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腹语师演唱对声乐教学的启迪

2015-06-11刘丽丽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丹田喉咙咬字

刘丽丽(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观腹语师演唱对声乐教学的启迪

刘丽丽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腹语演唱和歌唱相同,它仍然是用嘴说话,至于是怎样在不动嘴唇的情况下把每个字说得很清楚,这就是腹语演唱的秘密了。腹语演出的形式与声乐演唱、中国戏曲演唱,有很多的异同点。腹语表演的两个亮点是表演者在演唱时不张嘴或嘴巴微张,腰腹部的调控能力极强。就练习歌唱的技巧而言,看问题要提纲携领,避免本末倒置,抓住歌唱中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强调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借鉴腹语演唱的技巧,刻苦练习丹田弹性和耐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控制气息和声音的能力,各大共鸣腔体相互协作,同样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

腹语艺术;声乐教学;咬字;呼吸;对比

腹语艺术表演,表演者在嘴巴微张或者不张的情况下,怎样发出清晰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是个体的特异功能还是一种技艺?如果是后者的话,声乐演唱者对其加以学习借鉴,会对腰腹部气息的控制、共鸣的调节和咬字与喉位的稳定有较大帮助。针对这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名词,笔者进行了半年的调查,针对腹语演唱的奥秘,以及与声乐演唱的异同点,确定了论题,希望对声乐教学过程中解决气息的有效控制和怎样利用腰腹控制气息和声音进行研究。

一、腹语表演的奥秘

腹语表演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相传起源于中国,后传到古埃及,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欧、美等国家盛行。史书也有关于腹语表演的记载,相传《清稗类钞》中有几段关于腹语的记录。在中国,能表演腹语的艺术家并不常见。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腹语表演艺术逐渐复苏,在一些选秀节目上时常能看到用腹语表演的节目,使得观众对腹语表演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中央电视台家喻户晓的《星光大道》栏目,也曾有一位被网友称为“腹语达人”的周艳,能用腹语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我的太阳》等高难度的歌曲,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笔者了解到,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加训练,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用腹部演唱。经过比较研究发现,腹语表演所运用的发声原理,与声乐演唱有很多的相通之处。腹语演唱对腹部气息的高难度要求,让我联想到在声乐课堂上反复地跟学生提到调动腰腹的控制能力去歌唱的重要性。深呼吸有利于高位置共鸣腔体的运用,在哼鸣的意识下,淡化语言咬字的感觉,犹如开花结果的关系一样,声音从腹部扎根,在空、通、松的管道里生长,做到“声冠于顶”。演唱者在练习时,借鉴腹语演唱的技巧,加强下丹田的控制气息和声音的能力,小腹富有弹性,收放自如,会有利于声线和音色的统一,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

二、腹语表演张嘴方式的启迪

腹语表演的两个亮点是表演者在演唱时不张嘴或嘴巴微张,腰腹部的调控能力极强。腹语演唱和歌唱相同,它仍然是用嘴说话,至于是怎样在不动嘴唇的情况下把每个字说得很清楚,这就是腹语演唱的秘密了。腹语演唱打破传统的歌唱时口腔的共振发声,它是演唱者利用声带发生,减少口腔的共振,在丹田的深呼吸和呼吸肌群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保持喉咙打开的状态,字、声、音不断转换的同时,仍保持打开状态,充分放松舌肌,调动腹肌的力量,协调头腔哼鸣的作用,淡化口腔咬字意识,声音直接进入高位置发出声音。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声乐教师都会遇到学生喉咙打开状态不佳、不能保持喉咙打开的状态歌唱、演唱时呼吸运用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喉部肌肉紧张发出声音、声音弹性差、音色不够圆润等问题。有的学员在歌唱时嘴里面的声音太多,出现“倒声”的现象,或者声音太靠前,缺乏歌唱的整体性,造成气息上浮、喉头不够稳定,声音越唱越紧,缺乏头腔高位置共鸣的声音魅力等问题。究其根本,气息运用不到位是主要诱因。而腹语表演者在训练过程中恰恰相反,他们着重训练表演者气息支撑声音的能力,在喉咙打开的情况下,刻意淡化咬字的意识,充分调动腰腹肌的弹性,找到“腹部咬字”咬字的感觉,从而得名“腹语”表演艺术之说。相对于腹语演唱而言,利用小嘴训练方法,也就是说嘴不张或者微微放松嘴皮就可以,刚开始的训练不要过多地追求音量,声音在软腭后端,贴着后咽壁流动,淡化声音概念,气息的流动的概念走在声音唱响之前(气在前声在后),避免气息的僵持而导致喉部肌肉紧张,出现歌唱中喉结上提、舌肌紧,气息上浮的问题。与腹语演唱相通的是,从丹田起音,在通道里上下形成一条完整的抛物线拉开演唱,加强高位置哼鸣的意识,字从额头吐出的歌唱效果对本人来说受益匪浅。例如,演唱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窄母音“i”比较多,演唱时利用下丹田深吸气的感觉,将喉咙松弛地打开是歌唱的前提。演唱时,每个字从腹部起音,字和声的运行依靠下丹田和后腰对抗的力量逐步推进,发出理想的声音。

三、腹语表演与歌唱咬字的异同点

众所周知,世界上好的歌唱方法只有一种,它无关乎唱法和国界,那就是轻松、健康地发出优美的声音,准确诠释歌曲的内涵,并被听众认可。目前,国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水平的见解不一。作为声乐教师而言,不论讲高位置的运用、气息的控制、喉头的解决等诸多方面,无关乎出发点,教学目的均一致。怎样引导学生发出健康、优美的声音,是每个声乐教师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训练刚刚起步的学生时,需要找到一个相对更有效的途径解决发声中的种种问题。由于学员与学员之间既存在着共同的发声问题,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个体差异。有时候费尽辛苦但收效甚微,让教师也很苦恼。例如:当教师强调通道的重要性把支点放到腰腹部时,又失去了最有魅力的高位置;当强调高位置时,气息喉头又容易上提。种种演唱弊病既统一又相互矛盾地存在着。初听腹语歌唱,笔者恍然大悟,究其根本,气息是歌唱原动力之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就练习歌唱的技巧而言,看问题要提纲携领,避免本末倒置,抓住歌唱中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强调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借鉴腹语演唱的技巧,刻苦练习丹田弹性和耐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控制气息和声音的能力,各大共鸣腔体相互协作,仍旧可以唱出优美的声音。从而进一步实现各音区转换自如,同时拥有高位置魅力的理想歌唱状态。如果把腹语演唱时的技巧稍加借鉴并利用到歌唱中的话,对演唱会有很多的帮助。腹语演唱和歌唱的咬字方式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嘴张的大小。在歌唱训练中,每个学员的嘴张得都不太一样,更有甚者张着大嘴却没有声音,或者声音从口腔涌出。近年,教师认识到歌唱管道的重要性,也就是声音在后通道畅行,不要碰击喉咙、舌根和喉结,声音在后通道由头腔、咽壁、后背、后腰形成一条线,也就是保持打开喉咙的情况下歌唱和呼吸,不能因为字或音的改变而随意改变喉咙张开的状态。这对于很多声乐学习者来说并不是一件来容易的事。例如,在练声过程中相对单一的母音把握起来容易些,但是练声过后演唱不同的歌曲时,由于母音的不断转换、旋律的相对复杂,声音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障碍。此类问题会导致音色不统一,喉结后上提等现象发生。笔者认为,这就是歌唱中的咬字与腰腹气息调控的协调问题。腹语演唱的演员在练习时,他们要求舌头放松、唇齿不动,每个音的转换均需要丹田和腰肌的灵活运用,方可达到“腹语”演唱的艺术效果。换言之,在练习声乐的过程中,在歌唱通道打开的情况下,喉咙不能因为宽、窄母音的变换而无意识地动喉咙,每个字放在腰腹部去换,加强丹田和腰腹的拉力,充分使用腹式呼吸法,利用气息的延伸调节母音的变化,舌头的松弛起调配的作用,同样能演唱好一首作品。我们在强调通道意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借鉴腹语表演的咬字感觉,不要为了发出某个字而关掉或者给喉部压力,造成恶性循环,也就是采用“里大外小”小口的方法去演唱,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呼吸方式相比较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的表达有别于歌唱的呼吸方式,锁骨式呼吸能够支撑语言表述,而对于歌唱而言,较高的音域以及较长的乐句需要深呼吸的支撑。目前,常说的呼吸法有,胸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腹式呼吸法,对于歌唱而言,前两者显然不合适。至于胸腹式联合呼吸、腹式呼吸法哪种更合适,很多的专家、论著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关于演唱技巧,在众说芸芸的情况下,呼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丹田深呼吸的运用,在声乐演唱中也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歌唱中众多问题的出现仍以气息吸入的深浅和歌唱时有效控制为根本。对于一名声乐学习者来说,当吸气和呼气的问题解决时,歌唱中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笔者一己之见,近年来声乐作品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宏大的交响伴奏给演唱者带来空前的挑战,在歌唱机体协调运用的前提下,深呼吸有效供给至关重要。与歌唱相对比,腹语演唱对于呼吸的要求有着相通之处,腹语演唱者主要采用的腹式呼吸法,在他们演出时根本听不到换气的呼吸声,所采用的丹田式吸气法在腹部肌肉的控制下,适合了这种特殊技艺的要求。就声乐演唱而言,在细心地观察阎维文、黄华丽、宋祖英等歌唱家的表演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声音的掌握游刃有余,在歌唱机体相对放松的情况下,吸气的深入和呼气的有效控制是他们演唱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声乐教学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在演唱时换气有喘气的声音,那就是吸气浅的表现。由于腹肌弹性不够,气息大多吸到上胸以上,进而不能支撑歌唱,出现发声上的问题。腹语演员的日常练习主要强调腹肌的作用,刻苦地练习腰腹弹性、耐力。当气吸进来后靠着丹田和腰部内外对抗的力量屏住呼吸,每个字念盯在丹田的焦点上转换,声音通过腹腔、胸腔、咽、头腔共同协作发出,产生立体的声音效果。这让我同时联想到京剧演员在练唱时,腰部常常会绑一布带,绑带在很大一方面帮助他们收腹,感觉到丹田的控制力,使得呼吸饱满畅通的同时,胸腔和喉咙也充分打开。在演唱时,气息浅、气不够用等现象很常见,很多歌者忽略了深呼吸支撑的作用,过多的依赖喉部肌肉挤压发出的声音会逐渐失去歌唱的生命力。

五、结论

笔者通过对腹语艺术的探索更加清楚认识到,教学中所谈到的软腭充分抬起的歌唱状态需要硬腭适度下降;嘴巴的张开、喉咙打开状态歌唱,均需要进一步强调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从而解决喉部肌肉不必要的紧张、喉结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总之,歌唱中的种种问题并非单一存在的。坏的歌唱习惯需要有个好的健康习惯代替,日常说话,嘴唇和牙齿的开合度没有歌唱那么大,而演唱时又要做到语言的生活化,在复杂歌唱技巧的支撑下又不能失去念词朗诵的感觉,是很多歌唱者始终追求的目标。就像有人在探索吹管乐器和歌唱的联系的课题一样,众多姊妹艺术之间有着关联,腹语演出的形式与声乐演唱、中国戏曲演唱,有很多的异同点。笔者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吸取腹语表演艺术之所长,在声乐教学中进一步强调腰腹部的对气息控制的力量和舌头的灵活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对于解决演唱时真声多、喉头紧、气息浅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1]刘辉.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中国音乐,2006(1).

[2]孙立平.浅谈声乐教学中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31.

[3]李华.声乐教学中气息运用的基本要求与训练方法[J].甘肃教育,2013,(01):28.

[4]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6]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7]邢延青.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8]蒋松吟.歌唱的呼吸训练[J].新课程学习,2011(6).

G4

A

1007-0125(2015)05-0233-02

刘丽丽(1982-),女,籍贯:山东临沂,艺术硕士,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演唱。

猜你喜欢

丹田喉咙咬字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喉咙里的奔马》创作谈
喉咙里的奔马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