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6-05吴利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药物疗程

李 波 吴利玲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 波 吴利玲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和硫酸羟氯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宣痹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自拟宣痹汤;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变具有对称性、周围性、多发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发生在关节滑膜,可受累到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及全身组织,病理变化为滑膜细胞增生、扩张、充血,血管壁肥厚,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等[1]。其临床表现为首先引起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至晚期时关节僵硬、发生畸形、骨骼肌萎缩以及功能活动障碍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2]。

RA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调节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而导致滑膜增殖和炎症反应,引起骨和软骨的破坏;或由于体液免疫失常而产生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等造成透明软骨和纤维的破坏。临床上常使用西药来对RA进行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以及改善病程的药物等,但疗效均不太理想[3]。中西医结合对RA的治疗报道日渐增多,本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48.13±6.95)岁,病程3个月~18年,平均病程(4.98±3.04)年;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7.87±7.14)岁,病程5个月~17年,平均病程(5.06±2.9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标准[4]拟定。①晨僵:关节及其周围晨僵持续至少一小时,病程超过六周;②多部位关节肿:三个或三个以上关节部位肿胀,有关节炎;③手关节炎: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一个关节部位肿胀;④对称性关节炎双侧的关节同时受累,但也不一定绝对对称;⑤皮下结节:有类风湿结节存在;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阳性,并且滴度1:32;⑦线片改变。符合以上4条标准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和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美洛昔康片(国药准字H20010207,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口服,用水或流质送服吞咽,每天2次,每次7.5mg(1片);硫酸羟氯喹片(国药准字H19990263,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天3次,每次0.1g(1片)。5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宣痹汤联合针灸治疗。自拟宣痹汤药物组成为:防风6g,苍术6g,桂枝6g,制川乌3g,制草乌3g,络石藤10g,薏苡仁30g,当归10g。水煎服,每日3次,每日1剂,5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针刺治疗:根据具体病况选取主穴并配合局部取穴进行治疗。主穴主要为:阿是穴、肾俞、足三里、手三里、内外膝眼、血海、合谷、曲池。局部取穴主要为:腰阳关、膀胱俞、天宗、少海、阳溪、内关、环跳、阳陵泉、解溪、昆仑。根据病人机体的功能状态,常规消毒以后,以平补平泄为主,留针三十分钟左右,5日1次,5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6]拟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减轻或好转,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显著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接近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关节疼痛、肿胀有一定的减轻,活动功能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关节疼痛、肿胀无变化,活动功能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例 (%)]

3 讨论

RA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致残率非常高,是临床难治的疾病之一[7]。由于RA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复杂,西医西药可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症的发展、防止或缓解关节畸形,但长期服用西药所出现的药源性疾病使患者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治疗平台。中医中药中RA归属于 “痹症”范畴[8],认为本病由风、寒、湿、热毒、劳伤、产后及七情失调而引起,由于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正气虚弱,外邪乘虚入侵,患者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风行速变,走窜肌肉关节,湿性重浊粘滞,留恋骨关节,寒性收引凝滞,阻于经弥,致使气血运行不利而变生痰浊淤血,痰淤脏结,凝滞不散,血脉经络不通日久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渐致筋挛骨松,关节肿痛变形僵硬而成,导致经络不通、关节肿痛、僵硬、酸楚、麻木、屈伸不利、活动障碍[9]。阳气虚衰,寒气内生,复感风寒湿邪,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药物主要有五类:祛风除湿类药物、祛风解表散寒类药物、益气养血补阴填精类药物、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类药物及清热健脾除湿类药物[10]。自拟宣痹组方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制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制川乌和制草乌属于祛风除湿类药物,防风、苍术和桂枝属于祛风解表散寒类药物,当归属于益气养血补阴填精类药物,络石藤属于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类药物,薏苡仁清热健脾除湿类药物。各类核心药物合用,共呈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针灸在RA治疗中起着调整脏腑气血,疏通经络,通利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11]。西药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症,中药配合针灸疏通经络、祛风止痛,益气养血,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免疫反应等,从而去除外邪,调整人体正气。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克江,贾勋超,朱同舜.近几年开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1):24-29.

[2]铃木聪,田伟,李学舞.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J].中国针灸,2005,25(2):147-150.

[3]吴彪,吴建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学进展 [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231-233.

[4]史进萍.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J].中医学报,2013,28(185):1599-1600.

[5]李雅娟,刘小荣,祁会杰,等.中西医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J].甘肃医药,2011,30(1):10-12.

[6]周洪保,张曦,吕正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J].中医药导报,2012,19(2):91-93.

[7]赵玲,胡耀华,柳润辉,等.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临床应用的研究[J].药学实验杂志,2011,29(6):416-420.

[8]李世森.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35-36.

[9]魏淑凤,李秀兰,梁利娜,等.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9):67-68.

[10]郭齐,李献平,王蕊,等.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0,5(2):136-137.

[11]周萍,陈欧娜,苏咏梅,等.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4):784-788.

R593.22

A

1007-8517(2015)13-0093-01

2015.04.01)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药物疗程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