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

2015-06-10张宗源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7期

摘 要:本文从盐亭先贤文同的生活、求学、为官足迹和传世诗文中,系统梳理文同精神内涵,着力挖掘其在官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以期在发掘、借鉴中传承文同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关键词:文同精神;官德修养;借鉴传承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盐亭)人,著名画家、诗人。文同是四川盐亭先贤的代表人物之一,发掘文同的精神遗产,宣传弘扬文同精神,既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除了“成竹在胸”的水墨竹画艺术外,文同诸多闪耀着中华文化光辉的精神品质,不为大众所知。从《文同评传》中可以看出,文同虽然是一个封建官吏,却在其诸多不凡的人生经历中闪耀着光辉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发掘、研究、传承和发展。

一、忠君为民、法制利民的理念

文同知陵州时,在《奏为乞免陵州井纳柴状》中,有一段话特别令人警醒:“臣之所见止为四县百姓有此积久输柴之弊,未尝有人为之言者。臣今既知矣,岂敢缄默?实恐上负委寄,循满而去,尸此禄食,非素心也。”文同为官,不是尸位素餐,循满而去;更不是为保一己之官帽,漠然视之而缄默,或畏惧权势,置社会安危、民生疾苦于不顾。其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颗“素心”。

这“素心”是什么呢?其一是“恐上负委寄”,其二是“为四县百姓”。“恐上负委寄”,表现了他的忠君思想,把忠君和为民结合在一起。既然是忠君与为民的结合,就不能绝对“唯上”。这不“唯上”的标准,从文同的事迹来看有两个,一是是否损民害民,二是是否符合公认的法度。

关于第一个标准,即文同的为民思想,在他的《送尧夫二章》(尧夫名纯仁,范仲淹之子,文同同年进士)中有进一步的阐释:“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可见,“与民为利”,是他为官的宗旨。凡对“与民为利”有所妨礙的,他就坚决矫正。

公元1071年,文同到陵州后,深入山区,见百姓为盐井“输柴”十分悲苦。而“煎盐所用烧柴由陵州四县百姓按户缴纳”,则是“二三十年前…旧时立法规定”。文同并不“执据”反要废除,他以为二三十年前立法时,全州官井只有数处。但到他的任职时已发展到数百井,所要捐的柴已是过去的几百倍,不仅砍伐大量林木,导致“山谷童秃,极望如赭”。而且无论老幼都要荷负运柴行走数百里崎岖险峻的山路,“衣裳穿露,身体尩瘠[1],都无人色,吁嗟之声,充溢远近。”(《奏为乞免陵州井纳柴状》)看到这种情况,文同便奏请革除这一弊政,改官办为民办,推向市场。这一废旧法、除苛输的举动,获得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拥护。这一废一兴,鲜明地表现出他所主张的是要利民惠民,而不是伤民损民。

关于第二个标准,即维护公认的法度。

公元1070年他在京城知太常礼院时,又兼编修《大宗正司条贯》,负责讨论拟定宗室礼法制度的事务。这事涉及王公大臣,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就会遭致不幸。7月,在议几位宗室后嗣袭封爵位的事情上,文同因与陈荐等“执据典礼,不予创改,违背了上意,受坐(处分)夺一官,由五品降为六品”。其实,他“执据典礼,不予创改”,很多当朝官员都是赞同的,但都不敢像文同一样对上直言。文同却做到了宁愿官削一职也不让步,他的“执据”彰显了为人处世的铮铮铁骨。

文同以守法利民的理念履仕,能做到既“与民为利”而“正所妨”,又“执据典礼”不唯上,是难能可贵的。

二、忧国忧民,勤民谨政的精神

文同所怀的“与民为利”的“素心”,鞭策着文同每到一处,都把造福社会、惠利百姓放在第一位,真心诚意地为百姓干事。

公元1070年,文同被朝廷任命为知太常礼院。在朝廷任职,生活优裕,一家其乐融融。但文同自知官场凶险,并不留恋朝廷,自请到川蜀任职。公元1071年农历3月5日,文同到达陵州(今四川仁寿)任所,所见“江边乱山赤如赭,陵阳正在千山头”(苏轼《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萧条官宇岩岭上,零落民家坑谷里”(文同《送通判喻郎中》),深感“此州最为僻陋”(文同《陵州谢上任表》)。从优裕的朝官生活,一下降到僻远的山野生活,其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年过半百的文同却甘于寥落,淡定处之,在这片土地上,他辛勤耕耘,收获了显著的政绩。

文同在陵州上任后即巡视各县。他在《祭梓潼神文》中宣示了他的执政理念和目标:“抚柔良,抑强悍;宣教化,齐咸俗。行二年之政,成一方之善。”

据载:文同微服私访,得知城中有一伙不法之徒,昼伏夜出,拦路抢劫,致居民日暮即闭门不敢出。文同调查清楚后,即捉拿归案,严加惩处。接着,又顺藤摸瓜,探知西山深处有强盗窝点,便一举捣毁,全部捉拿归案。从此,百姓夜敢出门,生活安定。

在陵州所辖的贵平县,有几名男子自称“真神”,诱骗老百姓放弃农事,奔走集会,祭拜鬼神,以此骗取钱财。文同得知后,擒其首犯,严刑拷问,使“真神”原形毕露;并处以刑律,没收其骗取的钱财归公。既制止了猖獗一时的迷信活动,教育了群众,又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上文涉及的废旧法,除苛输;还有允许自办卓筒井,国家课以赋税,抑制豪强;调派军力,以防浮浪逃犯暴乱;改陵州为“监”,使国家监营盐业,都是文同在陵州任上的政绩。正因为他忧国忧民,勤民谨政,在陵州政绩突出,受到成都府路重视,成都府路派张郎中和张度支巡视后,专为他向朝廷请功恢复原五品官职。

文同在守汉中时,其政绩也颇丰,受到朝廷的肯定和赞扬,被授予度支员外郎,仍加轻车都尉官衔。文同视察汉中地理形势后,深谙汉中是战略要地,但已“城墙毁陷”,“厢军病孱居半”。他便奏请朝廷“修垒雉堞,增屯营伍”,“定众志,安固基本”,以防“临时万一”。(文同《奏为乞修兴元府城及添兵状》)

同时,他对汉中恶劣的社会治安严加整顿。深入街坊市井,微服私访,查捕盗贼,使民安居;亲临险峻斜谷,布网交通要道,周密侦查,掌握证据,一举根除了长期以来官府禁捕不了的秦陇恶少;督厉县乡恶绅,减除苛税,昭雪沉冤。

三、心在草泽、悯民爱民的精神

文同“与民为利”的行为,正是他悯民爱民思想的具体表现。他出身农村,身世卑微,曾在《贫居》中描写当时的生存处境:“群蜗恶积雨,缭绕篆空壁。男儿处贫贱,举首宇宙窄。”他幼时背柴上街去卖,恰逢官轿迎面而来,因躲避不及,被推攘闯了官轿,受到官差鞭笞。一方面,他对农民生活的艰辛有深切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对官府的专横跋扈有切身的体验,加之家庭传统的儒家“性本善”教育,这才成就了他骨子里悯民、爱民的意识。

文同有一首悯农诗叫《宿东山村舍》。从诗文看他是住宿农家,得知遭受虫灾后,已是家徒四壁的“八十雪眉翁”还要缴纳官税,又联想到老丈“必以饥饿死”。一时间文同也“不语唯抆泪”,“但愧有禄位”,乃至“到晓曾不寐”。常人都以为封建官吏在家都是妻妾成群,丫环伺候;外出都是骑马乘轿,簇拥而行。但文同却是宿居农舍,而且是在荒年的时候,可见文同非常关心民生疾苦,深入民间,同吃同住。“但愧有禄位”,“到晓曾不寐”,言明了他眼看灾情严重却又无能为力时那种愧疚、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文同在《织妇怨》中描写了一位织女的悲惨遭遇。织妇辛勤劳作,累得肩膀都抬不起来了,双脚被踏板磨出了死茧,终于织好一匹精美的丝绢。父母小心翼翼地抱去缴税,发怒的监管却认为不合格,“大字雕印文,浓和油墨污”,毫不留情地盖上退印打回来。一家人“相看各无语,泪迸如倾泻”,只好典当身上的衣服,买来丝重新织绢。织女连夜加班织制,寒风刺骨也咬牙坚持。岂知第二天,催税的官吏就找上门来,“叫骂嗔纳晚”。对官吏的肆意欺压、蛮横无理,文同十分愤怒,发出了“安得织妇心,变着监官眼”的呐喊。如此细致的描写,说明文同和底层人民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对底层人民生活、思想、感情的了解是何等深入。

四、实事求是、矫枉纠错的精神

如果说忧国忧民、与民为利是文同为官的价值观,那么,实事求是、矫枉纠错就是文同为官的方法论。

北宋王安石变法,是在“积贫积弱”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富国强兵,这一点,文同是拥护和支持的。但对其中一些與民争利的做法,文同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坚决予以纠正。

公元1076年,文同在知洋州(今陕西洋县)时,深入州北真符县和州南西乡县查访民情,得知茶盐榷法(官府专卖专买制度)实施措置不当,给老百姓造成三大苦难。一是官府每年向洋州征收四十余万斤茶叶,不准商贩转运,山民户户摊派,男女远运,远者往返千里,劳民伤财。二是官府另兴“纲外茶”,规定只能去蜀地销售,他路禁之;而蜀地盛产茶,运去的茶叶滞销沤坏,反遭赔索。三是民盐官控,不准商贩运销,盐缺民苦。于是他一面与路州朝廷专管使者交涉,要求厘正;一面上奏朝廷,解除了当地这一不合理的禁令。文同的这些政绩,博得百姓欢呼,传诵千古。

又如前面论到的废旧法,除苛输;允许自办卓筒井,国家课以赋税,抑制豪强等,都是实事求是、矫枉纠错的作为。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文同对待所谓“刁民”的事。1072年冬,文同守汉中。汉中东境城固县的旧巴城,其土著居民一贯拖欠租税,素称刁蛮愚顽。文同查访得知,此地乡规徭役苛重,居民一年耕种所获缴纳租税后就面临破产,民不聊生,痛苦欲绝,怨声载道。文同十分气愤,严斥县乡头目,督厉他们减免租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来,不仅积弊革除,巴城之民素称“刁顽”的恶名也得以澄清。

五、劲节高风、笑对人生的精神

如果前四条是文同的为官之道,那么这条就是文同的为人之道。为人之道是根本,为人之道正确,才能“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文同出身儒学传承的世家,又常与僧道交往,因此,儒、佛、道对他都有很深的影响。他风高节劲,正直为官;又泰然处世,笑对人生。文同在为张度支作的《射中金钱诗序》中说:“学以正治心,心以明养神,神以妙应物。”这就是文同的人生哲学。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同正是求学以正心,正心以明神,明神以得妙,妙以应万物。

文同劲节高风,正直为官,表现在他仗义执言,敢于矫枉纠错。文同任地方官时,很多地方积弊历任官员不敢触碰,他却敢于上奏朝廷,据理革除,从而所治之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拥戴,连巡视官都为之感动,朝廷也嘉其政绩。

文同劲节高风,正直为官,表现在他不贪图钱财,不趋炎附势。文同在朝廷任馆职时,由于其墨竹画名震四方,索画人门庭若市。但文同是以艺交友,鄙弃用绫罗绸缎来求画的权贵,将他们的礼物抛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所以文同为官一生,“公资廉方,居家不问资产,所至尤恤民事,民有不便,如己纳之阱中,必为出之而后已。”(《文公墓志铭》)以致死后,“遗留资产一无所有”。

文同劲节高风,正直为官,表现在他以正义为本,独立自主、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执政风格。文同在王石安变法演变为党争后,又以晚唐党争祸国殃民的前车之鉴,箴劝道:“君莫学杨虞卿奉李宗闵,宗闵权势岂能久?君莫学刘栖楚附李逢吉,逢吉禄位宁长守?虽然一时身暂好,其奈千古名常丑。丈夫读书要知道,所信不笃被其诱。大张富贵作罗网,愚者纷纷以身就。”并得出结论:“劝君圣贤术内好潜心,劝君邪佞党中休入手。”(《遣兴效乐天》)他以“君子不党”来作为自己信守的格言,对变法政争“独远之”。王安石本来是文同的好友,一时炙手可热,但文同就是不愿强制实行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以邀功请赏。而苏轼与文同的关系更好,不仅书信不断,在一地为官时,还常常切磋诗书画艺,聊天谈笑;但文同决不怂恿苏轼反对王安石,反而加以劝诫。

文同劲节高风,还表现在他“自常审己,不敢求人”(《谢运判韩都官启》)。“自常审己”,表现出文同为官自省自律精神的常态化。“不敢求人”,表现出他对规则的敬畏与自警。文同为官,不是靠关系,而是凭自己实干以获得百姓、朝廷认可。公元1054年春,文同在邛州任职满三年后回到京城汴梁候职。自己身边很多候官的人,用尽心机,取巧钻营,甚至不顾廉耻,都谋到了职位。他对此并不羡慕,认为“胡为智巧役,所有日夜隳。不能保其元,妄事纷扰为。”(《秋居览景因感所事》下同)他鄙视这些人被钻营取巧所役使,连仁义道德的本元都丧失了,这样下去,祸患将会纷至沓来,无异于“汲汲以就死”的妄为罢了。他认为 “夫人为灵者,仁义实所尸。”人作为万物之灵者,就应以仁和义为主体(尸),否则,何以为人为官?所以,他既不以在邛州树立起来的循吏形象去跑官,也不找再次任相而与他有旧交的文彦博要官,更不去行贿买官;而是“闲居闭穷巷”,“掩书坐前楹”,寄身诗情书趣。

文同将自己的书屋命名为“墨君堂”,称竹为君,并在诗中写道:“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这种虚心劲节,正是他自身品格的写照。所以苏轼称其为“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而不倚,独立而不惧。”

另一方面,他又泰然处世,笑对人生,自谓笑笑先生。苏轼在《石室先生画竹赞并序》中赞文同曰:“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竹亦得风,夭然而笑。”这“以竹发妙”,就点明了文同所笑之内涵:既正直高风,虚心劲节;又宠辱皆忘,泰然处世。所以连司马光都称赞他“襟韵潇洒,如晴云秋月,塵埃不到”(范百禄《文公墓志铭》)。有如此襟韵,才有在京城近两年的淡定候职;有如此襟韵,才敢于舍弃优裕的朝官生活,自请任地方官过艰苦的山野生活,积极施政;有如此襟韵,才能在党争中“独远之”,独立特行,游刃有余;有如此襟韵,才能在宛丘驿馆“沐浴衣冠,端坐而卒”,是那样的平静安详,从容镇定。

六、勤奋好学、崇教启智的精神

文同的先人文翁、文立为官时就非常重视兴教办学,开启民智。文同的尊祖、祖父、父亲皆尊儒重教,诗书传家。文同家族的这一文化根基,为文同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文同自小就勤奋好学,天资聪颖,记忆力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不到二十岁,文同就“声震成都,名扬蜀中”。文同少年时,遇农忙,就在家白天劳作,晚上读书;农闲时,就外出游学。他到过盐亭县、东关县(今盐亭金鸡)、新井县(今南部大桥)、阆州(今阆中)、梓州(今三台)、绵州(今绵阳)、成都等地,结交师友,切磋学问。文同在《邛州处士郭君墓志铭》中就谈道他少时在成都游过学:“余少时与郭周田(蟠叟)同学西州,交游甚熟。”[2]

文同弱冠后,不辍发愤苦读。他在《贫居》中说:“绳床拥敝绸,初起发未栉。南窗展书卷,就暖读寒日。”一早起来,连头发都来不及梳理就捧书阅读,1049年32岁时,文同考取进士。

文同立世后,秉承先人文翁、文立的传统,重教兴学,开启民智。1046年秋,在梓州参加乡试取得第一名(解元),1047年被郡中豪俊一致推举为武信军(今四川遂宁)公立学校校长。文同作为遂宁公办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为遂宁的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文同知陵州(今四川仁寿),惩“真神”,除迷信;守汉中,办学兴教,传道教化,移除当地饶财寡文的遗风陋俗。文同这些举措,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护。由于文同家族非常重视崇教启智,又加他在为官后不断地学习,与名人切磋,反映社会,铭传人物,写意山川风物,从而达到了苏轼所称誉的诗辞书画四绝。特别是其墨竹画艺,“得于想象外”,“成竹在胸”,更是精益求精,开中国水墨竹画之先河。

七、敬老孝亲、不慕虚名的美德

公元1059年春,文同在京已考入属于名流的馆职担任朝官,其官运前途无量,令人羡慕。但令很多人费解的是,他却于1060年冬奏准辞京“通判邛州”。原来是因为父母已七十多了,令他牵肠挂肚,要回川尽孝亲老。父亲去世后,又奏请转判汉州(今四川广汉),赡养八十岁的老母亲。“百善孝为先”。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弟子规》作为道德规范,新中国成立后又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现在还用法律形式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文同敬老孝亲的美德,在重财利轻孝敬这一世风日下的今天,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传承文同这种敬老孝亲的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普天之下,共享天伦之乐。

参考文献:

[1](宋)文同著,何增鸾、刘泰焰选注,文同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2] 刘泰焰、刘永文著,文同评传[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宋)文同著,胡问涛、罗琴校注,文同全集编年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 1999.

作者简介:张宗源(1946–),男,汉,四川盐亭,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四川盐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