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

2015-06-10雷晓琴

卷宗 2015年5期
关键词:发展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摘 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它涵盖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方面来阐述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并以其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普遍影响来彰显其不朽的时代魅力。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与创新;普遍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中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疑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其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引领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道路上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理论以其自身的魅力,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普遍影响。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苏联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社会主义开始了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与斗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千万倍,社会主义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最终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但在现实中,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与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50年代中期的“波匈事件”、60年代末的“布拉格之春”、70年代的普遍停滞状态,到80年代末的苏联东欧和平演变,社会主义这种内在变化促使人们深刻反思。社会主义国家痛定思痛,意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问题与矛盾,社会主义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出现危机。在社会主义出现困难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却发生了十分令人称奇的变化和发展。20世纪后半叶,新技术革命把资本主义带入黄金发展时期。

面对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落差,能否经受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能否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激发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当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时期,社会主义必须认真、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尽管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其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实行改革开放,同世界接轨,积极吸取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东西,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可见,邓小平理论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处、竞争、共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客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 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各自的实践,坚持和发展着这一理论。邓小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创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一国两制”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等内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国情论”,其对重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恩格斯指出,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根本条件。一是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二是它的根子必须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邓小平理论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就是指它的国情基础,即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国情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起止时间、主要矛盾、发展战略、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等。其核心问题,一是认定我们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二是认定这种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就明确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而可以避免再出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超越初级阶段的失误,保留和巩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产生,不仅能够有效地防范“左”的思想作风的产生和蔓延,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这样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完善和发展的长期性,“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而不是短暂的“过渡时期”。二是奠定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即国情基础。它指明了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理论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三是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应保持积极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和改变落后的理论。面对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没有根本改变的状况,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来从事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其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为我们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就是在搞清这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了多层面的论述,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现实纲领和长远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就是集中体现在这一个“突出”和三个“统一”上。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这指出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正是他的发展观。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此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决不是只片面地讲生产力,而不讲或忽视生产关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从生产关系上讲的。邓小平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就消灭了剥削制度,但在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剥削现象,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以避免和消除这个可能性。同时,邓小平坚持现实纲领和长远目标有机统一的重要思路来论述社会主义及其本质问题。他坚决反对超越阶段的思想和政策,同时又提倡共产党人要坚持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根本标志。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其从关键环节上突破了人们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种种束缚,引发了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思考与改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和伟大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因此,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商品和货币关系退出了经济生活。列宁一度也曾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作为两个相对立的概念提出来。而斯大林认为商品经济的范围有限,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计划经济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是相互排斥的。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于1979年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70年代末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12次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从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主要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结合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论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未来社会论述中无市场经济这一说的空白。二是它解决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这一世纪性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我们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及将它付诸实施,从而为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找到了一条必由之路。其使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存在、巩固和发展同市场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从而使社会主义从实践到理论彻底走出了“要计划等同于要社会主义,要市场等同于要资本主义”这一误区,为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和足够的生存空间。

3 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普遍影响

第一,邓小平理论树立了社会主义不败的光辉旗帜,坚定了世界社会主义的信心。随着苏联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而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将是最直接、最突出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其经验被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纷纷借鉴。此外,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对中国刮目相待。中国的理论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必须而且能够创造足够的物质基础,尽快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赢得资本主义的尊重,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斗争中站稳脚跟,从而使社会主义得到充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二,邓小平理论为社会主义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和实践方式。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在同资本主义斗争的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的策略性,在理论目标上注意长远目标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立足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再模糊不清、不再感到虚无缥缈。比如,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要通过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法来实现,这体现出邓小平立足现实,将长远目标具体化为阶段性目标的辩证思维。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打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竞争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更是开社会主义理论之先河,提出“一国两制”的奇特构想,而且在实践中已经获得成功,这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方式。将此思想扩展到世界范围内,邓小平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改变同资本主义格格不入,甚至敌对的思想策略,而积极寻求同资本主义的和平与合作,以求得自身不断的发展。总之,邓小平理论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其具有严密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富于唯物论、辩证性和历史感,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相信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取得更伟大、更突出的成就,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注释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

[6]李兴耕等主编:《当代国外经济学家论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7]聂运麟.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11.

[8]赵家祥.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新视野: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2.

[9]朱荣英.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突出贡献[J].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4.

[10]王金烈.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11]严书翰.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成果[J].新视野: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2004.4.

[12]刘宝成.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贡献[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作者简介

雷晓琴,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党校教师,研究生学历,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政治学专业。

猜你喜欢

发展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之路q
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大学英语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
邓小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
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前沿问题的研究——评高屹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