谈话。”

“很多情况是事后想来才后怕的”,追忆当年九死一生的情报生涯,卢彩文总会想到那几段令他心有余悸的场景。但是对今天的他来说,这都已经是遥远的往事了。

很多的抗战老兵,如果你不接着问:后来呢?他们的讲述会在这里嘎然而止,就算是追问,如果彼此间没建立起足够信任,他也会大手一挥:不讲了,不讲了,没意思。

卢彩文倒没有这样。我们于是知道,1944年,龙陵收复之后,这位情报战士向上面递了一张申请,他要读书。上面允准了他,从此有了比他从军抗战更漫长的读书、教书生涯。参加抗战,从卢彩文90岁的人生中来看,只占到小小的一段,仅他的履历来看,他可算平静一生。但,又怎么可能?“写不完的检查,流不尽的眼泪。”卢彩文提到“文革”中那段因早年这段历史所招致的审查与批判,竟然说:这个冲击太普通。因为他所知的其它黄埔同学,有的关进大牢几十年,有的惨死,他活下来了,没什么可抱怨。

不过,卢老接着说,“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客观的对待历史,老兵们的历史功绩也越来越被尊重,党和政府对老兵的关心和帮助也比以往有很大的进步,这是让我们这些健在的老兵最感到欣慰的。”

临别,老人家奋笔给《旅游世界》题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八个大字,仿佛号角,一直响在我这个晚辈人的耳畔……

猜你喜欢

国殇远征军滇西
钱静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七律·为赴鄂抗疫白衣战士写照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离奇消失的波斯远征军
准噶尔远征军进藏线路考
助推滇西乡村幼儿教育事业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