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浅析

2015-06-06高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旅游

□文/高爽

(宝鸡北首岭博物馆陕西·宝鸡)

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浅析

□文/高爽

(宝鸡北首岭博物馆陕西·宝鸡)

[提要]为了进一步开发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本文采用实际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结合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并针对目前北首岭遗址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深度开发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的对策,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北首岭遗址;资源优势;深度开发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7日

一、北首岭遗址简介

北首岭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一处保存较好,内涵丰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被发现于1953年,1958年至1978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先后7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727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50座,窖穴75个,陶窑4座,墓葬451座,出土各类文物6,000余件,其中,船形网纹壶、鸟衔鱼纹壶和陶塑人面像等都是著名的史前文化艺术珍品。

1957年陕西省政府将北首岭遗址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宝鸡市政府成立北首岭文物管理所。1995年5月被宝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7月更名为宝鸡北首岭遗址陈列馆,9月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隶属宝鸡市文物事业管理局。2006年,北首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列馆内集中展示7,000年前宝鸡地区以北首岭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先民农桑、祭祀、田猎、制陶、丧葬等生活风貌。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室面积近l,000平方米,办公及库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分为南北两院。北院系一处保存完好的房屋遗址,建有文物展室,主题为“北首岭人——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从构土筑木的聚居住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设网张罟的渔猎活动、细磨精制的石器陶皿、緂麻索缕的编缝纺织,平均分配的公社生活、民主平等的成员聚会、只知其母的对偶婚姻、血缘牢固的氏族制度等9个部分,采用出土文物与背景画面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北首岭先民的生活状况。背景画面采用写实手法,形象直观地描绘了北首岭先民生产生活场景,场景宏大逼真,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物展品紧随画面内容陈列,相映成辉。同时,在陈列形式和制作手段上大胆创新,采用通体弧形展柜,配以大面积半圆木装饰营造氛围,既古朴原始,又科学典雅。南院是一处保存有37具先民骨架的墓葬遗址,建有“墓葬遗址”陈列展厅,展现了仰韶文化时期北首岭先民的丧葬习俗。他们埋葬有一定的方向,大多居西北方位。从墓形上看,有土坑葬和瓮棺葬之分;从葬式上看,又可分为单人葬、合葬、一次葬、二次葬;从葬姿上看,有仰身直肢、俯身、屈肢葬等。另外,还有“房屋遗址陈列展”和“仰韶彩陶陈列”。

二、北首岭遗址开发优势分析

北首岭遗址是一座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它的资源保存完整,十分丰富,主要优势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地理优势。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地处市区,交通方便,有利于文物展出和游客参观,并且周围有学校及社区,目标群体明确。

(二)基础优势。北首岭文管所建于1986年,经过多年对该遗址的保护加固,已有成套的硬件和软件成果。研究和展出中也已有一批内行和专家出现,遗址被列为省市文物保护重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特色优势。遗址特点突出,独具风格,已具有相当的工艺水平和技术高度,如有用木、石、骨、角、陶质的工具制造器以及渔猎中的网坠、石球、缝纫用的骨针等。许多器物,独一无二,在考古文化中,知名度和使用率很高,如由泥质或夹砂红陶或带有白色、浅橙色陶衣的棕褐陶制作的各式陶器。

(四)文化优势。北首岭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存,是我国原始社会中从原始群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早、中期时代的文化产物,是全国仰韶文化遗址的重要代表和组成部分,既具有黄河、秦岭一带的文化,又具有渭水金陵河、北首岭地区的文化,文化气息浓厚。

三、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稀少,缺乏看点。虽然北首岭遗址文物展厅有用木、石、骨、角、陶质的工具制造器以及渔猎中的网坠、石球、缝纫用的骨针及彩陶等精美器物,但数量少之又少,且大多为仿制品,没有充足的吸引力,不能带动大部分游客参观的兴趣,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票价不值,不能达到物超所值的效果,导致游客稀少。

(二)展览单一,手段落后。目前,我国博物馆尽管普遍展厅面积不断扩大,展览内容日益丰富,但总体来说,手段较为落后,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展馆仍采用传统的展览方式,在玻璃展馆内摆上一些复制的文物,一摆就是几十年,我们也经常会在展厅看见馆内写着“保持肃静,严禁拍照,不准触摸”等禁语,让人敬而远之,增加了游客的审美距离。而博物馆的科学技术力量也较为薄弱,很少有博物馆采用科学技术,在展示上融入声、光、电、影等。因此,造成展示效果缺乏创意、动感和互动,缺少游客的参与度和娱乐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游客参观的兴趣以及再次参观的欲望,北首岭遗址就处于这种现状。

(三)知名度低,形象不明。文化及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其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形象来带动。而北首岭遗址,整体文化旅游资源充沛,内涵丰富,文化氛围浓郁,但缺乏精品亮点工程,规模小。并且没有将北首岭遗址的旅游形象品牌打出去,使游客对北首岭遗址的认识模糊,感知不够清晰,从而导致外界知名度低,吸引力小,游客少。

(四)宣传不足,促销滞后。虽然北首岭遗址展现了先民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婚姻状况、埋葬习俗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但还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想到如何将博物馆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如何来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自己的品牌,甚至于有些游客想去都不知道具体路线怎么走,门票多少,馆内大致是怎样的一个状况,现在发展如何,未来转变形式等等,即使是在网上,也很难搜到相关情况,因此即便它是在宝鸡市区的不远处,也很难有人发现它,了解它。

(五)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北首岭遗址博物馆应考虑如何将博物馆的文化传递给社会大众,转变经营理念,吸引游客,不能仅仅将问题停留在公众素质低,老百姓不懂文化,从而加深了博物馆与广大公众之间的隔阂,使得博物馆游客稀少,门庭冷落。

(六)服务有限,解说不利。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它汇聚了当地长期以来积累的诸多先进文化成果,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但是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它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并不是馆内陈列的几张图片和几行文字所能表达的,它需要靠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进行解释说明,从而使得游客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文化意义或文化内涵,更好的在博物馆中去欣赏文物背后的美。但北首岭遗址导游缺乏,游客去了也无非是看看那些仿制品,走马观花,并无多大意义,以致游客缺乏兴趣。

(七)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现阶段,旅游业已经逐渐的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休闲体验时代,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已成为了当今人们提高自身素质、放松健康身心的重要途径,更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一种必要消费行为。而北首岭遗址只做到了最基本的文化保护,却并没有重视旅游开发,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在文物得到保护的同时,也使游客和博物馆双收益。

(八)资金匮乏,筹资困难。由于我国博物馆经费来源单一,国家的财政拨款至多只能维持基本开支,加上博物馆缺乏商品意识,筹资困难,博物馆的生存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很好地去谋求发展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博物馆本着“有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思路,不敢也不愿意去开拓市场,从而使博物馆的运营缺乏生机,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北首岭遗址规划未来将博物馆转变为遗址性主题公园,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这能很好地带动当地的社区文化,更大地发挥社会效益,但以目前状况来看,这还得经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或许五年,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

四、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一)创新展览方式,增强参与性和娱乐性。北首岭遗址和我国大部分博物馆一样,带给游客的只是表层的视觉体验,很多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这与当前休闲旅游发展的潮流是背道而驰的。北首岭博物馆应该改变这种传统展览方式,遵循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发展原则,积极开拓一些具有较强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项目。北首岭遗址中出土的最精美的器物就是彩陶,并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史前文明的画卷中还重点展示了北首岭遗址出土的网纹船型壶。因此,管理人员可利用这一资源,大力开展景区手工制陶旅游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体验北首岭先民的制陶工艺,发扬仰韶时期的彩陶文化,从而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带动博物馆的接待量,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会大大增加他们对博物馆的参观兴趣,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二)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任何一处旅游景点要想很好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自身形象定位及市场定位;其次要抓住目标顾客的需求;最后要通过大量的宣传、促销活动,让游客及时了解到各种信息。因此,北首岭博物馆人员必须尽快给博物馆找到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加强对北首岭博物馆的宣传,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广告宣传,制定符合自身形象的宣传标语,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还可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及时将馆内展示内容、特色活动等传递给游客。也可利用各种网络营销平台将景区动态及时更新给大众,便于游客随时了解景区情况,从而让游客对北首岭遗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提高外界品牌知名度,改变博物馆经营者等客上门的经营理念。

(三)改变单一景观,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博物馆的综合效益。从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外博物馆越来越重视观众的参观体验及休闲体验,不仅在展示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注重服务项目的开发。而北首岭遗址只是简单地保护,没有重视旅游开发,景区内景观单一,服务设施除了简单的参观外没有其他。因此,北首岭博物馆应该改变文物展示的单一景观,在景区内增加一些服务项目,满足游客参观、休闲、娱乐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在博物馆内设洗手间、饮水机、商店、工艺纪念品店、休息座椅、庭院、小花园等。从而既可以带动博物馆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用。

(四)重视客源消费群体需求,改变单一服务对象。我国博物馆目前普遍处于一个建设的高潮时期,未来博物馆的兴旺发展,有赖于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当地游客是形成博物馆发展的主要市场。北首岭遗址旁边有龙泉中学,而北首岭遗址又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北首岭博物馆人员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联合学校,在加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博物馆的实物陈列引导学生对历史神秘探索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北首岭遗址的兴趣,从而在保护北首岭先民遗址的基础上了解仰韶时期的文化,带动博物馆的发展。也可以面向学者,陈列一些有价值的珍贵文物,供学者专家来研究仰韶文化。还可以利用周围多社区的资源优势,以家庭为单位,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接收文化气息的熏陶或利用周末时间与家人一起外出休闲娱乐。因此,转变博物馆单一的服务对象,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五)多方筹集开发资金,实行免费开放制度。北首岭遗址之所以没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匮乏,因此要想实现免费开放的主题性遗址公园目标还有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博物馆经营者的不懈努力以及相关政府、企业的鼓励与支持,不仅经营者要重视旅游开发的问题,而且当地政府也要予以高度重视,保护历史遗址文化,实行鼓励开发政策,积极引导鼓励部分大型企业或个人出资赞助博物馆,从而解决资金问题,实行降低门票政策,甚至是未来的免费政策,充分发挥博物馆非盈利、重教育的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官波舟.华夏史前文明北首岭人[M].三秦出版社,2007.10.

[2]田世珍,葛祥邻.北首岭文化的价值优势与开发构想[J].宝鸡社会科学,1997.3.

[3]胡仁春.让中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N].今日信息报,2003.4.

[4]华征豪.我国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模式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6.

[5]徐娥.我国博物馆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0.4.

[6]原建军.北首岭遗址将建遗址公园[N].西安日报,2007.11.

[7]章尚正,刘晓娟.我国博物馆旅游的制约因素与突破思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F59

A

猜你喜欢

遗址博物馆旅游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