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2015-06-05王兆雄武星君

医疗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大部远端出血量

王兆雄,武星君

(1.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云南曲靖655000;2.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王兆雄1,武星君2

(1.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云南曲靖655000;2.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目的:探讨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58例,按照切口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口,观察组行小切口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需要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行小切口切开比较传统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传统切口;小切口;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切除胃远侧2/3~3/4,包括胃体大部、整个胃窦部、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传统的切口,手术创面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慢,再加上切口较大,术后容易引发并发症[1]。小切口是近几年来临床上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常用的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分别行传统切口及小切口术,就两者的疗效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溃疡的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饥饿或餐后腹痛、反酸、嗳气、呕吐及便血等症状。58例患者中男30例,女28例,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幽门梗阻20例、胃穿孔6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4~49岁,平均(36.5±4.5)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在23~52岁,平均(37.2±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相同的麻醉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实施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于上腹部取正中切口,因正中无腹肌且腹壁较薄,宜暴露手术视野。可根据患者手术需要进行适当的切口调整,长度一般在9~11cm,切开后按照常规方法切除、吻合。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术,同样为上腹正中切口,长度在6~8cm,游离胃大小弯侧,行胃大部分切除,抽吸胃内液体及气体,促使胃体积缩小后牵拉出腹部,最后行胃空肠吻合术[2]。

1.3 观察指标:术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9,P<0.05)。

3 讨论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主要治疗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伴出血及穿孔等疾病,小切口手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多种外科手术治疗中,因其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切口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应用在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而传统的切口手术因创面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慢,再加上切口较大,术后容易引发并发症[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03±25)min、术中出血量(295±34)mL、切口长度(6.7±1.3)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4±0.7)h及住院时间(8.2±1.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2.3±23)min、(322±36)mL、(8.2±1.5)cm、(4.3±0.9)h、(10.3±1.5)d;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小切口的手术方法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小。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要做好术前检查,实施手术时要将胃体提拉到切口外,因为胃具有较强的伸缩性,解剖结构较大,所以要先抽出胃内的液体和气体。另外,针对小切口远端胃大部分切除要求快、准、狠的操作,以免时间过长影响患者的血运[5]。

综上所述,针对需要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行小切口手术比较传统切口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1]张超.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在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1):27-28.

[2]刘强.小切口胃大部切除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0):194.

[3]王从敬.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4):145-146.

[4]梅策略,黄孟,黄冰成,等.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5):2387-2388.

[5]文海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9(25):2806-2807.

R656.6

B

1002-2376(2015)09-0089-02

2015-07-23

猜你喜欢

大部远端出血量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实现“三医联动”需大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