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玉环在2015

2015-06-10沈奇岚

女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唐明皇帕特里克杨玉环

沈奇岚

今年是杨玉环小姐非常忙碌的一年,她不断地成为大众评论的对象。每当新的和她有关的影视作品上市时,她都会被言说一阵,今年的评论依然没有放过她。

最近的评论导向让我有些晕头晕脑,大家关注的点越来越重口。其实中国的电影观众是极为宽容的观众,电影只要有一点点诚意,愿意为观众多着想一点点,并且不把观众当作傻瓜时,票房和口碑都会让人惊喜。杨玉环并非第一次成为电影的改编对象,却是第一次在网络上被如此恶搞。是网络这个方便的出口,让观众们将自己未被满足的期待化作吐槽的巨大动力,比如服了毒的杨玉环,竟然还来和唐明皇继续缠绵。真正的戏剧性应该是来自于人物性格深处,而非表面上轻易甚至矛盾的情节。

这让我认真思考,为什么在2015年,我们还要看一个被说了几万遍的故事呢?

“因为这不仅仅是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这也是杨小姐和李先生的故事,可以是任何一个杨小姐,也可以是任何一个李先生。爱是不分年代的。” 帕特里克这样回答我。他正在创造另外一个杨玉环。当代芭蕾舞剧《长恨歌》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帕特里克是这部舞剧的编舞。他给了观众另外一个版本的杨玉环。

一件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能够丰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它让我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理解比以前更深。那些無法增加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理解的作品,只是普通的商品。商品有存在的价值和道理,它们让我们获得快感,它们深知所谓的“泪点”和“笑点”在哪里,在好莱坞的编剧课上,三分钟一个小冲突,五分钟一个小高潮,这些都是剧本的基本功。

杨玉环小姐的故事,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艺术作品。那些重复从前已知的事物或者已知知识的,我们只能称它们为消费品,而并非艺术品。那些在说了一万遍之后依然有新的角度的人,他们是在真正地创造作品,我佩服他们的勇气。

帕特里克在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英文版,他被深深打动,决心要把杨玉环的形象搬上芭蕾舞台。在他的理解中,这并非是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而是一个为爱献身的伟大女性的故事。

他的诠释让我感到惊喜,因为他呈现了全新的人物关系。主人公依然是那些人,但是他们之间的强弱关系,爱恨情仇,已经重新调过比例,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芭蕾舞剧《长恨歌》中,杨玉环是个伟大勇敢的女性,在她和唐明皇的关系中,她是强势而唐明皇是弱势。几乎完美的杨玉环给了近乎老年的皇帝最后一个春天,他因为不自信,所以要以自己的权势来获得她的欢心,无论是提拔她的一家,或是各种宠爱,都源自他无法自拔的对爱的不确定。最后,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宰者,他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而必须通过牺牲她来重获军心。在帕特里克看来,这是个失败的男人,哪怕最后他保住了王权,但是他永远失去了爱的权利。掌握主动的反而是杨玉环,在芭蕾舞剧中,她愿意保护自己的爱人,并主动献出了生命。

芭蕾舞剧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步。最后一幕中,在遥远的时空,杨小姐和李先生在太虚幻境中重逢,但是身不由己,仿佛被空中无形的线所牵动的木偶,他们相爱,他们分离,每个人都是命运的木偶。舞剧落幕时,全场掌声持续良久。

我的感动来自于帕特里克的这份新理解,这份理解突破了某些原有的尺度和偏见,让一个新的勇敢的女性站在了观众面前。他让每个观众都重新思考杨玉环这个角色,她承受了那么多年的偏见,她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基本被定型。可是所谓艺术作品,就是要把已经定型的角色重新诠释。

1990年代,李碧华的《青蛇》几乎重新诠释了《白蛇传》,青蛇渐渐成为了有情有义的女性;《大话西游》重塑了孙悟空和唐僧,这部影片成为了那一代年轻观众心中的经典,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紫霞仙子。给经典的作品和形象以新的角度是真正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中,有的成为了伴着爆米花的消费品,有的成为了新的经典。

猜你喜欢

唐明皇帕特里克杨玉环
遇见奥兹(节选)
香尽空珊珊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对谁
熊抱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月夜偷曲
大唐艳景中的女性幻象
祭拜戏祖唐明皇之祭文简释
月夜偷曲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