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语教学中无声语言的几种表达形式

2015-06-11鲁义军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鲁义军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无声语言往往胜过有声语言。在近两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颇深。因为有声语言是课堂上常用的传统教学表现形式,通常是老师口头讲授,学生聆听。久而久之,学生听多了,听腻了,课堂上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心情。然而,初中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只要我们教师课堂上稍加留心观察和研究,调整好自我心态,增强与学生互动的亲和力,恰到好处地实施以某种“无声语言”。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某种程度上来讲,除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无声语言 表达形式

所谓“无声语言”,是除口头或其它物理作用产生音量以外的一种给人以直观视觉形象出现的有形无声的“语言”。其表现形式有多种。比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体态姿式、下肢运动以及教师的服饰、装束等。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学生课堂情绪的因素。现在我们不妨将几种可资参考的“无声语言”表达形式试析如下:

表情丰富: 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表情发挥不够,不具备较强的亲和力,是调动不起积极性的。为什么?因为教师的表情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纪律和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的面部、眼神及肢体等表情动作相互协调,手脑并用,喜、怒、哀、乐等要表现充分、自如,与教师风趣、幽默、诙谐的语言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同时,应根据学生课堂纪律与视、听情况灵活掌握和调整自我表情,使之绘声绘色、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烘托气氛,调整环境,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产生轰动效应。

姿态优美:课堂上的教姿是教师言谈举止中自然显露而形成的,是教师自我修炼的结晶。其语言优雅动听;动作声情并茂;节奏高潮起伏;体态端庄自然。讲演有度,适可而止。能有效地吸人眼球,集中学生注意力,沟通彼此心灵,增强师生互动,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此情景交融和身心舒坦的环境里,学习英语神情专注,又未尝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着装得体: 作为英语教师,所任课程本身枯燥无味。如果教师装束随意,衣冠不整,不拘小节,那么,只能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如不加以调理就会使课堂陷入“僵局”境地,形成“一塘死水”。因此,教师的装扮对英语课堂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适度讲究穿戴,着装整洁、得体、端庄、大方。服饰色调搭配基本合理,款式新颖、浪漫而不伤大雅,具有职业化、大众化的优点。切忌标新立异,奇装异服或过于花哨。

肢体自然: 肢体也称形体语言,是采用手势和双腿等动作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其具有直观性、情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具体化,更易简洁,更能说明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肢体语言表达时,动作表现要自然、简炼、得当、合乎情理。切忌僵硬、做作,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或拖泥带水。

板书整洁: 教师的板书,尤其是当下人们普遍依懒计算机,将写字寄希望于电脑的情况下,作为英语教师,更要写字漂亮,板书整洁、美观、耐看。英文字母不比汉字,英文字母笔画单一、简洁,如果书写不规范,识别容易出错;而汉字一般是由几个笔画组成,即使缺少一、两个笔画其形体也大致相仿,基本可以识别。因此,二者是有很大差异的。英语教师板书工整、漂亮,同样给学生以美感,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愈加欣赏和崇拜。而且更重要的是吸引和挖掘出了他们满腔的书艺欣赏激情。

文笔流畅: 英语教师除了上述几种“无声语言”表现形式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资料。如,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批语、备课本、笔记本等,都是易被学生接触到的东西。一旦被学生看到,无形之中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因此,英语教师的一切文字性笔录、文稿等,都应整洁规范、文笔流畅、具有美感,不得有任何瑕疵。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学生所感染。其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人格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知识与品行。要真正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尚未成年的初中学生,他们涉世未深,世界观还没最后形成,极易被社会思潮牵着走。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善于研究,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亦师亦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诚相待,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那么,也一定能够激发其潜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无声胜有声。

参考文献:

[1]冯敏.培养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J].甘肃教育. 2014(13).

[2]杨晓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几个策略[J].甘肃教育. 2013(10).

[3]黄红英.开展短剧表演激发学习兴趣[J].文学教育(下).2011.

[4]吴凤梅.浅谈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

[5]柳建勇.优化英语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邯郸师专学报.2000(2).

[6]滕春喜.培养高职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动力的探究[J].神州. 2012(30).

[7]孙雪梅.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甘肃教育. 2013(2).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