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2015-06-09曲彦

科教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曲彦

摘 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贵重仪器设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通过调查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现状,针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有利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贵重仪器设备 使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87

Use Situation Analysi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Expensive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QU Yan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Audit Office, Qingdao, Shandong 26655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o effectively use expensive equipment to become a problem in front of us. Through the survey instrument status quo valuable equipment for use dur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a more practical respons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eaching resources are fully utilized, and mor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valuable equi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expensive equipment; use situation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飞速发展,大量资金用于购置贵重仪器设备完善实训条件,为培养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这些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维护与保养问题随之而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单位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高职院校在贵重仪器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1 高职院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文件规定:“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高等学校应根据教育事业和学科的发展规划合理购置贵重仪器设备。”可见,贵重仪器设备是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实训、科研的硬件基础,对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是高职院校办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部《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教高司条函[2000]010号)规定:贵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主要从设备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与功能开发等方面考核,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每台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本文主要参照此指标来分析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调查中发现:工科类专业购置贵重仪器设备较多,文科类基本未购置贵重仪器设备;设备总体使用效益得分情况不理想,及格较少。从以下五方面来具体说明:

(1)机时利用情况。各专业仪器设备机时利用情况差距较大,最高的为160%,最低的为12%,甚至有设备购置后并未开封的情况出现。

(2)人才培养情况。设备主要用于学生的实训,通过培训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独立完成部分测试,如取得PCB设计高级证书、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等。但部分闲置设备对学生培养未起到作用。

(3)科研成果。未有直接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的研究成果,此项得分均为零分,设备多用于社会培训。

(4)服务收入。通过举办培训班及考证获得收入,如举办了4期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班、4期高级电工培训班及考证工作、2期高级数控加工中心及数控车培训班及考证、共有400余人考取高级电工证书、300余人考取高级数控证书等。

(5)功能利用与功能开发。基本仅是在仪器原有的功能上使用,未有新功能的开发。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除个别仪器设备在机时利用、人才培养指标较好外,其余指标均有较大差距,设备的使用效益很难谈起。可见,提高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实现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2 贵重仪器设备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机时利用不平衡。调查中发现,导致设备机时利用差距较大的原因有多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中利用仪器设备开展的实训课程较少,甚至个别仪器设备的操控性与专业需求差距较大,导致机时利用为零,说明仪器设备在前期需求论证环节过于重视设备的高、精、尖,而忽视了设备的实用性,可见忽视仪器设备的需求论证环节带来了资源的浪费。

(2)利用贵重仪器设备取得的科研成果较少。调查中发现,直接利用设备进行的科研项目几乎没有,更无发明或专利。部分设备主要用于社会培训和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培训。科研成果少确实存在客观因素,即高职院校贵重仪器设备购置目的主要是满足教学实训需要,很少因课题研究购置贵重仪器设备,但也突出高职院校对利用贵重仪器设备进行科研活动重视不够的问题。

(3)社会服务收入少。利用贵重仪器设备进行的社会服务收入与设备总值比较较低,说明高职院校的贵重仪器设备开放程度不高、资源共享水平有限。有些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后,主要限于校内人员操作使用,甚至只是个别专业教师来使用,使用范围很局限,缺乏使用交流的机会,更是没有资源共享的平台,无从谈起共享程度,从而阻碍了该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益的提高。

(4)功能开发程度低。仪器设备基本上是在原有功能上使用,未有新功能的开发。高校的发展必然导致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提高,功能全、技术新的教学仪器设备受到专业教师的青睐。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关注原有教学仪器设备潜在功能开发的却很少,一般的做法是购买新的设备。高校用在设备开发上的经费少得可怜,在设备科研的投入上也屈指可数。这就引来了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热,而原有的设备则被闲置,或直接报废,这是对原有设备的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①

(5)维护维修环节薄弱。贵重仪器设备购置费用较高,运行成本高,同样其维护成本也偏高。购置贵重仪器设备的经费一般是专款专用,资金比较充裕,但后期维护和维修费用却未配套解决,加上此项资金需求又比较大,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仪器设备主要用于实训课程,而参加课程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距较大,导致仪器人为损坏的情况不可避免。基于此,仪器管理工作想要做好,后期维护和维修资金必须配足。假若维修维护资金不能及时拨足到位,势必会导致仪器的折旧加速,甚至搁置不用,这样就更无从谈起仪器设备的效益。

3 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应对措施

(1)科学论证,提高贵重仪器设备机时利用。针对贵重仪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存在盲目性,设备购置后不适用或调整了人才培养计划,造成设备使用次数少或根本未使用的情况,应建立科学决策程序,严把贵重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关。在审批设备购置计划前,应该根据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专业的设置情况,对预购买设备的必要性、预期使用率、设备管理员配备等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对仪器运行耗材情况、预期发挥效益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对于预期使用率低、效益差的贵重仪器设备,能不购买尽量不购买。尽可能选择投资少、用途广、效益高、实用性强的仪器设备。只有切实做好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前的论证,才能保证贵重仪器设备购置科学,才能实现仪器设备的高利用率。

(2)以科研为抓手,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学校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利用现有贵重仪器设备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在一些比较大的课题项目中,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来取得数据。课题组成立之初,可以邀请仪器设备管理员加入到项目中,让设备管理员清晰地了解科研目的、结果产生的原理与过程,设备管理员的参与可以使实验技术方案更科学更合理,加深课题研究,争取获得自然科学类的高层次科研成果,如:授权发明专利、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更有效地使用仪器设备。

(3)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共享服务。学校根据仪器设备持有情况,加大与相关企业、产业合作力度,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增加社会服务收入。《“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对全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实现资源社会化、公平化使用。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都有功能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并且配备一定数量的大型精密仪器。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强化大型精密仪器共享意识,建立大型精密仪器共享管理模式,与地方企业、公司和科研院所等进行横向合作,共同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同时,对于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要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并通过网络平台将信息向社会各界公开,使仪器共享走向公开化、规范化、科学化。②建议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共享机制,在节约学校资金的同时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4)在设备原有功能上,加大功能开发力度。在设备原有功能充分使用的基础上,学校应设专项资金,用于贵重仪器设备的二次功能开发,充分挖掘仪器设备的自身优势和功能,避免出现仪器还未使用几次就被搁置或是替换,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可以在功能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做课题研究,这样既充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不断采购新设备浪费资金,同时也能获得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

(5)强化设备维护维修意识,落实维修费用。首先重视前期资料管理工作,特别是有关该设备的购置前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批计划、招投标文件、合同、验收单等资料的归档整理,以备日后维护能有依据可循;其次,需将装箱清单、合格证书、安装说明、操作规程、调试报告以及有关重要文件归档,便于日后设备的维护保养;再者,认真做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档案规整工作,特别是要对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操作培训工作,同时做好使用记录填写工作,保证填写内容完整,包含开关机时间、项目名称、操作人员、仪器状况等信息,按规定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才可以操作仪器好统计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基础工作,对仪器设备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记载并详细说明,为维修提供第一手资料;最后,落实维修配套资金,保证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维修。

综上所述,建立并完善贵重仪器设备规章制度,重视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工作,积极开展贵重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建立较为科学的设备使用评价考核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确保贵重仪器设备维修维护资金到位,才能充分发挥贵重仪器设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实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较好地解决贵重仪器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注释

① 赵春鹤.关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报,2012.6:134-135.

② 唐沈,曾鸿鹄,李艳红.地方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利用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56-57.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