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15-06-10段恒

卷宗 2015年5期
关键词:刚毅人本主义统一

段恒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优秀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换言之,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我们认为,“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等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1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防范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绵亘中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它的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丰富的内涵,也有芜杂的内容,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主导观念,作为民族文化特质的典型表现,我们应当从文化发展、延续的民族性的一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作出积极的评价。

2 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这个传统方式来说,就是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从总体来看,以儒道两家思想为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这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人本主义,可以称之为道德的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3 刚健有为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指坚定性。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文天祥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人生在世,要为崇高理想尽心竭力奋斗的正义追求,读起来荡气回肠,至今仍是激励人们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自立和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

4 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区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他所谓的“人和”,是指人民之间团结一致,以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协调关系。他还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即人心向背看做是统治者是否具备“人和”的基本条件,把它提到决定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以中为度,中即是和,是儒家和谐观的重要内容。“和”包括着“中”,持“中”就能“和”。

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使中国人十分注意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刚毅人本主义统一
山水布依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盘古传下的家园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New auto color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microscopic imaging system①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