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不同类型文章进行英语综合技能训练的应用设计

2015-06-11冯维国肖少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阅读课

冯维国+肖少华

【摘要】在培训阅读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综合技能的训练。因为各项技能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根据“接受信息—加工处理—创造输出”的语言习得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特点的文章设计教学程序,实现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课 综合技能 教学过程

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在培训单项语言技能的同时,不应忽略了综合技能训练。从学习的长效性来看,教材中的文章只用于阅读训练,还会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进步。加入了语言综合能力练习设计的英语阅读课,可以补齐语言运用的短板,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同类型文章在题材、篇章结构和词句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我们需要依此设计相应不同的综合技能训练方法。

一、利用文章进行英语综合技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英国著名语言教育专家Jeremy Harmer 把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分为两类:接受( receptive )技能和产出( productive )技能。其中听和读为接受技能,说和写为产出技能。因为英语的学习行为是双向的,既要理解,也要表达。在以阅读材料为基础的综合技能训练过程中,应该顺应“接受信息—加工处理—创造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有目的的进行语言训练。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选材立意及谋篇布局,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在写作时选择和应用有效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最终使用学到的语言规则和知识,用说或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根据文章题材、结构和难易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确定综合技能训练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文章这一载体,并根据其类型的不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把听、说、写活动也调动起来,实现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1.叙述类文章。

(1)如果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简单,故事性强,可以按照“听—说—写”顺序开展综合技能训练。

方法与步骤:在Warming up环节,使用设问激发求知兴趣,唤醒学生头脑中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依据学生听力水平、文章难度和录音的语速组织听力练习;教师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说出关键词或主题句;最后在说的基础上,缩写、改写或续写故事。

(2)对于一般叙事型的文章,则可以采用“看—说—写—读”法进行训练。

方法与步骤:教师在课前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图画或简笔画,供上课时看图说话使用;在呈现图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逐个就每一幅图片进行描述。也可以一次性展示多幅反映文章内容的图画。指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完成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最后通过阅读对比分析自己描述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差异。

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文章阅读任务完成之后,即“读—看—说—写”法。教师选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制作内容清晰连贯的图片或简笔画,通过讨论图示内容中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进行口头练习。最后以看图写作收尾。

(3)对于含有叙事或描述内容的文章,也可以采用“听—读—析—说—写”的方法进行综合语言技能训练

方法与步骤:首先由教师引导进行听力训练,要求学生记下影响理解内容大意的词句的位置。然后通过阅读解答听力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接下来,教师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并通过教师引导完成写作任务。

在表达阶段,可以根据文章特点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表达。有意识的采用英语中用于表达时间顺序的单词和短语,如first,next,then,later,at the same time,afterward,eventually 等等。这些单词和短语可视不同情况细分归类使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空间顺序表达法,比如由远及近,由外至内,自下而上等等。还可以采用事物发展顺序表达法,比如(风暴等的)形成过程,动物的生长发育或进化过程等。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提示和引导学生注意该手法中的用词特点,并在此之后模仿说、写训练。

2.科技或传记类文章。该类文章的特点是生词较多且句子结构复杂,听力训练难于进行。可以采用“读—说—写”法。

方法与步骤:在快速阅读或精读后,教师提出问题。问题可通过“T or F”和“ Wh-questions ”的方式呈现;了解了文章内容后,可以安排讨论文章结构,主题句或写作特点。此后可以根据讨论的文章结构对文章进行复述。复述可以采用分段复述以降低难度;在学生复述练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事件或人物进行描述和评价,并通过写作的方式学习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三、方法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只有适合教学目的的活动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者,发挥组织、帮助、监控和评价作用。

3.设计中应采用先说后写的顺序。因为对“写”的语言要求比“说”高,先“说”有助于搭建阶梯,使学生能更高质量的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阅读课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