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研究

2015-06-05张春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血透感染率消毒

张春梅

内蒙古赤峰市平庄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血液透析室,内蒙古赤峰 024076

医院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威胁到患者 的生命安全。近些年,医院感染管理已逐渐得到医疗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目前,临床工作中已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作为重点之一。血透室作为临床治疗肾衰竭疾病的手段之一,若护理管理疏忽,并发院内感染,则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1]。工作在一线中的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该研究探讨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血透室作为实施护理管理的科室,从2015年3月开始实施护理管理制度,本科室中,护理人员共9人,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2人,实习护士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学历2人。护理管理前和护理管理后血透室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015年3月,该院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其主要内容为:①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成立血透室院感管理小组,明确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系统化实施管理要求。②按月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年终考核中,实施奖罚分明、管理规范、责任到人制度。③向患者说明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工作,提高防控的效果。④保持血透室环境整洁,按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1 h/次;病房内进行湿式清洁,出现污染及时消毒;采用消毒液擦洗各部位,1次/d;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及污染区,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减少污染。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理人员接触透析患者前后需按照要求洗手,工作时定期更换无菌手套,进入透析室前需穿戴好工作服、鞋、帽及口罩等。⑥护理人员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有传染性疾病者调离透析室。⑦严格监测灭菌消毒的效果,定期监测治疗室、操作台面的空气和物表;定期检测透析所用水的游离氯、硬度;按时对透析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的细菌指数低于200 cfu/mL,对检测结果进行登记审查。⑧透析结束后,及时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送去清洗消毒,医疗器械严格执行消毒处理,用完后专人进行回收处理;医疗垃圾按要求分类;传染病患者所用物品严格消毒、隔离或焚烧。⑨初次透析患者进行各种病毒感染检查,有乙肝等传染病患者专机透析、护理,避免混用;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分、医院感染情况。采用考核方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 100 分[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透室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安全评分情况比较

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评分显著优于护理管理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管理前后血透室护理质量和安全评分的比较(x±s)

2.2 血透室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情况比较

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1.8%显著低于护理管理前的12.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管理前后血透室医院感染率的比较[n(%)]

2.3 血透室护理前后各项卫生指标合格率情况比较

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后的空气质量、消毒液合格、手部卫生及仪器使用方面均优于护理管理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临床中较为复杂的工程,而直接影响到其整体水平的则是护理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内容是完善和执行护理管理。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血液的净化技术水平逐渐提高[3],如今,血液透析技术已经成为临床肾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治疗方式。而临床护理工作又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尤为重要,若稍有不慎,则会造成院内感染,威胁到患者安全。因此,加强血透室的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至关重要[4]。

表3 血透室护理管理前后各项卫生指标合格率的比较(%)

该研究探讨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发现,血透室院内感染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发现其存在着很多不足[5]。如:①护理人员并未真正意识到护理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其防控意识比较淡薄,临床工作时未将控制院感的意识纳入其中,在临床护理中影响了护理效果,使血透室的感染率持续增加。②医院未制定关于如何控制院内感染的知识培训,护理人员对防控方法、物品分类意识模糊,消毒液种类如何使用不明确,导致临床消毒时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犯错等情况。③护理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操作不规范,医疗垃圾分工不明确,且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无菌和消毒意识模糊,未能严格执行。针对这些原因,该研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建立起完善的规范管理制度,定期举办学习讲座和相关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和执行操作流程,定期考核。其次,明确各个区域的分工,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严格分开,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清理医疗垃圾和污染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保持血透室内空气质量。第三,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再次发生。患者进入血透室前筛查传染病,对存在传染病的患者采取专机、分室治疗,其使用的物品严格消毒并给予焚毁;若患者出现感染,及时治疗。最后,控制进入血透室的人数,向患者家属解释控制院感的重要性,获得其信任,遵守规章制度;若患者病情严重,行动不便需要家属陪伴时,可控制陪伴人数,减少出现院感的概率。

该研究探讨血透室采用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分显著优于护理管理前,护理管理后血透室的医院感染率1.8%显著低于护理管理前的12.5%,护理管理后血透室在空气质量、消毒液合格、手部卫生及仪器使用方面均优于护理管理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血透室采用护理管理,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安全,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杨芳珍,陈远文,李宝雁.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27(32):239-241.

[2]王小美.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2,2(6):290-292.

[3]韩艳萍.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7(23):3272-3273.

[4]丁伟芳,贾翠梅,李芳芳,等.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9(11):45-47.

[5]郭亚丽,王红莲.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676-678.

猜你喜欢

血透感染率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