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自然分娩产妇120例中的应用

2015-06-07周秋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评量产后孕妇

周秋红

广东省兴宁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兴宁 514500

医药论坛

心理干预在自然分娩产妇120例中的应用

周秋红

广东省兴宁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兴宁 514500

目的:观察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自然分娩的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12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120例,加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对于促进产妇安全分娩,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自然分娩;产妇;心理干预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多数产妇会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容易增加产妇的疼痛感,同时,自然分娩的失败率也在逐渐的提升[1]。因此,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选择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6.8±3.4)岁;孕周期为32~41周,平均孕周期为(38.27±1.07)周;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胎心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监测记录羊水形状及破膜时间、及时了解产妇宫缩间隔时间以及强度和持续时间,掌握产妇宫口扩张和胎先露的下降情况,并对产妇的饮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保证产妇外阴的清洁卫生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保障自然分娩的顺畅。具体措施如下:①分娩前心理干预: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生育观念的转变等,现阶段多数孕产妇都是初产妇,缺乏医学分娩的知识,并且对自然分娩的过程并不了解,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导致临产前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2]。孕妇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其血压的变化,是导致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分娩前需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经常与孕妇进行交流,向其讲述有关自然分娩的知识,缓解其对分娩过程存在的恐惧感,并耐心回答孕产妇及其家属咨询问题;同时为孕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并定时和孕妇交流每天的感受,及时关注孕妇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孕妇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②分娩后心理干预:产妇在经过漫长而辛苦的怀孕和分娩过程之后,极易出现产后忧郁症。所以,医护人员应与产妇家属联合,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家人需要经常鼓励产妇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予以精神鼓励,护理人员应从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日常血压监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并经常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帮助其走出产后抑郁的负面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价,SAS、SDS评分均为20个条目,0~4分评分制,计算总得分后转化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PEMS3.1软件进行统计处理,SAS、SDS评分用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是多数产妇自然分娩时的共同心理特征,这是由于产妇对分娩认识不清、不全面且害怕疼痛或忧虑分娩时会危及孩子或自己的生命,甚至还有部分产妇担心胎儿是否畸形等,此外,对医院人员的技术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质疑,从而加剧自身的紧张感,甚至导致恐惧[3]。若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情绪不稳定,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造成子宫收缩乏力,最终导致产程延长,危及胎儿生命,可能发生胎儿宫内窒息或产妇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后果[4]。因此,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产妇情绪,调动产妇内在精神动力,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有利于加快产程的进展。而且,护理人员做好与产妇的沟通交流,使产妇对医患人员的信任感增强,并做好各项监测记录工作,向医生及时反映产妇的临床症状,从而和谐护患关系,也能进一步保障自然分娩的成功[5]。从我院本次观察结果来看,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对于促进产妇安全分娩,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1]宋卓玲.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98-100.

[2]毛红梅,吕春华.分娩过程中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 [J].河南中医,2014,17(B06):404-405.

[3]刘明星.自然分娩中心理护理的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2):5047-5048.

[4]蔡丽平,李岚,练洁佳.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6-1577.

[5]李莉,潘维,张秀丽,等.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8):1163-1165.

R473.71

A

1007-8517(2015)20-0123-01

2015.07.14)

猜你喜欢

评量产后孕妇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