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来了 你真的懂吗

2015-06-05

科学之友 2015年1期
关键词:动车安全带动车组

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革新,高铁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几乎家喻户晓了,但很多人对高铁还有好多疑问,如高铁座位为什么没有E?高铁上为什么没有安全带?高铁辐射符合国际标准吗?等等。本期特别策划,小编就对有关问题进行汇总梳理,以便大家更全面、科学地了解高铁。

大部分人都乘过动车,经常能看到一等座和二等座在购票页面的可选择栏目上。乘坐高铁也一样,从价格来看,很多人愿意选择二等座,因为二等座更划算,但是一等座和二等座真正的差别并不仅仅是价格。

首先一等座与二等座的区别体现在宽度上。一等座车厢的座位更宽更舒适,可以在座椅上自由活动,伸脚的位置也更宽。因为同样的车厢,一等座每排只有4个座位,中间是过道。而二等座车厢每一排有5个座位,一边3个,一边2个,3个座位的,就会有1个人坐在中间的位置,既不能看窗外的美景,也不靠近过道方便走动。

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座椅的配件不同。一等座的座位小桌板设置在右手边的扶手里,小桌板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个人爱好对折起来,获得更大的空间。二等座的小桌板则是在前一排的椅背上,如果是第一排的座位,小桌板则是设置在车厢上面。除了扶手位置不一样,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区别还在于有无踏板和小枕头,一等座有一个专门伸脚的踏板,颈部的位置有一只小枕头,休息的时候可以调整座椅的倾斜度,把脚伸在小踏板上并且枕着小枕头,以便更舒服地休息。二等座没有踏板和小枕头,只能简单地调整座椅的倾斜度,小憩一会儿。

一等座最大的优势是扶手按钮,除了设置有调节椅背的按钮,还有一个调节耳机声音大小的按扭。如果你带了耳机,你就可以把耳机插在扶手的插孔里,听随机播放的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传统音乐,以此来缓解旅途疲劳,而在二等座,只有一个调节椅背的按钮。

最后一个区别是大家能够明显看出来的,一等座和二等座的价格不同。

当然,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座椅都拥有插座,可以随时充电;座椅也都可以通过调整倾斜度来保证舒适度;都拥有小桌板来摆放东西和方便用餐,两者的区别主要在细节上。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座位。

很多乘客会困惑,高铁座位有ABCDF,为什么没有E?各种解释不一而足,如有人就说“E”跟“1”发音相近,容易混淆;但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布局学问,如普通的火车(定员118人的)车厢,因为最前面有列车员室的设置,所以一般尾号0、4、5、9的肯定是靠窗的,这是自然排列的结果。

那么,现在高铁座位通用的座位排列,为什么有“ABCDF”,而没有“E”呢?说得好听一点叫国际惯例,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模仿航空。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的,一般每排有6个座椅,分别是ABCDEF,这样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位置,久而久之,A~F这6个字母就不单纯表示顺序的意思,还有靠窗、过道与中间座的区分,时间长了,逐渐形成一种惯例。高铁作为后来者,每排的座椅又不会超过6个,所以就延续了这种传统。

高铁二等座,采取的是“3+2”的座椅排列,两个靠窗、两个过道、一个中间座,所以就只有ABCDF,没有“E”;一等座采取“2+2”座椅排列,两个靠窗、两个过道,当然就只剩下ACDF了,没有代表中间座的“B”与“E”。

其实这样排列,不管是出于何种意图,方便的还是乘客,只要你拿到火车票,一看座位号码就知道,你的座位是靠窗、靠过道,还是中间位置。

严格意义上讲,动车是指列车车型,高铁是指铁路线路类型。动车是火车的一种,高铁是交通运输方式,两者不是一个概念。高铁上跑的都是高速动车组,但是普通铁路上也可以跑动车组。

定义不同。根据国际铁路联盟定义,时速200千米以上就可以称为高速铁路,而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千米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我国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千米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千米级别的铁路线路。“D”打头的动车不算高速铁路,“C”打头的城际高铁和“C”打头的高速动车才算是高速铁路。

铁轨有别。一般而言,动车在有砟铁路上,高铁在无砟铁路上。无砟轨道指的就是没有小石头的轨道,适用于时速超过250千米的高速铁路。无砟铁路非常平顺,足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高铁轨道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铁路的平顺性和缩短距离。

中枢神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不同。列车的列控系统被称为列车的中枢神经,负责列车的通信信号和调度。中国动车上装得都是CTCS系统(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不同的是,时速200千米级别的线路上用的是CTCS-2级别,而时速300千米级别的线路用的是CTCS-3级别,也就是动车上用的是CTCS-2级别,高铁上用的是CTCS-3级别。具体不同在于:(1)传送信号的方式不同。CTCS-2用的是轨道电路和应答器,而CTCS-3用的是更为先进的CJSM-R无线通信系统。(2)信息搜集范围不同。CTCS-2只能控制8千米,而CTCS-3可以达到32千米。(3)高铁上一般有备份的部件。高铁的计算机上一般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时候,冗余配置的部件便会自动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以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高铁的辐射有多大

高铁有辐射吗?

这个毋庸讳言,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辐射说到底是一种能量,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与辐射相伴。众所周知,高铁运行必须依赖大功率牵引系统,也就是说电力驱动的高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辐射。同理,普通电气化铁路、地铁等也与高铁相同,原理上没有太大差别。

在中国,高铁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总是有很多流言蜚语与之相伴,其实在国际上,高铁已经运行多年,如日本的新干线1964年开通,到现在已经快50年了。国际上对于高铁的电磁辐射多有研究,并制定了许多国际标准。

2000年,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发布了铁路电磁兼容系列标准,对铁路系统的各专业电磁辐射强度的测量方法和限值作出了规定。该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后转为IEC62236标准。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招投标、电磁兼容检测和联调联试中对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检测均已执行IEC62236-2标准。我国高铁都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制造,电磁辐射强度都在标准限量之内。

铁道部也定期对高铁动车组车厢、司机室等进行系统监测,其电场、磁场强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影响乘车人员的身体健康。

高速铁路为什么多数建在桥上

很多人会问,中国的高铁建在桥上的比例为什么那么高?这样会不会大大增加高铁的建设成本?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比例高,有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是技术标准问题,目的就是为高速列车的平稳、高速运行提供保障。

第一,保持线路平直和平顺。所谓平直,就是尽量采用直线或者大半径的圆曲线,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弯道。如时速350千米的高铁要求线路的曲线半径不小于7千米。很多时候为了截弯取直,所以采用桥梁建设。所谓平顺,就是不能有太多太大的起伏。

第二,减少线路沉降。普通的填方路基是由特定的填料(黏土、碎石土等)填筑而成的,这些填料填筑时较为松散,需要依靠机具压实,但是由于填料本身的固有性质,即便是机具压实后,填土也会继续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结沉降,而在软土路基上填筑的路堤,还会附加有软土层的沉降。桥梁则不同,其建立在桩基之上。根据地质情况不同,桩基的深度也不一样,一般要打到岩石层,有些深度达六七十米深,这样基本就不会产生什么沉降。

第三,节省土地。京沪高铁桥梁占比达到80%,与传统路基相比少用土地20平方千米。虽然桥梁建设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考虑到拆迁的成本节约,其实高出的数量非常有限。

第四,其他原因。如减少养护成本,提高线路的安全性;解决行人过道问题,减少管理风险等。

高铁为什么夜间不开行

经常坐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在凌晨0-6时之间是没有班次的,业内称之为“天窗”。当然,这里主要是指新建的高铁线路,在老线上面还有一些动车组卧铺(如中国南车的CRHIE、CRH2E等车型)会在夜间运行。

在许多人眼中的这种浪费,为什么会存在呢?其实,这段时间是为了保证高铁安全运营的设备检修时间。在凌晨0-6时,高铁各类设备都要进行检修,主要包括工务段要对线路进行检查,供电段要对供电设备(如供电网)进行检查,信号段要对信号进行检查。当然,动车组还要回库进行检修和维护。

有人会问,为什么老线上面的动车组还能继续跑呢?因为速度不同,对检修的要求不一样,所以采取的维护方式也不同。老线速度在时速160千米以下,采取的是“v型天窗”,即一段线路封锁检修,另外一段线路可以继续跑车运行,但是高铁的速度快,对检修的要求也高,如果采取“v型天窗”风险很大,高铁线路全封闭、速度快,突然来车了,工人们就算是拉着防护栏也会被吹走。所以高铁采取的是“垂直天窗”,夜间不运行。

此外,为确保高铁运行安全,每天第一班列车开行前,都要放出一班确认车,不载客。每天晨曦未启,都有个安全天使,像闪电一样划过即将开启繁忙一天的高铁线路,用它的微笑确认高铁线路的安全。

高铁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飞机上有安全带,汽车上有安全带,为什么高铁上没有安全带?是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吗?显然不是,全世界的高铁都没有安全带。因为高铁是个新事物吗?这个在我国可以这样说,就全球而言,日本的新干线1964年就开通了,显然不能算新事物了。

高铁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第一,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带给予乘客的伤害远大于潜在的保护,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欧洲对高铁的应用比较早,对高铁主被动安全研究也比较多。欧洲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在火车发生重大事故时,乘客被束缚在座椅上受伤的概率更大,主要是因为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车厢结构坍塌所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进行有效地躲避。

研究结论显示,在高铁上,改进座椅的设计更能有效提升火车事故时乘客的安全,而不是加装安全带。目前,世界上高铁普遍使用的座椅是“防撞”的安全座椅,在设计上能够保证后排乘客头部或膝部撞向椅背时,坐椅能够及时溃缩变形,防止将乘客卡住。

第二,现实原因。实际中难以操作,因为乘坐高铁的人不愿意系安全带。高铁起停平稳、空间宽敞,人们习惯在车厢里面自由活动,很少有人愿意乘坐高铁系上安全带。

乘坐高铁注意事项

候车篇

注意坐车的时间观念。高铁开车前5分钟就停止检票了,沿途车站在开车前10分钟就停止售票,在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大家上车前要预留充分的时间,因为高铁的安检、实名制车票的抽检等都需要时间。

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要保管好高铁车票,不要随意丢弃。因为车票上有个人的相关信息。如不作报销或者其他用途,可以将火车票销毁。

注意保管自己的物品,宠物不能带上车,可以选择托运。

小孩身高低于120厘米的免票,直接上车就行,婴儿车可以带上高铁,而且可以提前上车;如果要照顾老弱妇孺,而且行李多,可以让工作人员开通直梯,比较方便。

旅客应在离站台边沿2米以外的安全距离内候车。乘降列车时排队先下后上,不要拥挤。禁止在列车底下钻爬或爬上车顶、跳下站台、进入铁道线路等,禁止随未停稳的列车奔跑和抓上、抢下。

乘车篇

成人旅客免费携带物品20千克、儿童旅客10千克。每件物品的外部尺寸的长、宽、高相加不得超过160厘米。乘坐动车组列车旅客的携带品长、宽、高相加不得超过130厘米。超过规定物品应办理托运。

不随意扳动或按下列车上的紧急制动阀、手制动机、紧急停车按钮等安全设备。不要在车门口处站立、停留及放置物品,以免发生危险或影响关门。

经停站不要下车,除非迫不得已。因为列车在各经停站一般只停留一两分钟,非到站,就不要下车。有些人,趁这一两分钟,下车抽烟,又没注意时间,有时就耽误了自己的行程。

动车组列车各部位均不得吸烟。即使在洗手间、车厢连接处,也不可吸烟。车上的吸烟检测装置非常灵敏。被抓到在车内吸烟,是要罚款的。

发生危及列车、旅客安全的情况时,应听从列车工作人员指挥,保持良好的车内秩序,不要急于拿东西。

情况紧急必须紧急撤离车厢时,可按下或拉下车厢两端门上方的紧急停车按钮,并可在列车停稳后使用破窗锤击打车厢逃生窗玻璃逃生。

孕妇在路途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拥挤、惊吓、劳累,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营养。

老、幼、弱以及平时锻炼较少的人和颈椎病患者,乘坐高铁时可能出现头晕、耳鸣、胸闷等不适,乘车前不要吃得太饱,不吃油腻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通过听音乐、聊天来分散注意力;出行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乘车;带上姜片、陈皮、话梅以及晕车药;对于有耳鸣、耳闷症状的人,可以通过喝水、嚼口香糖等吞咽动作使耳咽管处于开放状态。

猜你喜欢

动车安全带动车组
坐上动车去西藏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动车西行记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乐!乘动车,看桂林
Let’s Go for a Ride
最甜蜜的安全带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
安全带测试装置