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预冲方法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分析

2015-06-05伍绮剑钟素兰陈少梅刘倩雯卢美洁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透析器灌流生理盐水

伍绮剑钟素兰陈少梅刘倩雯卢美洁宋 运

1.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广东 江门 529000 2.解放军69010部队门诊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不同预冲方法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分析

伍绮剑1钟素兰1陈少梅1刘倩雯1卢美洁1宋 运2*

1.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广东 江门 529000 2.解放军69010部队门诊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不同预冲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进行HD+H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3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预冲方法(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5例患者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 (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预冲肝素量、预冲使用生理盐水量,预冲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透析器及管道凝血0级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Ⅰ-Ⅲ级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灌流器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预冲方法不仅能提高预冲效果,且简便、省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预冲方法;肝素;凝血

血液透析 (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HD只对小分子毒性物质清除效果明显,难以清除多种大、中分子毒素和蛋白结合毒素。血液灌流(HP)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广谱解毒的血液灌流器,非选择性地吸附血液中的中、大分子毒素及蛋白结合性毒素。HD+HP有效弥补了单一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毒性物质的缺陷[1]。临床研究表明,在HD+HP的治疗中,如果预冲不充分,很容易引起灌流器及透析器凝血导致治疗中断[2]。因此,研究HD+HP治疗的预冲方法对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预冲效果,笔者选取35例患者采用改良预冲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明显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室进行HD+HP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3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预冲方法(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9.5±12.4)岁;透析年限2~8年,平均(6.5±2.5)年;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高血压性肾病10例,梗阻肾2例,每例患者做5次治疗。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5例患者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0.2± 13.5)岁;透析年限2~9年,平均(6.8±2.7)年;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梗阻肾1例,糖尿病肾病6例,每例患者做5次治疗。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无严重心力衰竭;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严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其他凝血障碍;颅内出血和颅内高压。

1.3 方法 使用贝朗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聚砜膜低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8 m2,灌流器采用丽珠树脂血液灌流器HA130。HD+HP治疗时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之前,先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2.5h,达到饱和后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至4h。肝素首剂量0.3~0.5mg/kg,追加肝素5~10mg/h,透析治疗结束前30min停止。

对照组采用传统预冲方法。先将动脉端血管通路连接灌流器,用5%的葡萄糖500ml,采用100ml/min的速度对灌流器预冲,预冲过程中不断振动灌流器,间断的采用血管钳阻断静脉血路管,排尽小气泡。然后用1支肝素钠(江苏省扬州万邦生化药厂,批号:1210103,100mg/支)分别配制2袋1000m l肝素生理盐水,肝素浓度为50mg/1000ml,预冲500ml后,用连接管串联透析器,将剩余肝素生理盐水以150ml/min的速度预冲。再用1支肝素钠(100mg/支)配制1袋500ml的肝素生理盐水,浓度为100mg/500ml,将动静脉管路连接成闭路循环通路循环,以100ml/min流速循环30min。

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用5m l注射器将1支肝素钠(100mg/支)注入灌流器内,盖上灌流器盖子,上下摇晃,充分浸泡30min。然后将动脉端血管通路连接灌流器,用5%的葡萄糖500ml,以100ml/min的速度对灌流器预冲,预冲过程中用手轻拍及转动灌流器,以排除气泡并除去微粒,继而用500ml生理盐水以150ml/min速度对灌流器进行预冲,串联透析器后,再用1500ml生理盐水以150ml/min的流速预冲串联好的灌流器和透析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种预冲方法所需要的预冲肝素量、盐水用量、预冲时间、灌流器及透析器、管路凝血情况以及凝血指标。②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分级,按0-Ⅲ级标准划分[3]:0级表示无凝血发生,Ⅰ级表示<10%成束纤维凝血或少部分凝血,Ⅱ级表示10%~50%的纤维凝血,Ⅲ级表示透析器出现>50%的纤维凝血,Ⅲ级为凝血严重。治疗过程中灌流器凝血,表现为灌流器内血液不流动,血液颜色加深,静脉压力异常报警,跨膜压升高过快,有效HP治疗(35±5)min被终止为灌流器凝血[4-5]。③凝血指标包括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TT),透析前后分别进行监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冲肝素量、生理盐水量和预冲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预冲肝素量、预冲使用生理盐水量均少于对照组,预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预冲方法的预冲肝素量及生理盐水量、预冲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预冲方法的预冲肝素量及生理盐水量、预冲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预冲时间/min实验组(n=35)105.51±10.38*2015.56±148.39*20.31±1.74组别 预冲肝素量/mg生理盐水使用量/ml *对照组(n=31)200.85±21.24 2545.45±186.81 25.52±1.53

2.2 透析器及管道凝血、灌流器阻塞的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透析器及管道凝血0级例数高于对照组,Ⅰ-Ⅲ级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灌流器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APTT和T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透析器及管道凝血、灌流器阻塞的发生情况比较 [例 (%)]

表3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s,±s)

表3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s,±s)

APTT TT透析前 透析后 透析前 透析后实验组(n=35)26.56±6.13 27.15±6.32 13.36±1.36 13.86±1.2组别1对照组(n=31)25.95±4.36 26.31±4.39 13.53±1.23 14.05±1.36

3 讨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不仅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大、中、小分子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更弥补了血液透析不能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缺陷,减少并发症,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给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6]。在治疗前,血液灌流的预冲非常重要,预冲不充分可引起灌流器凝血,树脂颗粒吸附中、大毒素的效果就会下降,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患者血液和耗材的浪费。因此,预冲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串联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传统的预冲方法,不仅时间花费较长,而且为了减少凝血的发生,需要增加肝素的使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血的风险。本研究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首先采用肝素浸泡灌流器,浸泡的过程中肝素盐水充分浸泡树脂颗粒使其充分膨胀,从而增大树脂颗粒的表面积,增加树脂颗粒吸附肝素量。此方法既能防止灌流器凝血的阻塞,又能减少了全身肝素用量,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又能减少出血等副作用的发生。本研究中,实验组的预冲时间、预冲肝素量和生理盐水的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而且还可避免反复配制药液的过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操作造成的微粒污染。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的灌流器及透析器、管道凝血、阻塞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该方法并未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改良预冲方法不仅能提高预冲效果,还能减少凝血的发生,且该方法简便、省时、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1]张成才.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1):2590-2591.

[2]潘玉琼.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凝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中国中医药咨迅,2012,4(2):341.

[3]符霞.血液透析护理实践指导手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45.

[4]张千勇.两种肝素联合在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抗凝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27-28.

[5]唐春苑、冯婉娜,张晓英.HA型树脂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0):420-421.

[6]杨雪花.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6):71.

R459.5

A

1007-8517(2015)13-0062-02

2015.04.18)

伍绮剑,女,主管护师,大专。

宋运,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透析器灌流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1例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聚酰胺合成膜透析器反应病人的护理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生理盐水变速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自制生理盐水
早期应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