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科院校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展开基础分析

2015-06-11张晓伟张虹然史晓燕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

张晓伟+张虹然+史晓燕

【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一直是制约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很多研究和论文也在试图解决当今大学生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眼高手低”的问题。本研究专门针对高等医科院校药学专业学生,通过分析药学专业的学生基础,以期制定形式多样的训练项目和策略研究来提高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等医科院校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药学专业

高等医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一样正在从以“四、六级”为目标的应试教学向“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全面发展的英语教学转变。并且,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目前高等医科院校的《药学英语》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

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活动的展开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组织课堂的一般方法是:教师讲解、提问学生和做笔记,一般的授课工具是:幻灯片或者黑板和粉笔。

其次,在教师方面,虽然他们通过各种培训了解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教学法,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比如,在医学院校,班容量大,师资力量有限,很难把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学习经验和方法就受到了局限。另外,在学生方面,由于高等医科院校的英语教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且学生从小学或初中接触英语开始就已经习惯了被动的英语学习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被忽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并且,由于“四、六级考试”长期以来对于英语学习的指挥作用,学生对于大学的英语学习更多的是功利心和畏惧心理。

因此,尽快摸清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展开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项目和策略的基础,以切实激发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展其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消除以往英语学习中的被动现象。

一、学生基础

从学生基础方面来看,本科药学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好,四级过级率一过率较高,英语课堂组织的活动配合程度不错,因此开展本研究的学生基础良好。

二、教材基础

从教材基础来看,本研究采用的教材是沿用多年的《药学英语》第四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史志祥主编),该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一流水平,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读性和可教性高,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大批的药学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该教材课文内容题材分类清晰。例如,《药学英语》上册主要内容为基础药学英语部分,按题材分为15个单元: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因此,可按学生的兴趣组织活动,可行性高。

2.该教材所选用课文英语语言严谨,学术性强。文章内容涉及到的药理分析、药学说明书、新药研发以及药学管理等内容多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有所拓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所组织的学生活动具有较高的引导性,能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促进其兴趣发展。

3.该教材选用的英语文章用词具有极高的专业性,用词正式,词汇量较大。如此难度的英语文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教会学生专业性的药学论文应该使用哪些合适的用词,为其专业论文写作和阅读能够奠定一定的基础。

针对这套教材,课题组教师明确了药学英语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和运用。具体经验如下: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学。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大部分仍然习惯于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感到困惑和茫然。课堂上,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对学生进行宏观的引导和帮助。对于细节的理解和分析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讨论解决,这一举措不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己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药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单词、语法等教学项目外,还添加了少量的口语讨论活动和听力项目,比如有些教师引导学生听课文回答问题,或在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就课本相关内容进行口头报告,这些活动都践行了药学英语的教学要求,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吃透课本,利用一套教材提升口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培训策略实践基础

经过认真分析教材结构和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药学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特色,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课题成员在讲授《药学英语》课程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即主要采取“学生课前完成导向性任务+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组织活动”的形式进行。

口语能力训练:以Introduction to Physiology一文为例,课题组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准备成熟后,由小组成员挑选代表到其它小组进行英语版本的系统介绍,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组评价。

阅读能力训练:以General Pathology一文为例,首先,教师进行阅读前的准备活动。然后,教师可以联系病理学专业知识提出相关问题。活动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翻译能力训练:以The History of Microbiology一课为例,文章中有多处可供学生练习翻译所用的句子,如: “Koch was one of the first scientists to focus on the isolation of bacteria in pure culture resulting in his description of several novel bacteria includ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he causative agent of tuberculosis.”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句子不仅字数多,词汇量大,还出现了两栖类词汇、倒装结构以及同位语等的翻译。翻译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个人活动(individual work)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因此,教师可以再课前将文章中精彩的翻译句子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句子进行整体思考和分解翻译,然后以作业的形式交给教师批改。在翻译能力训练中,教师课堂讲解是必不可少的,讲解之后还要就学生在翻译训练中所犯的错误进行总结。

写作能力训练:在The Scope of Pharmacology一文中可供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的实例不少。如,在第二段中,作者说道:“The clinician is interested primarily in drugs that….Secondarily,the physician is ….Finally,all physicians share in ….” 其中,作者使用primarily,secondarily和finally等副词表现出临床医生对于药理学研究兴趣的先后顺序。再比如,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提到“广泛”一词时,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如extensive,expansive,wide等。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写作词汇。在进行此类课文时,课题组老师先进行讲解,提炼出优秀写作范例,然后提出一定的写作主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最后由教师进行批改总结。

经过认真分析总结,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英语综合能力训练的条件已经成熟,适合展开相关项目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史志祥.药学英语》(上册)第四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梁洁.医学生专业英语翻译及写作常见问题的评析[J].中国翻译,2002.

[3]罗选民.医学院校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译者主题关照[J].医学教育探索,2010.

[4]王立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J].中国卫生资源,1999.

项目名称: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项目编号:2014-GH-728

*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4年度基金项目,课题立项编号:sz141135。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