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枣业概况及我国西南枣业发展前景

2015-06-08夏树让

科学种养 2015年6期
关键词:鲜枣枣树果树

枣树是我国特有果树,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容易栽培、耐粗放管理、投产快、丰产稳产、结果年限长和鲜枣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且是很好的蜜源水果树,因其根系发达,还是退耕还林、防治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适合山区丘陵发展的经济林。枣果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既可鲜食,又可深加工成多种产品,干制后久储不腐,耐储运性强,是传统的重要滋补保健品和中药材。

一、国内外枣树生产概况

枣原产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有三千多年。据近代考古研究的新发现证实,我国枣的利用可追溯到7700年以前。在我国历史上,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五果”。世界各国栽培的枣均引自我国。世界上称谓的海枣(又称伊拉克枣)属棕榈科,我国的枣属鼠李科,果形虽相似,但为同名异物。我国的枣现已传播到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除韩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有少量栽培外,其他国家均无经济栽培,多为庭院观赏或研究之用,其中以韩国的枣树经济栽培量最大,已成为韩国的第八大果树树种,但单产不高,总产量也不高,每年均需进口一定量的红枣供应市场。

我国枣的分布范围极广,在东经76°~124°,北纬23°~42°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两广、福建、台湾,东起沿海诸省,西至云南、贵州、四川、新疆乃至西藏均能生长发育。清代记载的所谓“藏枣”即由西藏进贡而得名。在藏族聚居的四川乡城县海拔2800米的河岸也有枣属植物分布,取名“蜀枣”。我国枣区大致以年均气温15℃等温线为界,划分为北方枣和南方枣两个生态型,其主产区在北方。其中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产量最多,五省总产量占全国枣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全国枣树栽培面积有60多万公顷,年产枣果110万吨,是我国第七大果树树种,总产量在干果中居第一位。

我国枣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中国果树志·枣卷》一书中,就收录记载枣品种700个,其中制干品种224个、鲜食品种261个、兼用品种159个、蜜枣品种56个。继该书出版后,各地又陆续报道了不少新的品种品系和类型,如山东的鲁北小枣、雪枣、大瓜枣、大白铃,河南新郑的灰枣、鸡心枣,河北的优良鲜食新品种枣脆王,江苏泗洪的极晚熟鲜食大枣特大枣王,重庆的猪腰枣、嘉平大枣等。现有品种中,以制干品种面积和产量最大,总产量的90%以上用于制干枣。所以在枣业品种结构上是不合理的。

二、国内外枣市场贸易概况

枣树是我国的特有果树,我国也是世界上枣的最大生产国和枣产品惟一出口国。世界上虽然有二十多个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了枣树,但大多数都没有发展起来。韩国有商品规模生产,但单产低、品质差,一直自给不足,常年需要进口供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廉价枣产品的大量涌入,韩国的枣树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已出现大幅度下滑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仍将保持最大的枣生产国和惟一出口国的地位。

我国枣虽然年产100万吨左右,但年出口量仅800~1000吨。世界市场上90%以上的枣靠我国供应。出口区域遍及西欧、北美、非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是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毛里求斯、南也门和我国的港澳地区。其中80%以上是在东南亚市场销售,购买的主要对象是外籍华人,他们的消费量占95%。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消费习惯不同造成的;同时我们也缺乏适合外国其他民族消费需求的枣产品,对枣的宣传力度不够,外国人还不了解枣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近年随着外国人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枣逐步被不同国家民族消费者所认识,枣的消费市场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如2001年枣在埃及“斋月”的销售就大出风头。山东沾化每年举办的鲜枣节,可使50万亩鲜枣被抢购一空,大大提高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由于山东受气候限制,枣上市时间太迟,只有四川、云南鲜枣挤占北京、上海等大市场,如果四川抓住机遇,可在南方再造一个类似沾化枣的大基地,也会成为四川有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三、四川及重庆鲜枣发展前景广阔

1. 枣树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重庆市自然气候复杂而优越,特别是山区,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有适宜发展枣业的丰富资源。在武陵山、大巴山、娄山覆盖区域的山地、丘陵县区,发展枣树生产气候适宜,且长期以来农民有栽培枣树的习惯,积累了不少枣树的栽培经验,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些地区又是退耕还林的重点,重庆有25°以上的坡耕地36万公顷需要陆续退耕还林,土地资源较丰富。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山区,他们急迫寻求脱贫致富的产业和门路,发展枣树生产是他们易于接受的项目之一。

2. 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我国枣树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枣基本上未形成规模生产,年人均占有量不足0.8千克。如除去出口和加工需要,数量更少。四川、重庆枣的发展仅是起步阶段,既无规模,又无大宗商品。现有枣产品全靠北方供应。所以重庆发展枣业,不说出口外贸,就是占领自身市场,前景就十分可观。四川如果在眉山建立10万亩国际出口鲜枣基地,将大大超过山东沾化,尽管山东沾化有50万亩鲜枣基地,但上市太迟,只供中秋、国庆节,南方可抢在夏季占领港澳及东南亚市场。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重庆市有3000万人口,其中70%在农村,发展鲜枣农民致富快,对农民增收是任何项目难比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实现由粮、猪二元型向粮、猪、经三元型方向调整,这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四川农村经济结构中,除粮食、生猪外,果品收入还占一定比重,鲜枣出口值得重视。四川果品结构极不合理,柑橘所占比重极大,但和鲜枣相比产值太低,其他几种果树的产果量虽多,但收入并不高。枣还未列入统计之列,可见枣在果品业结构调整中,无疑是需要加快发展的项目。

4. 生态林建设和水土保持的需要

四川省及重庆市地处长江中上游,是长江生态林建设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保护长江母亲河,保护三峡水库安全,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环境,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该区域的生态林建设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生态林建设中,应兼顾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三结合的原则。枣树根系发达、枝叶稀少、抗旱耐瘠,既可防风固砂,防止水土流失,又兼获枣果经济之利,在生态林建设中,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树种。再从枣树观光园看,它又是城市居民最喜欢去的地方,四川眉山、重庆永川的枣树发展如果也像近几年山东沾化、新疆阿克苏地区那样,为重庆、成都这两座大城市建起后花园,将是旅游生态环保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林。

作者简介:夏树让,研究员,主要在南方推广葡萄和鲜枣种植,在“北果南种”中做出了特殊贡献,致力于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几十年来累计免费培训农民65万人次。现任中国三农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绿天力国际生物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广西泽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等。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33号11栋2单元304号 邮编:530028。

猜你喜欢

鲜枣枣树果树
大枣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山西临猗: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鲜枣文化节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红枣到底生吃好还是泡水喝好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
红枣树氮、磷、钾吸收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
女性经期慎吃鲜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