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2015-06-06王春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脑梗死

王春立

【摘要】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巴曲酶治疗,B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C组患者采用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C组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82.5%,B组为80%,C组为97.5%,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巴曲酶;银杏达莫;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12-01

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幸存者中有高达7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笔者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为(55.1±4.9)岁;B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5.8±6.1)岁;C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6.2±4.7)岁。三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采用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4)治疗,静脉滴注,首次剂量为10BU,第三天3BU,第5天后5BU,持续14d。B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4)治疗,静脉滴注,剂量为25ml,每日1次,持续14d。C组患者采用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巴曲酶使用方法同A组,银杏达莫使用方法同B组,持续14d。

1.3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参考有关文献[2]拟定。治愈:病残等级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显效:病残等级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A组与B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4019.8±7.2 18.3±4.7

B组4020.1±6.3 18.5±5.1

C组4019.9±6.5 16.2±4.4*

注:与A组、B组比较,*P<0.05。

2.2三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B组为80%,C组为97.5%,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BF]

组别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409(22.5)17(42.5)7(17.5)7(17.5)33(82.5)

B组4010(25)15(37.5)7(17.5)8(20)32(80)

C组4016(40)18(42)5(12.5)1(2.5)39(97.5)*

[BFQ]

注:与A组、B组相比,*P<0.05。

2.3三组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正常,无颅内、黏膜出血等症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脑梗死是因为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使得脑组织出现软化,脑动脉严重阻塞而形成血栓。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不但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临床上目前治疗脑梗死多采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自由基清除等方法,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銀杏达莫是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混合制剂,它能够通过对二磷酸腺苷进行抑制来阻断血栓素A2的形成,进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巴曲酶是强效降纤剂,重要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可以促进组织型纤维蛋白原激活物的释放,抑制血栓,还能够促进蛋白C的活化,以激活机体的抗血凝机制,降低血液黏度,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张晓红等[3]研究指出,脑梗死为多病因疾病,单纯采用某一种药物无法达到满意疗效。本研究中, 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与文献报道[3]相符。

综上,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月银.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80-81.

[2]高树华. 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33-34.

[3]张晓红,白凤学,刘立梅. 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7C):2322-2325.

(收稿日期:2015.03.02)

猜你喜欢

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68例临床效果观察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
心房颤动与大面积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